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 連麗如 田連元與王玥波都說過隋唐,每個版本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18:09:42

1樓:kf都督

都沒人提馬增錕的隋唐嗎下了大功夫自己家的響馬傳+天津學的隋唐又自己改了很多不合理的啃節值得一聽。單老的書電台版之類都是跑樑子留資料為主和書館還是不同的。

2樓:依然湛藍

這幾個雖然是不錯的評書藝人,但是,說隋唐最好的還是陳清遠。當年聽陳清遠的評書隋唐,那真是萬人空巷。能堪與一比的只有劉蘭芳的岳飛傳。

遙想當年,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的金錘掛鳳鏜,萬眾期待啊!

3樓:革命年代

小時候挺劉蘭芳楊家將岳飛傳,過來聽田連元水滸,再聽單田芳白眉大俠等,這幾年單老比較火,充斥各大電台,一直堅守。直到聽了連麗如大隋唐,才知道什麼是原味評書。王胖子的斷斷續續聽過,廢話太多,不喜歡。

4樓:言傾滄海鑑魚龍

隋唐看徐德亮說的那些我就特別想聽馬增錕先生,央視播過羅家將,當然隋唐要說書館版還是喜歡馬歧先生,說隋唐就得那個狀態閱歷,有滋味,玥波就前一百回,然後鎖五龍,還有飛鎚擊八寶好,好多都是扒興唐傳,電視和電台推薦田連元先生,不知道天津還有沒有說這書的,這書據說以前在天津特別火。

5樓:任天涯

這聊評書必貶單老爺子也是夠了。

評書本來就不是什麼高雅藝術,本來就是人茶餘飯後哈哈一樂的玩意兒,非得聽出個三六九等來秀,真有知乎範。

什麼單本沒買馬就看不下去,真夠了,單田芳電台本不是妥妥的有嘛,咋就沒了?

話說回來就算沒又有什麼問題?

評書又不是史實,說白了不過就是舊時代的網文而已,要說差異也不過是唐家三少和徐公子勝治的差異,至於拿出來說事嗎?

羅士信和李元霸的故事那個人的本子是符合史實的?

編排出來說首先都是討好觀眾的。

有一波就喜歡田,又一波還就喜歡單,這有什麼奇怪的。

本來人的口味就不一樣,你說你喜歡托爾斯泰我喜歡唐家三少你來秀一下也就算了,你個喜歡小四的到我這喜歡twocold的人跟前秀優越感,有必要嗎。。。

不是針對誰,就是覺得知乎這種特色真不和我胃口。

6樓:復可敵國

只聽過田連元的和王玥波的兩個版本,說幾點還想得起來的區別:

1、羅士信的身高

(田版)大個兒 (王版)小個兒

2、羅士信和李元霸

(田版)打了三回合 (王版)沒遇見

3、裴元慶的死因

(田版)死在虹霓關 (王版)至少打完虹霓關還沒死4、昌平王邱瑞的死因

(田版)陣前自刎(王版)陣前墜馬

7樓:

近來上知乎少了……珠玉在前。

個人以為初喜歡的人只聽一版了事的話,必然還是聽王大胖子的。畢竟聽一部同樣的書還是樂趣有限。

覺得自己有深入喜歡傾向的,先從豔桂榮開始。美。

8樓:瘦瘦的小胖子

小時候趕上電視評書的時代,小時候就喜歡,大了慢慢淡了。後來中考之後機緣又重新撿起來了,那段時間特別有興致。各型別的書聽了不少,隋唐最有興趣,各版的隋唐基本都聽全了,按時間鏈結最後聽到了薛剛反唐 。

到現在也是好久不聽了看這問題真懷念那段只知道傻玩無憂的日子

為什麼王玥波這麼捧連麗茹?

泥鰍背心 這位兄弟戾氣很重啊,看來是涉及到利益圈裡了。雍正劍俠圖最早是常傑淼的,李鑫荃出了本書,我想最多也就敢署名個改編吧,連先生署名個整理我倒覺得沒問題,不知道李鑫荃付給常傑淼後人改編權費用了沒有 變臉 我覺得吧,連先生多少有點兒像六小齡童,區別就是這玩意沒那麼多關注,碑京的諸位明公不是特別愛逛B...

試問在座的各位DOTAer十連跪的感受如何?

kenomu 你們啊,簡直是乃五。這一年,只要玩DOTA,先贏一局,再跪6局,夜夜如此,堪稱午夜驚悚。畢竟人老了,跟不上反應跟不上時代了,已經掉分900多了。想從前,從2700衝到4200,現在還有3000多,也就無所謂了。只是每夜的午夜驚悚,我的小心臟吃不消啊 鵪鶉 還沒有10連跪,但是已經6連跪...

如何看待楊麗娟《豫見後來》訪談中再談劉德華 如果人生重來不會再那樣做?

空谷幽蘭 零幾年那會兒,我還在讀中學,劉德華肯定是是聽過的,追星那件事也有耳聞,但是楊麗娟還是沒有怎麼聽說過,那時還小。今天看到魯豫對楊的採訪才把我對之前的空白補充起來。剛看時,挺震驚的,我無法相信眼前這個女孩竟然是大媽的年紀。在超市做導購,2000乙個月,和老母親住著乙個單間,光房租就得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