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有什麼特殊的語法構造嗎?

時間 2021-06-01 13:33:11

1樓:keeper42

借用下這位漳州老哥@白汫無味的回答並做下修改:

閩南語中有哪些和普通話差別很大的語法?

(注:汝同你,伊同他,儂同人,阮同我們,恁同您們,伊儂同他們,×同

)一、倒裝句

(一)定語後置

表示數量的定語不少是置於中心詞之後。如:

魚仔掠兩尾(抓兩條魚)

荔枝一斤偌多濟?(一斤荔枝多少錢?)

(二)狀語後置

狀語往往置於動詞謂語之後。如:

汝跟後(你後面跟著)

伊食一碗爾(他只吃一碗)

(三)賓語前置

賓語往往置於動詞之前。如:

飯搴一碗來(拿一碗飯來)

冊買一本來(買一本書來)

(四)補語前置

有的補語置於形容詞謂語之前。如:

死儂鹹(鹹死了)

入骨孬(壞透了)

有的補語置於賓語之後,如:

恁看伊真無(你們太瞧不起他)

我碰伊×著(我碰不到他)

(五)否定副詞位置

否定副詞「未」、「會」可以置於動詞之前,也可以置於動詞與補語之間。如: 看著、看著(看不到)。

二、被動句和處置句

(一)被動句

被動句格式為「受事者+互(分/給)+施事者+動詞」。如:

鳥鼠分我毒死(老鼠被我毒死)

伊給儂罵(他被人罵了)

(二)處置句

處置句不用介詞「把」,有兩種格式:

1.名(代)詞+共+名(代)詞+動詞。如:

警察共伊掠起來(警察把他抓起來)

伊共儂拍一下(他把人家打了一下)

汝共儂趕出去(你把人家趕了出去)

2.名(代)詞+共儂(共伊)+動詞。如:

門共儂(伊)關起來(把門關起來)

飯共伊食了了(把飯吃光)

有時可在「共儂」或「共伊」之前插入主語。如:

錢我共儂使去(我把錢花掉)

迄杯水汝共伊啉去(你把那杯水喝掉)

(三)被動句與處置句的套合

名(代)詞+互+名(代)詞+共伊(共儂)+動詞。如:

衫分雨(共伊)沃澹(衣服被雨淋溼)

魚仔給貓仔(共伊)食去(魚被貓吃了)

冊互汝(共伊)拍破去(書被你弄破了)

三、比較句

(一)等比句

等比句有三種格式:

1.名(代)詞+佮+名(代)詞(+無)+平(平平) +形容詞。如:

伊共我平懸(他和我一樣高)

我佮汝平平無錢(我和你一樣窮)

2.數詞+量詞(+無)+平(平平)+形容詞。如:

兩支山平懸(兩座山一樣高)

迄四支骹無平長(四條腿不一樣長)

3.名(代)詞(+有或無)+像+名(代)詞+遮爾(遐爾) +形容詞。如:

船仔像厝仔遮爾大(船像房子這麼大)

儂無今日遮爾濟(人沒今天這麼多)

棉花有雪遐爾白(棉花像雪那麼白)

(二)差比句

差比句有三種格式:

1.名(代)詞(+無)+較+形容詞+名(代)詞(+補語)。如:

伊(較)落力我(他比我努力)

我無(較)肥伊(我沒比他胖)

伊(較)矮我兩公分(他比我矮兩公分)

2.名(代)詞(+無) +比+名(代)詞+較+形容詞(+補語)。如:

伊比我(較)矮(他比我矮)

伊無比我(較)重(他沒比我重)

汝比伊(較)少兩歲(你比他少兩歲)

3.名(代)詞(+無)+形容詞+名(代)詞+補語。如:

即間厝懸迄間真濟(這座房子比那座高得多)

伊歲聲多我無濟(他的歲數大我不多)

汝無大我一歲(你沒比我大一歲)

四、「有無」句和「來去」句

(一)「有無"句

「有」、「無」可以構成多種不同格式的句子:

1.有(無)+動詞(形容詞) 「有(無)」是副詞,表示對事實存在的肯定或否定。如:

伊有來(他來過)

我有去潮州(我去過潮州)

伊無去廈門(他沒有去廈門)

魚仔有鮮(魚還新鮮)

雞肉×臭(雞肉沒有變質)

湯有夠鹹(湯夠鹹)

花無夠芳(花不夠香)

2.有(無)+動詞「有(無)」作狀語,起修飾或說明事物性狀的作用。如:

即款公尺有濟(這種公尺有多)

迄款茶真勿泡(那種茶很不禁泡)

3.動詞+有(無)「有(無)」作補語,表示行為動作的結果。如:

看有(看到了/看清楚了)

聽無(聽不到/聽不清楚)

伊揣我不著(他找不到我)

搪無錢(掙不到錢)

4.動詞+有(無) +補語「有 (無)」相當於結構助詞「得」或否定副詞「不」。如:

食有飽(吃得飽)

穿×燒(穿不暖)

5.有(無) +名詞「有(無)」與名詞結合作表語,相當於乙個形容詞。如:

有影(真實的)

無影(假的)

有量(氣量大)

無量(小氣)

(二)「來去」句

句中「來去」 是偏義詞,只有「去…」的意思。「來去」還可以簡縮為「來", 但意思仍然是「去」。句中主語較多為第一人稱。

「來去」表示將去做或要去做某事。如:

我來去讀冊(我要去上課)

咱來去圖書館(咱們去圖書館吧)

「來去」作為客人向主人告別時的套語,表示「回去」、「走了」之意。「來去」二字都讀輕聲。如:

我返來去(我回去啦)

阮來去(我們走啦)

「來去」用在祈使句裡,意為「走吧」。如:

較猛來去(快走吧)

「來去」用在疑問句中時意思仍然是「去」,主語也可以是第

二、三人稱,但仍然暗含祈使的意味。如:

汝豈返來去醫院檢查?(你要來醫院檢查嗎?)

伊旳時來廈門一趟?(他什麼時候來廈門一趟?)

在某種語言環境裡,「來去」用在主語是第

二、三人稱的陳述句中,意思仍然是「去」,表示不滿的語氣。如:

好好講汝勿聽,愛來去分人拍(好好說你不聽,愛惹人揍)

伊有頭路勿食,甘願來做賊(他有工作不做,甘願去當小偷)

五、疑問句與反問句

1.陳述句中插入疑問詞「豈」。 這裡「豈」字相當於普通話「是否」、「有沒有"等意思。如:

蟲仔豈看會著?(蟲子看得見嗎?)

伊萊豈有錢? ( 他家富裕嗎?)

汝豈有鉛筆?(你有鉛筆嗎?)

汝豈聽有? (你聽見了嗎?)

2.「有無」型句。這種疑問句式相當於普通話「嗎?」句式。如:

目睭有睇無?(你眼睛在看嗎?)

汝睹伊有著無?(你碰到他了嗎?)

伊有來無?(他來過沒有?)

3.肯定句+否定副詞(無、未、伓、袂)這種句式當中的否定副詞必須讀輕聲。如:

汝有冊無?(你有書嗎?)

有公尺賣無?(有公尺賣嗎?)

伊來未?(他來了嗎?)

伊儂早起來未? (他們要早起嗎?)

貓走去×?(貓會跑掉嗎?)

4.陳述句+疑問助詞。如:

伊現在來,豈是?(他馬上來嗎?)

碗破去,是覔? (碗破了,是嗎?)

伊講伊愛來,豈有?(他說他要來,是嗎?)

老師早上來,有無?(老師早上來,是嗎?)

我日晝來,好孬?(我中午來,好嗎?)

韓語和潮汕話有什麼相似之處?

暮凪檀和 再更這是個好問題,先占個坑,因為目前韓語力低下順便系統地學完IPA再詳更。不過在這裡可以先放上結論和主要答題方向。韓語和潮汕話有相似之處。不單只是潮汕話與韓語有相似之處,漢語的任何一門方言 普通話 日語 琉球語 越南語 泰語,在音韻上都和韓語有相似之處。凡是在歷史上借用過漢語發音的任何一門...

有什麼特殊的耳機單元嗎?

自然聲.傑長老 挺多的。光動圈單元的材質,我知道的有優秀的振膜就有生物振膜 碳奈米管振膜 拓撲振膜 陶瓷振膜 鍍鈹振膜 木振膜,其中生物振膜和碳奈米管振膜自然聲耳機都用過,聲音確實是非常好,當然要想聲音好,還必須要輔以好的腔體和調音才行。動鐵單元中,聲揚的靜電單元 準確說應該叫駐極體單元 應該也可以...

「想著待你」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閱讀修身 沒有,估計打錯字了。此外 無論是男女請分清楚什麼是表白什麼是曖昧。不要整天出謎語。大家都很忙,沒空猜來猜去。直來直去不好嗎? 紅葉晚秋 姐姐我最不喜歡曖昧來曖昧去,耗費心思,徒增煩惱。所以我的建議是你直接告白吧,如果你喜歡他的話。答應了最好,沒答應,沒答應拉倒,幹嘛吊死在一棵樹上?應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