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打招呼How do you do與漢語中的你吃了嗎反應出什麼的不同?

時間 2021-06-01 11:26:08

1樓:Katrina Jiang

在澳洲幾乎沒人用這個來問好. 一律 How are you/ya? 感覺自己每天要說上幾百遍………頻率幾乎等同Hi/hello/hey 和 thanks.

因為它們總是需要搭配使用,三缺一不行的狀態。

2樓:貴乎行者

有種說法是因為我們以前總面臨吃飯問題,現在生活好了,所以"吃了嗎"用得越來越少。其實就算以前,"吃了嗎"也僅限於飯後的社交時間用,並不和how do u do對等。

3樓:AbbyXiao

首先,老外打招呼基本上很少很少用How do you do

其次,這個表達跟你吃了嗎翻譯上是不能對等,但是表達的意思都是問候。我覺得它們的區別就跟"你好嗎"和"你吃了嗎?"的區別是一樣的。

4樓:李然

關於「吃了嗎」這個問候方式的起源我沒有考證過,但我覺得蟲老師的回答非常有道理。而「How do you do?"這句話在英語裡應該和」吃了嗎「不算對等關係。

"How do you do?"最早應該是在英國上層社會之間流行,而且用於正式場合,首次見面,表達關心對方健康狀況(這句話在英國貌似也屬於old fasion 了)。普通人也就是Hello 一下就行了。

和我們的點頭致意也差不多。如果非要說反應出什麼,那也就是反映出中國古代人民生活水準的確在溫飽水平徘徊吧。但不算是不同,畢竟不是乙個社會階級啊。

5樓:蟲老師

以下答案純屬個人臆測,未經任何考證,是真是假憑講者,將信將疑妄聽之。

自製分割線

問候是為了表現自己對對方的關心,而關心對方自然就應該關注對方最直接面對的問題。比如,乙個生病的人,你一日初見自然問今天是否好點,勞作的人你會問累不累。所以社會通用的問好內容實際上是由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直面的問題決定的。

由上述條件可知,老年間中國廣大老百姓很多在溫飽線附近徘徊,因此見面只得問問飢飽,聊天時間長一點的還能「噓寒問暖」。總不能在人家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問人今天掙了多少金銀吧。

而英國老百姓溫飽問題解決得早,問人吃沒吃飽就像是問乙個視力正常的人今天是否能看見一樣,這種關心就顯得根本不關心了。於是人們就關注更高層次的需求——健康。

由此可見,就算英國老百姓解決溫飽的時間不比我們早,那所花的時間也是要比我們短。在關心飢飽問題還沒形成社會習慣的時候就已經被關心健康所代替了。

打招呼後的攀談

一一 根據現在處的狀況和人生階段。如果還是學生,那聊的當然是讀書,學習,學校,老師等等都與學校有關的事情。如果已經出來工作了,那肯定聊的是自己的前程,工作現狀,未來計畫等等 其他的情感,朋友,興趣愛好等等都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聊的。 奈若何 跟很久不見的朋友見面,第一句話是 你一點都沒變,還是原來那個樣...

p社玩家之間怎麼打招呼?

暮月 我們一般互相稱 同志 或 親愛的達瓦里希 或 親愛的卡瑪哈德 這取決於是一般通過粉紅,還是otl精蘇,還是kr左壬 笑 帝國裝甲師 打招呼?基本不存在的 P社玩家大多都是宅在房間裡面的。直到有一天 FBI OPEN THE DOOR 然後就來到了 刑場 啥?你說為什麼不先去法院?都是P社玩家了...

如何跟領導優雅的打招呼

不期而遇 首先保持微笑,我覺得微笑是首當其衝的,微笑給人的感覺很有親和力,親切的感受,揮揮手,點點頭不拘一格的隨意些。眼神堅定,加上隨意的問候語,不要太做作,主要體現的思想是 1.讓領導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倍有面子。2.讓別人面前讓別人知道他是領導。3.讓領導覺得你有涵養,交際能力也不錯 復澤辰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