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有沒有在賈府裡受委屈?

時間 2021-05-07 00:22:48

1樓:博琊

賈母說這句話實在是傷人的很,等於是咒人家全族死,林家是黛玉的家,就算黛玉自己那一支的林家人都死了,林家還有旁支呢。至少還有堂叔堂伯在世吧。我覺得這個樣子的賈母太不討喜,其語言太過惡毒。

2樓:一朵小紅花

受過奴才的委屈

但沒受過賈母王夫人鳳姐這些人的氣

賈母很疼黛玉

所以府裡的家人即使不喜歡黛玉

也不會表現出來

就是部分下人才會表現出來

不過黛玉也從來不會打小報告

3樓:吞雲吐霧

斗公尺恩公升公尺仇

林家人都死絕了,林如海活著林黛玉是大小姐,林黛玉死了那就是個平民孤女,要不是賈府認這個外孫女早就被遠親近鄰吃絕戶給撕吧了,有機會上吊自殺都是幸運

結果賈府把她當自家大小姐,錦衣玉食養著,早該知足了。林黛玉反而抱怨天天風刀霜劍,好像賈府坑了自己似的。罰她去過一年劉姥姥的日子,她就明白這「風刀霜劍」對自己有多好了

4樓:曳曉

物質上是沒有的,精神上她也是有知己的。

所謂的《葬花吟》,葬的不僅僅是她自己,更是所有的女子。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林黛玉的生活根本沒到那個地步,即便是性格敏感多思,愛情上一波三折,但林黛玉前期的心態還可以。

她的笑不比她的哭少。

和薛寶釵和解之後,林黛玉的性格更加寬和溫柔,以至於到賈寶玉都發出問號的地步。

少女的憂愁每個人都有不代表林黛玉遭受了什麼精神上的折磨。

風刀霜劍那是以後的事。

5樓:烏野

林黛玉在賈府並沒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是她自怨自艾的性格、鑽牛角尖的思維方式惡性迴圈,導致她有了「一年三百里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淒婉心境。

6樓:灰灰狼

我比較有發言權。

小時候由奶奶帶大,到小學三年級回到父母身邊。已經錯過了培養與親子感情的最佳時機,與父母一直隔閡,從來沒有彼此交心。父母自認為與其它孩子同等對待,但是在涉及求學、就業等重大問題時,情感天平自然而然就會向其他孩子傾斜。

自己的性格變得極端敏感多疑,乖張怪癖,凡事自己做主,缺乏安全感,不相信別人,不擅長合作,反而擅長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工作。

林妹妹的自我保護機制被調動出來,是環境造成的。她詩歌中的誇大成分,是為天下所有被壓迫的女子鳴不平的。或者說,是她敏感地體會到的全人類的悲哀。

7樓:檀說紅樓

這就要看對委屈的定義了。

如果認為林黛玉是個孤女,賈府怎麼做都不算委屈她。

但站在林黛玉的立場,設身處地的來想,乙個才六七歲的女孩,父母雙亡,來到外婆家中,她就要面對各位熱情或冷漠的長輩、勢利的奴僕,自己撐起來過日子了。也不能想撒嬌就撒嬌,想要什麼就提什麼,怎麼能不委屈呢。

8樓:氣泡水

賈府有沒有給她委屈受?總的來說我覺得是沒有的,就算有也不是刻意欺負她。因為縱觀十二釵,哪怕是賈府的嫡親女兒,除了賈敏,各個也不是順心稱意。

賈母疼愛,手頭寬裕,下人不敢明著欺壓,還有寶哥哥千般哄萬般惜,詩書隨便讀,女紅不必做……細算來林黛玉竟是住在賈府的姑娘們裡過得最好的乙個。

但是你要問林黛玉委不委屈,那肯定是委屈的。她這樣的人物,活在人世間本來就是委屈。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此為一恨;身體羸弱,舊病纏身,日日不得安寢,此為一恨;身為女子不得自主,命運與幸福都倚靠他人之手,對於從小充做男兒教養、才華橫溢知書達禮的她而言,也是天大的委屈啊。

林黛玉有她的尊嚴,也有她的驕傲。假如賈寶玉不是她深宅後院的女兒生活裡唯一的稻草,她也許不至於死在這段情裡面。詩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可能注定就是委屈吧

9樓:

就電視劇集裡來說從最初入賈府的那段裡,隨手一抓就能抓出好多條:

一,是賈母寫信去要求接人去賈府的吧?然而到了賈府連給人住的地方都沒收拾出來

二,劉姥姥一進榮府那集裡明明側門/儀門是可開了走人的,但是接林黛玉走的是西角門

三,林黛玉初入賈府的時間模糊,但母孝期內是一定的,賈母是長輩也就算了,小輩們在初見面的時候穿紅戴的金是什麼意思?晚上的家宴大魚大肉的又是什麼意思?

四,林黛玉初入賈府的時候賈敏是死了,林如海可還活著呢,賈寶玉要給林黛玉取字的舉動居然沒有任何人覺得不對?

果然賈府向來沒規矩的很

10樓:程筱筱

物質上沒有委屈,心理上的委屈也不是說只是在賈府受的,林黛玉是一位心思縝密的姑娘,無論誰做的不周到一點都逃不過她的眼睛,她的伶牙俐齒也是出了名的,誰也不能事事都周全,她的委屈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心理壓力,估計換到現在是需要看心裡醫生的

11樓:婭楠媽媽

黛玉母親離世,被舅舅接回賈府後,雖然有疼愛的外婆,但總歸寄人籬下,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好在有寶玉的傾心愛情,外婆的百般呵護和詩詞相伴。

讓她在寄人籬下的生活裡感受到一絲冬日暖陽!

12樓:撬開中國版圖

每個人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林黛玉不是集天下美好道德與一身的,否則不是現代劇中的傻白甜聖母了嗎。封建禮教下,有多少女子猶如探春那樣爽朗,又如多少如邢岫煙那樣世事洞察呢。

大部分女兒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人物

13樓:

受委屈了。

1.地位比較低下的下人給的委屈。她無父無母寄人籬下,吃穿用度,下人會嚼舌頭,說她一些世俗村野的閒話。

高階別的下人不會,因為她們比較懂道理,知道是賈母願意養這個姑娘,又沒讓別人花錢,跟別人沒關係。這個對黛玉實際的影響非常小,只要黛玉不天天想著有人煩她,那就沒有影響。可惜黛玉愛多想,她會覺得這讓她難過,而且無法改變,以至於她不敢要燕窩,怕下人們又說她不省事。

2.她因為性格上有點愛挑理,所以有時候不管是不是她挑的,大家習慣把髒水潑她頭上。比如求娶鴛鴦那裡,王熙鳳和僕人合作,假裝要叫平兒回來。

僕人會意,就說黛玉留著平兒呢,黛玉面子大叫不回來,其實就是根本不想叫回來。

這個事情也不能全怪別人。她自己有點敏感,愛挑理,那麼不是她挑的,別人也會賴她,順手了。人家把髒水潑在寶釵頭上也沒人信呀。

但是她能不能不挑理呢?也不能。這也是寄人籬下的一種保護機制。

她如果挑理了別人可能會顧及一些,比如不拿她的衣服給金釧兒裝槨,她如果不挑理,一些吃暗虧的事更會找上她。人善被人欺。你看探春,因為是庶出,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她也得到處叫喊著立威,也得說歪話,也得挑理。

比如她幫迎春平服累金鳳的時候就說,是不是看著先把二姐姐欺倒,下一步就到我了。她為什麼要說歪話?因為不說不行,會被人欺負,這一點跟黛玉一樣。

3.她最在乎的寶玉,那時候年紀小,不懂得體貼別人,常做錯事。寶玉和黛玉的吵架,可以說是各打五十大板,也可以都不打,因為都小,都在成長中。

這個好解決,後來寶玉大了,自然他們就不吵了。

總結看來,其實黛玉的委屈不是太大,相比湘雲做活做到三更天,相比寶釵哥哥不成器打人殺人全家隨時可能傾覆,她受的委屈不算大。但是如果不相比呢?她受沒受委屈呢?

受了,很委屈。況且她沒有經濟後盾,沒有人給婚姻做主,這都是很大很大的委屈。

14樓:

小小年紀,寄樣在誰家中都一樣會受「」委屈「」,或許寄樣的親人們對你很好,可還是會受到委屈,因為除了自己家小孩子在別人家是感受不到那份只有父母親能給的安全感和滿滿的愛的!

15樓:Wild Chen

林黛玉最大的問題,是太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心上了,所以自怨自艾,心情越來越差,進而影響病情。

整個賈府,有哪乙個人沒有受到委屈過?

即便是賈母,身邊大丫鬟也要被兒子看上討走,心裡自然也是不好過。王熙鳳那麼厲害,老公跟著小老婆算計她,下人們巴不得她死。王夫人變成悶葫蘆,年輕時據說也是爽利的,襲人都要挨窩心腳,李紈年紀輕輕就被迫心如死灰……等等舉不勝舉。

賈寶玉是賈府最捧在手心的人,所以誰也不敢給他氣受,也因此貪戀賈府盛極一時的好日子,渾渾噩噩荒廢功課,敗了之後只好寫文回味。

在這大觀園之中,沒有誰是無憂無慮的,但不是人人都像林黛玉那樣悲觀,寶釵就看破了這些,更積極地面對。

心態決定命運,所以林的結局就是早早離場。

16樓:副業改變生活

其實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但是黛玉本身多愁善感,敏感脆弱,即便受到百般疼愛,但是還是有寄人籬下之感。如下這些原文就能真實反應出黛玉的地位、受寵程度、備受賈母的疼愛。

1、「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 」

「賈母萬般憐愛黛玉。」賈母是誰?

被稱為「老祖宗」,賈府的金字塔尖,在那個「以孝治天下」的時代,賈母的權威毋庸置疑,所有被賈母喜歡的人,都得到了她老人家的庇蔭,分擔了她老人家的威勢。

七十三回上出場乙個低等丫頭傻大姐,「原來這傻大姐年方十四五歲,是新挑上來的,與賈母這邊提水桶掃院子專作粗活的乙個丫頭。只因她生得體肥面闊,兩隻大腳作粗活簡捷爽利,且心性愚頑,一無知識,行事出言,常在規矩之外。

連這麼乙個粗使丫頭,都因賈母的喜歡,而不會因失禮被苛責,何況老祖宗萬般憐愛的外孫女?

而且文字中表述明確,「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

林黛玉從賈母那裡得到的寵愛,應該是無以復加了,如此寵愛的外歲女,賈母會捨得她受一丁點委屈?會允許任何人欺負?

賈寶玉的呵護疼愛

2、第五回,「便是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可以看到寶玉對黛玉的親密友愛。

而「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言語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漸漸的迴轉來。」中兩個「又」字則又能看出寶玉對黛玉的百般遷就,做小俯低。

對黛玉如此友愛關心,寶玉捨得黛玉受一丁點委屈?被任何人欺負?

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林黛玉在賈府中的寵兒地位,接下來的很多情節都會看不懂。

3、第七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宴寧府寶玉會秦鐘」中有乙個情節是周瑞家的給黛玉送宮花。

原文如下:

寶玉聽說,便先問:「什麼花兒?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

開匣看時,原來是宮製堆紗新巧的假花兒。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

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

這個情節可圈可點。

其一,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林黛玉的表情動作,多為「笑」、「忙笑」、「忙」,非常的得體和客氣,但是這一情節看到的是「冷笑」,感覺很突兀;

其二,冷笑的物件是「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指的是周瑞的媳婦,她可不是一般的婆子傭人,而是王夫人的陪房(陪房指的是當年王夫人嫁來賈府的時候,跟著嫁過來的丫鬟。)

當年陪小姐嫁過來賈家,又一直伺候了這麼多年,自然分擔了王夫人的威勢,而王夫人是榮國府正經的當家人(喧喧赫赫的王熙鳳也不過是在幫王夫人處理家務事而已。)

所以從後文的很多情節,比如帶劉姥姥直接見王熙鳳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周瑞家的在賈府裡是有點地位的,而林黛玉敢對周瑞家的「冷笑」,而周瑞家的的反應是「一聲不言語」,可知林黛玉的地位。

其三,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這句同樣內涵豐富。

林黛玉接都不接,也不說好看不好看,喜歡不喜歡,而是問「是我獨享,還是大家都有。」

試想,乙個從未獨享或者很少獨享的人,是否會問的出這樣的話?

對這句話的合理推測是,林黛玉在賈府已經獨享慣了,不願意跟別人分享。

其四,當周瑞家的回答說「各位姑娘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時候,黛玉發現不光不是獨享,還是大家都已經拿到了,自己是最後乙個才拿到的,虛榮心嚴重受挫,另外一種心理「自卑」馬上跳出來,「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如果林黛玉沒有進賈府她的性格人生會是怎樣的?

麵條很奔放 生於書香門第 官宦之家的黛玉,雖然沒了母親,可是有父親的疼愛,也是可以過得很好的吧。寄人籬下的境遇造就了她敏感自尊 刻薄好強的個性。假如她沒有進賈府,假如她生活在姑蘇老家,她的性格又會是怎樣的呢?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也不會是薛寶釵 史湘雲那樣那樣。黛玉就是黛玉,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無需...

你們有沒有那種明明沒做錯什麼卻被迫受委屈的時候?

施施施 可能我比較幸運,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如果遇到了這種,天蠍座的我應該會直接懟回去。不過希望題主剛起來,誰讓你受委屈,你就要讓他也不好過。 第一可愛QAQ 我有過很多次最近的一次是昨天因為我是學委嘛然後有乙個人文素養課作業是ppt 可以有多個小組提交但是最後只有乙個小組有機會上台演說 並加分 因...

女方沒有娘家(父母)在婚姻中會受委屈嘛

張小雨 會。很會。只要沒有媽媽就會。我就是,我媽去世了,我爸再婚了。我老公是獨子,以前我大著肚子就叫我滾出去。後來孩子斷奶後有次吵架又叫我滾出去,我乙個人大半夜在街上遊蕩,心裡又放不下孩子又嚥不下氣,真的很痛苦。我也不想生二胎了。只想孩子長大然後離婚帶著孩子過。婆婆公公只在乎自己兒子的。沒人真正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