你比較喜歡誰的毛筆字,為什麼?

時間 2021-06-01 15:07:03

1樓:think1999

靈飛經等唐人寫經是最喜歡的。無他,有真跡可供參考學習。不用像魏晉小楷一樣需要去猜測筆法。

單論書法水平,隋唐寫經有不少不在名家之下。上個我的作業,附與原帖對比圖。格仔1.

8CM寬,基本原大臨寫。

更新一點作業:

2樓:惡理公識

趙孟頫夠我愛一輩子的了,初學,單字階段......

男神表白貼:

總結起來 ,學男神的字:筆法難,結體難,氣質難,氣韻難,後面創作更難......但就是愛!

3樓:

小弟不才

從5歲開始練到16歲的青春期

以顏真卿多寶塔碑起至十二三歲開始練習顏勤禮碑16歲青春期的手喜歡握雞吧多過筆,棄筆一事至今後悔從欣賞的角度,好顏勤禮碑遠甚於多寶塔碑,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古拙大氣,內勁十足。

另最近買到褚遂良以及徽宗的帖,喜徽宗的瘦金體崇褚遂良的字。徽宗的瘦金體無非從褚遂良字中演化而來,如果把褚遂良的字比作大樹,徽宗的瘦金體僅僅是此樹上無比繁茂的一條枝丫,但換種說法就是徽宗將褚遂良的字以自己的理解,劍走偏峰,走到瘦金體頂點的同時走進了死胡同。後人,特別是近代書畫上以瘦金體見長的並不多,而且瘦金體很難再生出枝丫。

瘦金體較能習得形,往深了挖,畢竟成不了大家。

小弟的一點愚見。

後悔呀!不該放下筆桿子!現在重新拾起來手真是抖的不行!

4樓:透明透明

趙孟頫一看就喜歡!

在台北故宮博物館看到真跡的時候激動的手都在抖

唐伯虎的也不錯不過可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感覺一看字就感覺是個帥哥w

5樓:miro sniper

唐人寫經。我見過真跡。

公尺芾。臣書刷字。

李華亭。我家二爺。練過王、趙、歐、二爨。寫字有討巧的嫌疑,但是我真的特別喜歡。附圖一張,網上找來的,有不合適請告之:

6樓:

趙孟頫,愛到不行。

雖然一見逸少的字就會誤終身(大事),但是趙孟頫那種溫吞吞的俊逸好似乙個半醉站不直(好了沒別的意思)的才子讓人心折~

行書,大愛黃庭堅。

7樓:至樂

除了王羲之,沒人可稱書聖。

王羲之之後,只有顏真卿可以與之相比。但顏魯公自己雖然牛比,學顏卻難有大成。

其他書家,從歷史地位看都不及這兩位。雖然我自己是學趙字的。

8樓:王雨雷

本人小學練過兩年的字,當時《多寶塔》入門,因為頑皮沒怎麼堅持,後來沾了點兒《玄秘塔》和《曹全碑》,那兩年跟沒練一樣,玩兒過去了。硬筆字寫的暴搓,中學被老師批了6年,大學4年沒人看書寫了,瞬間感覺世界都好了。剛上研究生時,一時興起重拾毛筆,練的是玄秘塔,沒有系統的時間練習,想寫的時候就寫一兩個小時,現在感覺有點兒入門,也挺喜歡寫的。

練字對我而言主要是用來修心的,練字提高了我推公式的水品我會亂說= =。還喜歡歐陽詢、王羲之。。。

9樓:

偶爾會練練毛筆字只是單純的喜歡,我一般沒有刻意要寫睡的字,只是自己自娛自樂,但自我感覺還不錯,愛好是為你服務的讓你開心的不是奴役你的不要被反客為主

10樓:

顏真卿。

顏真卿的字實在是很美,中鋒力透紙背,結構大氣磅礴,盛唐之風躍然紙上。純爺們兒。

不過近年來顏體好像不太流行(?)

而女生一般都練柳體,比較秀氣,顏體陽剛渾厚且對字形結構要求非常高,不太適合初學者。但是學好顏體會對理解中文字和書法這門藝術有非常大的啟發和幫助。

著名的《多寶塔碑》。 一絲不苟,鋒芒畢露,端莊含蓄,蠶頭燕尾。

11樓:

對於乙個渣渣來說,看那些大家的字哪個都喜歡啊哪個都恨不得跪舔。

幾歲的時候拿著描紅的帖子寫過一段時間,之前又開始寫,大概只是手抖,不至於抖得像帕金森。特別抑鬱的時候,看自己寫出來的字,感覺醜得笑得停不下來。

我特別沒耐性,寫字大概是唯一一件能讓我靜心的事,哪怕一星期只有那麼兩三個鐘頭,感覺也挺享受的。

12樓:

沒人人提王鐸啊

雖然他仕兩朝被詬病,但確實非常欣賞他的字,真、行、草風格切換自如。小時候練書法,老師按照我們的個人風格來確定我們臨帖的方向,我主攻就是王鐸的行草,當時也不懂啥就覺得寫起來真爽快。以至於現在連硬筆也被帶得一樣不羈。

13樓:素錦

偶爾放假回家會寫幾回吧

柳公權顏真卿

顏筋柳骨嘛柳體那種力道風骨特別喜歡

倒好墨鋪好報紙選乙隻羊毫長峰的毛筆照著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臨摹每一筆都讓你的心更平靜

14樓:勍天

王羲之~

王羲之的字在我看來如果乙個乙個拆出來看其實不夠大氣,大概是深受晉魏之風影響,整體風格卻讓人覺得妖豔不羈。小時初見蘭亭集序,如遇自己的初心,強烈的個人風格感染了自己。有那麼半年都在臨摹其前半篇,直到能默寫。

茂林修竹,錯落有致;流觴曲水,自由流暢; 真可用放浪形骸來述說自己的暢快 。

只是自己寫字時的個人感受,一直想出說這種心情!

15樓:王大王

好多年不再動筆。現在也不再奢望能動筆。只要能拎起字帖細細琢磨一下就很滿足了。有的時候甚至比親手動筆還要爽。不能說是意臨,應該說是意淫。哈哈。

最喜歡的star嘛,是黃庭堅,王羲之,懷素,曹全碑和靈飛經。喲喲。光是想想已經心馳神往了~

16樓:

小楷的話,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很漂亮。顏筋柳骨嘛,顏真卿的字看起來遒勁有力,又有一種娟秀的感覺。

行楷的話,《趙孟頫三門記》很不錯,乾淨利落,方圓兼備。看起來瀟灑而有靈氣,但是練起來難度會比較大。

關於一般的楷書,雖然從小練顏真卿的勤禮碑,但是個人覺得顏體的中楷結構框架有些散。個人感覺柳公權的楷書橫豎的粗細不夠分明,字整體看起來大小,平衡都不太好。我認為歐陽詢的字比較好練,又十分賞心悅目。

再者就是隸書曹全碑,行書草書王羲之吧。心不正則筆不直,書法靜心修身,可以在熱鬧生活中平靜心緒。

17樓:

唐人楷書第一:歐陽詢。

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有傳聞他為了學習揣摩一處碑,在旁坐臥3天,人生態度刻苦嚴謹可見一斑。自如其人,他的正楷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被後代書家奉為圭臬,以「歐體」之稱傳世。

18樓:宋禕

寫過的裡面最喜歡褚遂良,然後就一直寫了快十年,現在只要一寫字字裡行間都是褚遂良的感覺。其實自己的性格也變得和字很像,好奇妙啊

19樓:

必須顏真卿

從小學過一點沒學好以致現在寫字也不好看……高考之後又去從頭學起在老師的指導下認準了顏體開練老師說一本多寶塔寫下來就足夠了於是我就這「大唐西京千福寺」幾個字就練了小乙個月……

大學期間很抱歉又沒堅持下來但是顏體的遒勁恢弘是記在心裡了!

20樓:賀老博導

在書法上走了許多彎路。

小學時喜歡搬一張大方桌在屋前裝模作樣的寫正楷,享受鄰里的讚譽,享受Sunny,享受墨香,沉浸於黑白之間。我寫字不勤,時而中斷荒廢,所以直到今天,我也不敢拿出來邀人鑑賞,平常舞墨倒是有的。

在此倒有些微薄建議可供參考。

學習,須有體系。很不贊成一開始自己琢磨,或者博採眾長幾家求索,一開始建議專研一家(當然是在你學會了提筆頓點等基本功之後),而且優先考慮魏晉時代的大家,並不建議初學者臨摹有唐以降的作品(公尺芾、趙孟頫、徐渭自然精妙),若要得精髓,二王很大程度上是最優選

貴在堅持。大體上已經沒有了毛筆字的文化氛圍,須堅持寫,每天半小時是保障,盡可能多使用毛筆在書寫交流上。

21樓:渣渣

想起知乎上的乙個行業笑話

某程式設計師對書法十分感興趣,退休後決定在這方面有所建樹。於是花重金購買了上等的文房四寶。一日,飯後突生雅興,一番磨墨擬紙,並點上了上好的檀香,頗有王羲之風範,又具顏真卿氣勢,定神片刻,潑墨揮毫,鄭重地寫下一行字:

hello world.

回答問題:

斷斷續續在寫,心血來潮會連續寫幾周,也有可能會幾周都不曾動筆,完全是興趣使然。

最喜歡的字是王羲之的字,楷書呢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的時候練的柳公權的。

現在只練歐陽詢的九成宮,也是為了以後往王羲之的字上面轉。

現在還停留在單字練習的階段。

附上我寫的"Hello World",真的是入門級別,絕逼入不了法眼的。

22樓:吳聿昭

私以為硬筆書法對軟筆書法有些些促進作用阿。

書法的話,趙孟頫和董其昌個人感覺是極好的,當初看過乙個帖子,咸豐帝和雍正帝的字也是極其大氣的。

23樓:Kelvin

說到書法說到毛筆字我就想到了我爺爺

他是他們那一輩為數不多的上過私塾的人,不僅識字,也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小時候我的啟蒙教育就是爺爺教的,他教的字我全會寫了,他教的數我也全部算了,但唯一讓我後悔的是,他教的毛筆字我沒有學會,我從小性格活潑(猴),耐不住性子,每次爺爺教我毛筆字都是草草畫完,結果什麼都沒學會。

現在爺爺還在,但已教不動我寫毛筆字了,我也忙的沒時間學了。

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學會了毛筆字,我肯定是想爺爺了。

24樓:格物心

我一開始練的是魏碑。喜歡的偏向筆畫飄逸灑脫或是有風骨犀利的,喜歡誰的字嘛,趙孟頫、蘇東坡、柳公權……還有隸書喜歡伊秉綬。至於王羲之的是不管誰看著都舒服的。

我寫的毛筆字為什麼那麼軟

Wolfe.Cheng 從篆隷起步,完成用筆練習,不要去關注結構,重點是每個筆畫的質量。筆桿是與前進方向相反,澀進。筆畫兩側是毛邊的,不是平滑的。起筆回鋒一方面是藏鋒,一方面是蓄能,後者很多人不知道。 得即高歌失即休 他們上面很多人說的很好了,你的筆法一些都還好,軟是因為你的線條質量不夠,找到筆尖頂...

剛開始練毛筆字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信逸閣 閣主幾個建議 1.去看一下田蘊章的 每日一題每日一字 不是推薦學他,而是通過他可以自學成才,我就是這麼成為如今的專業書法老師的。2.一定要先學楷書,最好是歐楷,會了這個其他書體就很容易。3.堅持有效的練習,把乙個字臨到9成像再繼續下乙個。4.相信自己,不和他人比較,一天比一天好就可以。 書法...

寫毛筆字臨貼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練字型嗎?臨貼是一定要練成與字帖一模一樣的才算好嗎?

精靈 巨集觀意義上的臨帖,是毛筆書法唯一的學習方法。不臨帖,如同不學習。既然從古至今,已經有前輩在探索的道路上比你先走一步,那麼作為後人在初期打基礎的階段,當然是虛心學習比自創來的更有效率。既然是學習,那麼必然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字型當然是學習的物件之一,但不是唯一,更沒有一定要求一模一樣。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