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茶葉店喝的茶葉跟買回家的茶葉喝起來口感差距這麼明顯?

時間 2021-05-07 00:59:40

1樓:響品有約

在小約公司的樓下,有一家茶館。要說熱鬧麼,在這條步行街上,它的所在真的能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要說它僻靜吧,又不斷有人進進出出。不管是上班時間還是下午茶時間又或者是其他的時間,總是能看到茶館裡坐著一些人聊著什麼。

小約自是不屬於那種坐在茶館裡與人談工作企劃,談生意的一類人。卻很喜歡與朋友在中午的時候去茶館裡坐上一坐,看看茶館裡的「店小二」們給人沖泡茶。他們茶館的茶根據人群分,說的世俗一點也分三六九等,有的人進去是為了飲一杯好茶,有的人進去可能僅僅是為了蹭一蹭茶香。

所以總有人也問,為什麼他們沖泡出來的茶,感覺就用語言形容不出的好,而自己泡的茶卻僅僅只能用「不算太難喝」來形容呢?其實,這不是一日功夫而成的。如果真的用心觀察,就會發現,人家茶館裡的這些小二們在歇店之後還會坐在一起切磋茶藝,時間久了,無論是沖泡的手法還是其他,都會較於我們來說更厲害幾分。

不然他們靠什麼攏得住茶客們的心呢?

要說茶葉店裡的茶總比自己泡的茶好喝,你知道嗎?就算同等品級的茶,使用一樣的水源,沖泡的時間也相同,但最後仍然可能得到兩杯截然不同口感的茶。這看起來很奇怪,要真說起來,一點點都不奇怪,這就是人家的「道行」比自己的深得多。

泡茶有時候不只是取乙個杯子,放入一些茶葉,然後開始一衝,泡一泡了事,這可真的是太不講究了。想要喝上一杯好茶,除了擁有與茶相配的茶具之外,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水源、比如沖泡時間的把控,再比如沖泡時所需要注意的手法等等。

有一些技法,的的確確是需要靠經驗來累積,可能三個月,五個月,也可能三年五載。不過如果真的是愛茶,這些小小的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等到將來別人喝著自己的茶讚不絕口的時候,就會由衷的感覺到成就感。

2樓:WeiZhiPeng

先看下題主的問題,2次購買經歷就是感覺買回去的茶跟店裡泡的不一樣。最主要是點在於買回去的茶有明顯的「青味」。

這裡了解乙個情況,綠茶在-5℃情況冷凍,也只能包鮮6個月,之後就可能出現「返青」「回青」現象,喝起來「青味」明顯。另一種是在常溫情況下存放,那肯定會變質、走味,自然風味會差非常多。但從題主的問題來看,應該是第一種情況概率大。

為什麼會這樣的呢?在店裡喝,店員一般都會拿當年最近的新茶給你試喝。但你買回去的那茶,可能是幾個月前,或者前幾個批次的茶。所以拿回去喝,無論如何調整都會有「青味」。

建議:喝到自己滿意的茶的時候,注意看要的茶的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最好選擇日期越新的越好。如果日期太久了,可能出現你所描述情況概率就越大。

品牌的茶葉都是按批次上架的,目前是國家是要求茶葉包裝上必須有生產日期的。但有些茶企,不同批次出的貨,可能會打相同的生產日期……

所以在話術上你要跟店員說你要最近到店裡的茶,這樣她才可能明白你的意思。有些新來的店員她對於這些是完全不知道的……

3樓:一縷陽光茶業

一般來說,產茶區的水質要比城市來得好一些,茶葉店裡泡茶的用水正常是比較講究的,買茶前可以先問問清楚。

按照古人研究,用來沏茶之水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活」,要求有好的水源;二是「清」,要求水質清冽;三是「甘」,要求水味甘甜;四是「輕」,要求水品要輕。

而今科學技術發達,古人的這四項標準我們則可以用儀器測定,以四個指標作為飲用水的合格條件:

感官指標:色度不得超過15度,不能有其他異色;渾渚度不得超過5度;不能有異臭、異味;不得含有肉眼看得見的物質。

化學指標:PH值為6.5-8.

5;總硬度不高於25度,氧化鈣不超過250毫克/公升,鐵不超過0.3毫克/公升,錳不超過0.1毫克/公升,銅不超過1.

0毫克/公升,鋅不超過1.0毫克/公升,揮發酚類不超過0.002毫克/公升,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超過0.

3毫克/公升。

毒理學指標:氟化物不超過1.0毫克/公升,適宜濃度0.

5—1.0毫克/公升,氰化物不超過0.05毫克/公升,砷不超過0.

04毫克/公升,鎘不超過0.01毫克/公升。

細菌指標:細菌總數在1毫公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群在1公升水中不超過3個。

合四個條件的飲用水才算是安全。

水的硬度與茶湯的品質也有密切關係。

一公升水中含有碳酸鈣一毫克,稱為硬度1度,硬度0—10度為軟水,10度以上稱為硬水;

如果水的硬度由含有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為暫時硬水;

暫時硬水通過煮沸,所含的碳酸氫鹽就分解,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鹽而沉澱,平日我們以鋁壺煮水,壺底上的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經過這樣煮沸處理的水就變成軟水了。

水的硬度也會影響水的PH值,PH值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傾向於自動氧化;如果以軟水來沏茶,茶葉的有效成分溶解度較高,茶味較濃。

因此,沏茶用水以軟水或暫時硬水為佳。

同樣的茶,用不同的水溫沖泡,口感可能大相徑庭。

高溫:95℃~100℃

用於沖泡採開面葉為主的烏龍茶,如包種、凍頂烏龍、鐵觀音、武夷岩茶,以及全發酵的紅茶和後發酵的黑茶。這幾類茶中偏嫩採的,水溫要略低;偏成熟葉的,水溫要高。烏龍茶中焙火高的,水溫要高;焙火輕的,水溫在高溫範圍內,可以略低。

其實,高溫水就是接近沸水的水溫了,水剛燒開就可以立即沖泡。

中溫:85℃~95℃

用於沖泡白毫烏龍等嫩採的烏龍茶、紅茶,六安瓜片等採開面葉的綠茶,以及雖帶嫩芽,但重萎凋的白茶(如白毫銀針)。

也有人說,白茶(如白毫銀針)也可以用沸水沖泡,有利於茶香的激發。但是要注意,不要用水砸茶葉,而是沿著容器壁注水。

低溫:75℃~85℃

用於沖泡龍井、碧螺春等帶嫩芽的綠茶類與黃茶類。

當然,以上所說的水溫也不是絕對的,還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水溫:

第一,是否溫壺。投茶入壺前是否溫壺,會影響泡茶的水溫。熱水倒入未加溫過的壺,水溫將降低約5℃。所以,如果不溫壺,水溫必須提高一些或延長浸泡的時間。

第二,是否溫潤泡。沖泡茶葉時,第一次注水入壺隨即倒掉的過程稱為「溫潤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洗茶」。溫潤泡的用意在於使揉捻過的茶葉稍微舒展,以利於第一泡茶湯發揮出應有的色、香、味。

這時茶葉吸收了熱度,再次沖泡時,可溶物稀釋的速度會加快,所以實施了溫潤泡的第一道茶,浸泡時間要縮短。

第三,茶葉是否冷藏過。冷藏或冷凍後的茶,如果取出直接沖泡,必然會影響水溫,溫差太大也會影響茶湯滋味。所以,一定要先取出茶葉,使茶恢復至常溫時,才可沖泡。

第四,氣候、環境的影響。如果環境的溫度較低(如冬天),那麼熱水涼得會更快一些;如果環境的溫度較高,水涼得自然也會慢一些。所以在把握水溫方面,我們還得根據環境來判斷降溫的時間。

如果上述兩點都沒問題,那麼可能是用茶量的多少問題。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公升。

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乙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公升、100毫公升、150毫公升和200毫公升。

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公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公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公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公升的滋味較淡。

依據題主的問題,應該跟沖泡次數和時間關係不大,上述三點都沒問題,那只有最後一種可能——

小妖,2020.1.8凌晨於一縷Sunny。

4樓:非超

一杯茶,影響的因素太多了,排除茶葉不一樣之後,投茶量、器皿、用水、水溫、出茶時間、茶放多久入口、喝茶的環境、喝茶時的心情……都會影響到你喝到的這杯茶的味道。說了是不是等於沒說,如果茶葉不被掉包,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

5樓:楊哈哈

不提掉包的說法,原因可能有

所使用的水(質/溫)

泡茶使用的器皿形狀

泡茶所使用的手法(比如如何注水如何出湯)

另外可能還存在些當天的氣候啊,身體原因啊。

6樓:

已經排除了水質和水溫的情況。那麼還有可能是泡茶手法。

綠茶和水的比例用1:60,也就是1g茶葉配60ml水。

用小玻璃杯泡茶,不要加蓋。

泡茶先把水倒入空茶杯,再把茶葉放熱水上面。

茶葉浸泡時間可以做梯度,從時間較短到時間較長逐個嘗試。

7樓:茶緣 茶趣

這個有很多種可能性,泡茶的水溫啊手法那些不同泡出來的茶口感肯定不同,要不怎麼會有同一款茶每個人泡出來口感都是不一樣的這種說法呢?還有就是看你買回家後儲存得好不,茶業儲存不好的話茶香也會流失的哦

8樓:愛喝茶的小鬼

基於你喝到的是同一種茶的情況,如果喝的和買的不一樣,那我也不好說啥了。

一、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有紫砂壺,有蓋碗等。以岩茶為例,8-9克的茶葉配上110毫公升的蓋碗為佳。

二、投茶量

茶葉店基本上都有專業的標準。像紅茶5-6克,岩茶8-9克等三、水好馬配好鞍。飲用水的選擇以山泉水為佳,我想至少得礦泉水吧。水溫也是關鍵要素之一,誇張點,熱泡冷泡肯定不一樣啊。

9樓:一葉一菩提

如果試喝的茶葉和買回家的茶葉是一樣的話,那可能是你回家以後泡茶的方式方法不太對,只有正確科學的方法,才能把茶葉的優秀內質展現出來,才能品出好的口感。

10樓:葉葉

一般茶葉店都會選擇白瓷蓋碗沖泡,不過水容量有區別,110.120.140.160毫公升,看茶種選擇。還有就是出湯時間。其他因素都可以靠後。

百樣人百種茶,濃淡自知。

答案寫那麼長,看的好累。

11樓:嘉嘉

個人就在某連鎖茶企工作,也會有客人反應這種情況。

一,泡茶的水,一般我們是用桶裝水。

二,沖泡手法,水溫,茶量,時間。你要是覺得別人泡得好喝。不妨直接問問看對方的沖泡水溫和時間。

三,心情不好的時候泡茶不要喝,通常都不會很好喝。

12樓:福娃娃

水水溫還有乙個就是常被人忽略的投茶量與浸出時間的把控。

很多人有個誤區,就是投茶量少,增加浸出時間(坐杯)來達到想要的濃度。或者投茶量多減少浸泡時間來讓茶不那麼濃。

這樣其實也會很大影響口感。

在2023年小而美的茶葉店,怎麼有更好的發展

專業製茶 在現今網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實體店越來越難經營,我相信一般懂喝茶了,都會跑到實體店上買,畢竟能試完再買,少了網上退換貨的麻煩。所以小而美的茶葉店就得做精製,有特色。我們說的容易,你做起來比較難。我本人也經歷過這樣一段迷茫,後來無論什麼價位的茶葉不再電焙,堅持炭焙,雖然辛苦一點,但能固定住絕...

想開一家茶葉店,沒經驗,請問有什麼好的建議?

堯上 茶行業水深不可測,建議樓主慎重,特別是今年的茶行業!做什麼事情都是資源整合,個人認為可以綜合考慮幾個方面的資源 1.銷售渠道的資源,樓主是否有相關的銷售渠道,而且這些渠道能否維持初期的營收。2.營銷銷售方面的策略。是否有靠譜可落地執行的營銷方案,這點很重要。3.貨源,是否有穩定靠譜的原產地貨源...

你們喜歡喝什麼茶葉,除了知名茶葉,其他的說一說?

李川 來說一種不常見的,現在可能也消失了,就是九曲紅梅。大家印象裡浙江只產綠茶,比如大名鼎鼎的西湖龍井,但其實還是有一些紅茶品種的。像杭州雙浦鎮,就產九曲紅梅這種紅茶,知名度好像不高,四五年前,著名茶葉電商藝福堂還賣過九曲紅梅,我還買過一罐,不過現在市場上貌似看不到了。再說說口感,類似武夷山茶區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