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已故的英國王太后還未出生 是病句嗎?

時間 2021-06-01 11:11:28

1樓:間與間

「當時英國王太后還沒出生」是合理的,「已故的英國王太后」也是合理的。

所以推測寫這個句子的人在「當時」寫完後頓了頓,為「王太后」新增了個「已故」的定語……結果沒想到「當時已故」連用意思會變。

不需要做大修改,加個逗號就好。「當時,已故的英國王太后還沒出生」。

2樓:

不是病句,通過調整語序來強調當時。中文本來就是分析語言,和英文不一樣,通常沒有特別嚴格的語法。要是這個拿來考試,就有點像給英文句子標重音一樣可笑,不過如果給當時(已故的英國王太后還未出生)這樣加上符號,會更清晰一些

3樓:吳生

邱吉爾的鸚鵡大家看看就知道是不是病句了吧…… 小學的一句話「聯絡上下文」

人們發現,有證據表明,「查理」已有104歲,出生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2023年,當時已故的英國王太后還未出生。一些鳥類學家認為,乙隻鸚鵡能活這麼長,應該算是個奇蹟。

4樓:

病句。因為歧義。

任何語法的描述,不過是將過往低劣的文字毛病總結了出來。應該是common law,未必絕不可改,但應嚴肅對待。

5樓:唐逍

我覺得沒有必要把正常句子和病句嚴格區分,只要指出這句話具體有什麼毛病、什麼問題,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就行了。

我認為乙個句子有毛病或值得改進大概有這幾點,都是從閱讀體驗上而不是語法結構上說的: 無法理解

有多種理解(歧義)

讀起來彆扭或費勁,不能直接順利地理解,要轉個彎想一會兒

不同意 @黃祥超說的「應該遵循客觀的原則,形象點來說就是這句話如果扔給機器,機器會報錯麼? 」語言理解的問題當然是針對閱讀者而言的,哪有客觀的判斷標準?但是我也不認為要轉個彎、想一下才能排除歧義的句子就毫無問題,因為這種句子讀來彆扭,要是句子都寫成這樣那就為閱讀設定了太多障礙。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這句話應該是想表達「如今已故的王太后當時還沒有出生」的意思。把「當時」放在句首讀來彆扭,估計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要轉個彎才能理解這句話,而作者由於在寫作時已經知道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所以很可能沒有發現這句話在理解上會出現問題。因此作者知道之後應該考慮改進這句話,除非他故意要營造這種彆扭的感覺。

至於這句話是不是病句,又不是做語文卷子上的判斷題,何必糾結給它扣什麼帽子的問題呢?

6樓:辛欣

不是病句。對「當時已故的英國皇太后」進行斷句,可斷為「當時/已故的英國皇太后」或「當時已故/的皇太后」看似出現了歧義,但結合後文所寫的「還未出生」。便可得出,後者的斷句不合邏輯。

「幾個學校的領導參加了會議。」便是歧義句。因為無論是「幾個學校的/領導」或「幾個/學校的領導」都能發出「參加會議」的動作。

如何評價英國的國王亨利八世?

吃喝玩樂遊英國 亨利八世 Henry VIII,1491年6月28日 1547年1月28日 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鐸王朝第二任國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改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己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亨利八世有著無數的 黑歷...

有沒有描寫英國王室生活的電視劇集?

亞夏拉 只列出電視正劇,不包含電影 架空劇 喜劇。以下皆有帶中文字幕的資源。按年代排序 括號內為故事中涉及的王朝和君主名稱,斜體為未受歷史學界普遍承認的君主 孤國春秋 威塞克斯王朝,埃塞爾雷德一世 阿爾弗雷德 長者愛德華 埃爾夫沃德 埃塞爾斯坦 聖殿春秋 諾曼第王朝,亨利一世 瑪蒂爾達 布盧瓦王朝,...

商鞅變法被當時的很多貴族反對,甚至得罪了太子,可為什麼秦孝公和商鞅死後,法律仍然流傳了下來

秋月白 你的提問就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了。被反對,說明它妨礙了反對者的利益 反過來說,它也符合除了反對者的其他人的利益。傳不下來才奇怪吧? 雲淡秋空 既得利益階層已經形成並且穩固下來舊有利益階層還有一定根基 這就是為什麼法不廢人要死的原因 犧牲乙個商鞅彌合新舊貴族之間的裂痕怎麼算怎麼划算 馬堯 先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