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為什麼沒有人討論《額爾古納河右岸》呢?大家一起來說說讀後感吧!

時間 2021-06-01 03:35:57

1樓:小雛菊

今天看完這本書,想起之前看過的紀錄片《獵人維加》

他們原本就是原始社會的人,現在直接跳躍到了社會主義時代了,他們這個民族的人,有1/3的人死於非命,要麼是喝酒醉死的,要麼是凍死的,要麼是被狼吃了。

是什麼人認為文明碾壓了他們?

外人!大家對搬下山做出表決的時候,90%都同意……作者普遍是很壞的,因為他們精通一門巫術:包藏禍心。

表面上讚美,也許在批判。

表面上批判,也許在暗戀。

2樓:syxzzld

可能因為閱讀時沒有代入感,故事性不強吧。當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描繪的是乙個民族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演變,不單單是站在個人視角去描寫的。就單純把它當做乙個去了解近代鄂溫克族人生活和行為意識的演變的機會就好吧。

3樓:庫庫酷酷

因為寫的不好

靠人物波折的命運和頻繁的死亡串起。和賈平凹的山本一樣,人物乙個個尬死。看山本和這本書時,誰死我都一臉漠然。至今還不理解為什麼這本書能的茅獎,而閻連科余華寫那麼好還沒拿

4樓:王小貓

之前買過一本最近剛好又讀到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乙個女人的一生乙個民族的幾十多年整個國家近現代故事很小就是生活故事很大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述說了鄂溫克人的改變與不變 。他們從額爾古納河左岸走來。

5樓:火花

餘存當現代文明與其它文明巨大碰撞之時,如同熾熱的火球不斷膨脹,掠蓋安靜的星星。本過著原來生活的年輕人彷徨、徘徊,要如何掙扎?

我們推進自己文明發展必然,但剝奪了其他的可存之處。我們所求的不僅是生活,更是靈魂。

書中,以是最後一代完完整整帶就鄂溫克民族靈魂中的一位酋長女人的視角敘述,她一生充滿著新生,死亡,薩滿的善良和盡責,映著他們的靈魂。

可我們卻因他們當時的吶喊,把他們歸為野人。文明逐步逝去,這得到時所失去的,至少,該記住這些,尊重這些城市邊緣人的機會。

6樓:啊啊啊啊

真的覺得寫得好差勁!

我承認文筆優美,但故事絲毫沒用張力,說實話死那麼多人我心裡沒有一絲心痛,因為入戲不了。比起平凡的世界為曉霞落淚,白鹿原為白靈落淚,我真的不喜歡額爾古納河右岸

7樓:psyche

第一次接觸遲子建的名字,是在中學時的語文試卷上,此後每每出現她的散文都覺得詞句樸素但是優美,讓人有種彼此對話的親切感。

這是一本看第一頁就讓我有繼續看下去的慾望的書,開端便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看老了」,就像是家裡的老人,冬天獨坐火爐旁,雙眼看著跳躍的火光,卻又依稀從火光中看到了流逝的往事滄桑。此刻是屬於他的時刻,無關他人,無關時間。

主人公作為部落裡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她的成長史是濃縮了的鄂溫克民族的變遷史。這支古老的民族與他們的馴鹿在額爾古納河沿岸隨著季節的更迭而遷徙,獵取森林裡的野獸飽腹蔽體,為路過的山林與河流起名,在篝火旁起舞歌唱。薩滿是他們世俗生活中傳達神的旨意的存在,婚喪嫁娶、治病救人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儀式都由薩滿負責。

這些在尋常人眼裡介於人與神之間的薩滿,對自己的事情卻有太多的無能為力。譬如尼都薩滿喜歡弟弟的妻子,收集了最美麗的羽為心愛的人縫製一條最耀眼最獨一無二的裙子,卻也只能限於這樣默默地守護;譬如妮浩薩滿,每救活乙個人的性命就要犧牲掉自己的乙個孩子,這樣的守恆讓妮浩在薩滿的使命與骨肉相連的親情中不斷掙扎,也讓讀者感受到揪心地疼。

傷痛會被流水帶走,被時間撫平。鄂溫克民族經歷了瘟疫、戰亂,他們曾經以為會永遠在山林中「飄盪」,馴鹿清晨吮吸露珠、舔食苔蘚、蘑菇,人與自然相安無事地生活著。直至無可避免的現代文明的觸腳往蠻荒處延伸,在帶來文化與便利的同時帶來更多的是膨脹的利欲。

森林不斷被砍伐,馴鹿要被圈養,鄂溫克人不得不選擇離開他們熟悉的家園,下山過上「居有定所」的生活。

人類是多麼奇怪的動物,不斷摧毀原有的生態,卻又企圖在被自己摧毀的廢墟上重建,造作地仿古,偽造出小橋流水、青瓦紅牆模式化的鄉愁。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說是雲南的一位拉祜族人為了給女兒攢嫁妝,深入深山老林20年,尋找野生蜂蜜。他們用傳統的煙燻方式將野蜂趕走,留下一部分蜂巢讓野蜂得以繼續築巢。

8樓:花花公子帥章魚

是我讀過的最美的文章,懷老大時候讀,懷老二再一次拿來讀,乙個老婦用看盡滄桑的心境回憶一生,娓娓道來,多麼美好的,生活在乾淨,美麗豐富森林裡的淳樸的民族,我願過那樣的人生

9樓:葉燦

如果把它當作民族史詩或者草原民謠來看待,你會發現它的吟哦和慨嘆,以及各種人物事,其實還真的挺不錯的,還挺美的,正如我一位大學老師所說。但如果想要用現實主義的眼光來看待它,試圖挖出歷史的現實的意義來,它也就和《穆斯林的葬禮》乙個水平,通篇的感情堆疊和呻吟,比之《活著》簡直是天地之遙,雲泥之別。

個人覺得,如果遲子建用詩體來寫的話,說不定會被讚為東方的浮士德,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純屬無聊之談。

10樓:風是呼吸

高二那年不想聽老師講化學偷偷在下面翻,我非常欣賞遲子建,整個故事非常的大氣。看完的那一刻感覺胸中有萬里江山。巨集偉的畫卷讓我腦海中只有兩個字:史詩。

11樓:年華

娓娓道來的描述了少數民族在歷史大程序中被漢族同化的過程。依然宣揚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命運『』。但是,其中有作者對於少數名族未來命運的思考,有對於少數民族生活方式的留戀,對於現代文明有一定程度的批判。

12樓:lalala

剛讀完。感覺一開始很神秘,尤其是對死亡的敘述,但到後來就不一樣了,可能是人物都死得太快了,反而就沒有了情感上的轟轟烈烈。我不知道作者如此改變的原因,難道是作品中自述者對死亡哲學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總之作品前後差距還是挺大的,很想知道作者本人的想法。

歷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哪些作品的可讀性最強?

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寫的真的很好語言優美行文流暢漲了見識懂了知識 秦腔引生是個瘋子但不是乙個傻子 額爾古納河右岸感覺出來乙個人物死乙個,不過寫的還是挺好的 殘陽onlyone 塵埃落定 額爾古納河右岸 非常有異域風情的作品,一部講嗎藏族,一部講的鄂溫克族,都是20世紀的故事,但因為偏遠,現代色...

如何評價今年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生命冊》?

用樸實的語言描寫最真實甚至是有些醜陋的事情吧,每個人都刻畫的很立體。看得我又恨又愛,啊乙個個市井小民,乙個個又那麼勢利,但又恨不起來。應該會二刷的,至少我要數清楚老姑父到底寫了多少個 見字如面 W.Dai 二流水準倒不至於,它只是好好說了乙個故事,乙個接地氣的有點阿甘意味的故事 其實李佩甫的平原三部...

比起《大明風華》,同樣是太子,《鶴唳華亭》的太子為什麼就那麼難?

楊淞 撇開是不是虛構的問題,兩個家庭主要矛盾不一樣!鶴唳的主要武裝力量掌握在顧家也就是太子的外家手裡,朱棣則在自己手裡。鶴唳皇帝是 純粹 的權謀家,而又一直在受顧家的 氣 還不能搞顧家,而蕭定權就是他跟顧家之間的聯絡跟籌碼天生可憐,所以舅舅對他說 臣和臣的家族對不起你 而朱高熾,至少劇裡沒有交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