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格調》一書?

時間 2021-05-06 22:44:25

1樓:

書中稱之為中產的人,因為他們實際上是中上層的附庸,也就是說他們是靠著那些領導才能賺取到財富的。

這就是他們在行為上面對那些人為什麼唯唯諾諾的原因,存在一種看不見卻事實有的主僕關係。並且當他們遇到外敵時,因為有一致的利益,所以外人只要有威脅他們領導的舉動出現,他們也會不顧一切的進行維護。

這在中國也一樣,為什麼老在社交平台上出現罵戰,你以為他們真傻呀,小孩子沒長大?

就是因為他們太懂其中的人情世故,知道上下級利益是一體的,所以才跳出來和對方吵,一來表忠心,二來也是利益使然。

而這些領導的錢從哪來的?古時候靠壓榨底層民眾,但速度慢,效率低,現在直接通過金融手段便可搞來大筆遠高於他自身家產的現金,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甚至比之前還狠,直接把其他人明天的錢也給透支了。

注意了,這個上中層和中層之間的利益同盟體,本身是不會創造任何價值的,只會不斷地通過各種渠道途徑獲取資源,然後消耗。如果消耗的速度大於生產的速度,就會產生所謂的泡沫,最後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崩潰,整個社會停止運轉。

還有那些上層平民,實際上應該叫手藝人,靠得是個人的技術和體力,和中上層的依附關係不強。正因如此,他們才有了不看別人臉色的資本,「我到哪兒靠得都是自己的能力,不是靠著某種依附關係。」

實際上,從書中說的上層平民開始,因為和社會中上層的依附利益關係不強,做起事來就沒有太多的顧忌,所以都不太在乎社會評價和他人的臉色。只不過大多數時候,都在忙於工作生計,沒有精力去想太多的事。(這部分人在上個世紀的中國被稱為工農階層。

)這也是為什麼毛爺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並且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如果先攻打城市,利益集團會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容易擰成一股繩,那阻力就會非常大。而農村因為跟中上層的利益關係較為薄弱,不僅不會抗拒人民軍隊,還會加入其中,並且因為不觸及城市裡利益集團的利益,反而對人民軍在農村做大不管不顧,睜乙隻眼閉乙隻眼。

(出兵是要錢的)

而書中提到的新階層,因為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外加有條件可以閒著,就有了很多時間去思考生計以外的事情。並且他們不同於其他九大階層的人熱衷於社會交際,所以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人以外的事物上。

2樓:福氣小杜

人們討厭說生活中存在著等級差別,但絕大多數確認為與自己背景相似的人呆在一起更舒服。

底層人民樂於相信,等級是以乙個人擁有財富的多少來作為標準的;生活在中層的人承認金錢與等級差別有關,但乙個人所受的教育和從事的工作型別同樣重要;接近上層的人們認為品味,價值觀,生活格調和行為方式是判斷等級身份不可或缺的標準,而對金錢職業或受教育程度不加考慮。因此底層人民樂於暴露財富,當他們獲得來之不易的財富時他們樂於鋪張於表面,可參考剛領了救濟金的美國黑人第一件事是去買球鞋來滿足自己壓抑許久的物慾。而中產階級通常是一群通過學習,努力創業或科學研發實現階級跨越的一群無產階級(少數是荒淫無度的二代返貧),他們是最緊張與自己身份地位的群體,部分中產擔心階級滑坡,便急於用自己的學歷或短暫的財富來與底層人民做切割,成為了虛偽的中產,同時為了更加接近高產階級,他們還會熱衷於追逐潮流,培養自己的格調企圖與高產步履一致。

而高產們,他們彷彿是規則的制定者,格調與品位,雅或俗,都由他們而評判,高產們鄙夷保齡球(球的尺寸越小被認為越有格調),把結他與吉卜賽人游牧民族或是一些既無遺產有無固定收入且居無定所的人們聯絡在一起,他們追求古典文化,利用博物館畫廊來彰顯他們的藝術格調。

為了維繫社會的公平,人到底要不要分成三六九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告訴我們我們生活在乙個自由平等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並且在為了建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共產注意事業而奮鬥。格調一書中告訴我們,無等級社會,不過是烏托邦幻覺,人民對於平等的要求是變幻的。

人民要求的是生來平等,而非死後依舊平等,就好似之前政治書中提及的平均主義,人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階級跨越,人們要求的是公平的競爭機會,公平的比賽規則,而非是相同的比賽結果。

可是公平的競爭機會真的存在嗎?祖輩創下基業,毫無功勞的子孫們到底有沒有資格繼承?我們不可否認上一代人的辛勤付出,和幾代人艱苦奮鬥所打下的基業,但是他們的子女是否德行配位,有能力繼承祖輩的財富與權力?

繼承法是否也間接導致了社會競爭的不公平?人生而平等是否也只是個理想情況?

3樓:形上之人

馬克思是貧民主義,從本質講就不被西方崇拜,咱也沒必要非得去強行融入西方體系。

中產階級消費充滿了對上層、中上層的幻想與模仿,認識到自己的位置與行為動因,再判定消費值不值得,反正我大概率是不會再花幾萬塊去買個包了。

4樓:搬書回巢

在《紅樓夢》中寫林黛玉進賈府,來到王夫人處的時候,看到」「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青緞靠背坐褥」「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花椅袱」。

這不禁讓人想起,《格調》一書中曾經提過,「紳士可能會將自己的外套穿到磨出線,而且能讓你看出來,他故意這樣穿;同時,哪怕最沒眼光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哪件外套出自手藝不凡的裁縫。」

大約30年前,美國文化批評家保羅·福塞爾撰寫的《格調》被引進內地,主要剖析了美國的社會等級現象。不過,那時這本書在中國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格調》中講,衣服使用自然質地、手工刺繡是「上層人士」的標誌。

中國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的確良」,是用滌綸織就的。這種人工合成面料不愛變形,還不容易被扯壞,一時成為高檔和時髦的標誌。儘管「的確良」後來也「涼」了,但是人工合成面料的風潮還是持續了很長時間。

至於家裡老奶奶繡的花,被視為老土,上了幾年小學的孩子就不肯再穿了,寧願穿純素的外罩或者鞋子。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與書中的描述倒有些貼近了——我們現在也會推崇手工製作的東西了。

《格調》裡還提到,「上層人士」在做選擇的時候,很多時候會遵從「無用原則」。院子裡要是打算養一些動物,就一定不能是綿羊、母牛、山羊這種能上餐桌的,雞、鴨、鵝等自然也不用考慮。同樣的道理,院子裡種的應該是花和草,而不是各種青菜。

倘若要修一條小路通往後花園,一定是彎彎曲曲,而不會採用最高效率的直線方案。

高曉松曾經說過,人的一生要做許多沒用的事,比如琴棋書畫,比如愛與等待。他對此的表述有一定道理,他目前50年的人生也證明此言非虛。但如果看過《格調》就會知道,這句話即便再有道理,對於很多人都是不適用的。

高曉松的家庭背景,按他的說法是「碩士近乎於'文盲'」。高的外公是深圳大學的首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舅舅是清華大學的博導;爸爸媽媽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儘管他清華大學肄業,但當年高考數學滿分,可以證明實力足夠,只是志不在此而已。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讓孩子學琴,如果得不到證書,考試時拿不到加分,這就是「沒用」的。沒用的事情不必做,不如把這個精力放在「有用」的事情上,大人和孩子的付出能夠在公升學時派上用場,考個好學校,才是決定後面人生的關鍵。

對了,《格調》裡強調,受高等教育至少是實現地位追求的最佳途徑。

《格調》裡列舉的如何判斷社會階層的方法,並不一定完全實用,尤其是對於日新月異的中國。不過,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時,還是可以從中體會到作者及主創人員的一些精妙之處。

文字有些扎眼,但想想《士兵突擊》裡招兵那個場景,陳思誠扮演的成才前胸,赫然乙個大大的「NIKE」,不由得感嘆:經典都是相通的,導演和演員的用心,在這些細節中可窺一斑。

5樓:倔強的春苗

一直在找尋一本關於生活品位的書,偶然間讀到保羅·福塞爾的《格調》,才發現要找的書找到了。英文名《CLASS》,直譯過來是「等級」 「檔次」的意思。

通過講述美國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習性和偏好,側面反應了各個階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也總結了各個社會等級的外在特徵。

格調,並非出自於個人金錢財富的多少,抑或個人權利的大小,例如文中談到甘迺迪在電視裡看到染髮的尼克森時說道」The guy has no class. 」, 這裡的「class」顯然指的是人的品位、格調、檔次。

關於本書,我寫了乙個短評,可以參考:

倔強的春苗:改變自己的品位,不必等到很有錢——《格調》

6樓:Shirley

《格調》是2023年出版的,描寫的是更久之前的美國社會。現在想要通過這本書了解美國目前社會我覺得借鑑意義不大。

但是這裡面指出兩個觀點:

1.階級存在並且將一直存在

2.平等的神話威力無邊

這兩點仍然是能夠觸動到我。

7樓:金礦

題外話,如果最後一章《另類》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而是作者為了降低書中寫道的階級問題帶給讀者的焦慮感虛構出來的呢?

每個人都不能脫離原生家庭背景,即脫離不了原來的階級,哪怕另類再怎麼靠自己成長也做不到。每一秒發生的事情都能構成乙個人的人生軌跡。

《另類》有點像現在流行的心理測試,每個參與其中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

也許是作者給讀者們的乙個安慰,減少對這本書的不信任感以及攻擊。

8樓:三城市妖

在澳門賭場,五星級酒店及高階餐廳服務多年的我表示,錢確實與class(階層/格調)未必沾上邊,豪客的錢多如廢紙,身上穿的都只是那只蚊(national costome),或neil barnett, 暴發些的穿Ed Hardy.或各大牌最大logo最大花款的衣服,為何?他們只穿功能性:

賭場附近就是賣這些,運動服款式坐得舒服,大logo方便讓人知道佢有錢,黑色襟汙糟,旁邊另外的客都系差唔多樣,反正買一套換一套丟反正不戴旅行袋,多帶過關要扣稅,洗麻煩,拿麻煩,他們最怕麻煩,花時間……

9樓:阿汪是只小饞貓

書中作者的有些觀察角度比較有意思,同時對於語言符號的解讀很細心。

作者對上層和底層都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但似乎對中產階級的認定是偏矯揉造作的。

最終作者還是希望無論身處何階層,在保持真誠的同時做自己。

10樓:李遠鴻

在物質上,比起物質本身,對物質的態度更能體現階級。

在精神層面上的貧乏是最終的貧乏,體現在語言上最明顯。

階級層級中那些虛張聲勢的部分,尤其是在這中不溜的群體中,作者描摹得極其傳神,例如中產階級對於媚俗上層生活的生活方式,上層貧民過於強調自己專業性,至於上層、下層得反而很容易識別,要麼失去討他人認同的興趣,有點垮垮的(真正得上層更本不用),要麼失去自由,用刻板的樂觀主義表達自己還過得很好啊(天吶,如果我們真實情況顯現出來那還了得?)

最後的另類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寫照,不過,但其他的階級對這個另類群體怎麼看?窮裝B的?

佩服作者的洞見,在國內,仿照其結構來寫中國的階級文章有所謂10W+,但是目前一看還是為了吸引流量養公號賺快錢的,沒有任何洞察,估計也是正在加班的中產階級寫的!

如何評價《簡愛》一書?

這是我人生的啟蒙作,是我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 第一本書 書中關於主人公的精神品格就不多說了。當時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倫的死亡,里德爾太太的死亡,以及聖約翰那幾章。啟迪了我第一次對死亡 對人生意義 對信仰等,開始了思考。海倫對死亡的理解,聖約翰對信仰的追逐,簡愛在對里德爾太太死亡時的那一段思考...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一書?

人間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 我覺得應該思考什麼,又不知思考什麼,怎麼思考才好。說老實話。我什麼都懶得思考,我想那不得不思考的時刻恐怕不久就將來臨,屆時再慢慢思考吧,至少現在什麼都不想思考。每次遇到麻煩,我總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辦了。人生就是餅乾罐,有自己喜歡的,也有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而...

如何評價《小島經濟學》一書?

燃燒的胸毛 這樣的書居然能夠出版?把奧國經濟學派的理論描述的這麼淺顯易懂,這麼的揮灑自如?我花了n年讀遍了公尺塞斯 哈耶克 斯波郎迪這些理論家 實戰派的書籍,讀的我百轉愁腸才悟出的道理居然這麼簡潔明瞭的說明白了?枉費了我的大好青春。 本週 作者極力推崇市場經濟,自由,我一開始這不是扯淡麼,自由就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