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和納蘭容若誰更厲害?

時間 2021-05-06 15:49:24

1樓:乎大哥求求了

比武功,柳永手無縛雞之力,納蘭性德是乾隆身邊的一品帶刀侍衛,你說哪個厲害?(如果比武功,我真的覺得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有點蠢,個人感覺,古代文人裡武功比較高的就是李白-劍術與裴旻同宗;辛棄疾-帶過兵打過仗;納蘭-皇帝身邊的貼身保鏢)

比文學,納蘭性德是清詞翹楚,所以我選柳永。那必然是柳永啊,這有比嗎?柳永的詞不僅是「奉旨填詞」「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柳永改變了唐末至他出現之前的詞風,蘇軾、周邦彥這些年代靠後的詞人都從中受到啟發。

真要說,柳永也算是開宗的人了。

納蘭的詞是也不錯,也流傳了很多下來,但是文學造詣上,柳永的地位確實不是納蘭能比的。

2樓:John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漢字排列組合之美,有出其右者乎?

3樓:炒麵麵包子

有一說一,納蘭容若厲害。

納蘭性德是康熙朝權臣納蘭明珠的長子,根正苗紅的正黃旗出身。此時正值清朝早期,八旗子弟尚武風氣很濃,納蘭性德自幼修習文武,康熙十四年高中進士。初授三等侍衛,後晉公升至一等侍衛,常年護衛康熙左右,並多次隨康熙外出巡遊。

大概相當於今天的中南海保鏢。

納蘭性德還曾出使梭龍收集沙俄行軍情報,大概相當於偵察兵。

反觀柳永,雖於《宋史》無傳卻留下了不少風流傳說。自「奉旨填詞」後放蕩形骸,從柳永的詞集裡可以看到與其相好的歌妓有秀香、英英、瑤卿、心娘、佳娘、酥娘、蟲娘等等,恕我直言,如果要打起來,納蘭性德恐怕能打柳永三個。

數歲即習騎射,稍長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進士,年十六。聖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衛,再遷至一等。

令賦乾清門應制詩,譯御製松賦,皆稱旨。俄疾作,上將出塞避暑,遣中官將御醫視疾,命以疾增減告。遽卒,年止三十一。

嘗奉使塞外有所宣撫,卒後,受撫諸部款塞。上自行在遣中官祭告,其眷睞如是。

——《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一·文苑一·納蘭性德》

4樓:李堯

柳永,,下一題。。

PS:如果寫手們多寫幾本穿越到北宋的,多遇到幾次柳永,多寫幾本關於他的離愁別恨,柳永的名氣肯定比現在大多了。。。。你看,那個時代,王安石,范仲淹,曾鞏,三蘇,歐陽修,司馬光,包拯,韓琦,狄青,晏殊等等。。

可能穿越過去,參加鄉試,一看榜單,艾瑪,都是大佬。。比穿越九子奪嫡好玩多了。

5樓:暮春letter

沒有嚴格的高下之分。

好比你問:李連杰和鄧麗君誰更厲害?

柳永的長處是長調的開拓,是詞中主角的顛覆,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葉嘉瑩說陶淵明的亮點恰恰是不避俗,而依我之見,柳詞的風味亦在於不避俗。

陶詩不避農村生活的「俗」,柳詞不避風塵女子的「俗」。

說回納蘭容若。

王國維說他是「南宋以來,一人而已。」

他是曹雪芹筆下賈寶玉的前身。

他的詞,貴在自然,勝在清麗。達到了詞最後發展的巔峰。

詞境在他手中,不斷地超越前人,綻放傲世之資。

所以(* ̄m ̄),沒有什麼誰更厲害的說法。

6樓:堅白石三

唔,沒有可比性吧~

畢竟專注的方面不同。

柳永之詞曾被稱為「凡飲水處,皆詠柳詞」

納蘭之詞亦有「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有誰知」

於個人情感傾向而言,我更喜歡納蘭。或許是因為他符合我心中對天才的一切期許~

7樓:刻薄的有司

柳之高處,納蘭不及;柳之低處,納蘭亦不及。如果是集中盲選,納蘭勝率應該高一些。但這樣不公平,因為柳填詞是為了(維持官宦人家的)生計,納蘭是為了(抒發統治階級閒情的)藝術。

8樓:錦瑟闌珊丶

雖然都是婉約派吧,但是地位相差太多了。

乙個是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使得「詞」這個體裁登堂入室的奠基者。

另乙個是迴光返照,在「詞」即將消亡的時代「矮子裡面拔將軍」。

9樓:小顆粒沒有了

四川用的高中教材,有柳永乙個專題,納蘭……

另外,柳永有一種風骨。這麼說吧,納蘭站在了時代的詩壇上,但柳永,你看他詩中的思想,風骨,是有超越時代的東西存在的。柳永和納蘭都是文人,但柳永的眼光就沒有只停留在文人身上。

雖然這個結果是環境使然,但他(柳永)所處的環境是他性格使然,由此成就了柳永的這種風骨。(也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又不敢亂說……我太難了。早知道就不答了,感覺給自己挖了乙個坑……)

10樓:聖地牙哥

當然是柳永,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在宋朝詞壇有這樣的建樹,納蘭容若在他面前相當於小學生。

11樓:超可愛的蘇蘇啊

柳永,勝在前無古人;

容若,名於後無來者。

上面只是小小抒發一下而已,認真回答一定是柳永在寫詞上造詣更高。

所謂柳三變,柳永在詞上的成就也可以用三變來總結,下面簡單說說,日後想起再詳細寫寫。

一是柳永創作了許多新調,尤其是慢詞,極大擴充了一首詞的內容,他的許多詞作一首多達上百字,韻律悠長。

二是改變內容,都道柳詞「俗」,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在寫作上敢於直白露骨,寫真情實感,不過私心裡我個人不是很吃這些,只是如此生動的內容放在一堆典雅氣十足的同時代作品中,還是很吸引人的。

三是寫作手法,「曉風殘月」詞不必多說,白描實在大巧若拙。

至於納蘭性德,雖然縱觀歷史並不能與柳永的地位相比,但是詞作情真意切,頗有後主之風,說是後無來者卻也不過譽。

後人喜歡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較,竊以為不少都是看在他們都擅長寫愛情這個題材,但是想深入了解乙個詞人的思想與性格,還是得跳出拘泥,柳永不僅僅是楊柳岸邊別戀人的情郎,也是明代暫遺賢的白衣卿相,容若不僅僅是春叢認取雙棲蝶的痴人,也是酒澆趙州土的德也狂生耳。

12樓:

而納蘭性德有今天的知名度,除了這個好聽的名字之外,就是也有乙個好聽的名字的《人間詞話》吹捧了他,關鍵的還有另乙個是當代青年男女對美好生活和美好物件的嚮往造就了他的名氣,當然如果這些男女多了解一下他的生平或者看看他留下來的畫像就不會有這麼深的念想了。

若是論詞的好壞,這麼說吧,納蘭性德是清朝的二流詞人,柳永是貫穿歷史的一流詞人,你說誰厲害一些?

13樓:

最近讀柳永詞,對照以前讀過的納蘭詞,個人覺得柳詞更附和我的脾性,讀來更上口。

放在題主的問題下,我倒覺得並非關公戰秦瓊,寫作功力是可以比較的。

14樓:舉頭三尺有以津真天

翻一翻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

柳永下啟蘇東坡,周邦彥。大考點。

納蘭容若的大考點基本上用一句來形容:「王國維說納蘭容若如何如何,你怎麼看?」

一目了然。

15樓:

納蘭容若除了名字看起來比柳永文藝一點,更符合只有一丁點初級文學基礎的小資女青年胃口外,其它所有方面被柳永完爆。

你要是對宋詞專家或者宋詞資深愛好者說:納蘭容若詞比柳永好!這人要是正眼看你一眼,他就是個渣!

16樓:春欲老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

「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我以為,我以為,我以為如果蘇東坡是豪放派的扛把子,那柳三變就是婉約派的話事人。

17樓:詩與方腿

首先,是納蘭容若吧。寫飲水詞的那個。

其次,說納蘭詞是清朝前端不是因為他的詞真有多麼前無古人,真的是清詞本身的不行,收到文化限制的和文化風氣的影響,清詞整體水平別說比唐宋,比元明都不行。

說難聽些,雖然飲水詞在當今算是炒作比較火的,但是無論是文學性還是藝術性,當真是給人提鞋都不足,納蘭的水平放到唐宋,估計連蘇門四學這個檔次的門都進不了,比李清照都要差好幾個檔次,要比柳永,題主真的是要折煞納蘭性德了,要是現在是清朝文壇,你在納蘭性德面前提讓他比柳永,估計他也不敢比,清朝的詩詞模仿唐宋非常嚴重,他們對唐詩宋詞奉若經典,無論是從詞義還是韻律都非常遵從,換句話說,柳永是清詞的祖宗級別都不為過。然而美人在骨不在皮,縱然清詞模仿再好,但終究比不上唐宋風骨,納蘭信德算是算是對一味模仿有些摒棄的,但是畢竟格局太小,終究沒能比肩。

有答主說柳永水平比蘇軾都不在話下,是實話,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柳永是超過蘇軾的,論詞韻詞調,柳永因為生平關係,一生作調無數,是個完完全全創作型詞人,連詞帶調,寫完就能唱,也難怪火到婦孺皆知。論內容,柳永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作品內鮮有生僻字眼,卻文采斐然,情感風骨躍然紙上,在唐宋時期都是非常難得的。蘇軾評價他:

「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唐人高處,不過如此。」讓當時文人極端嚮往的唐詩之高,蘇軾言不過柳永的樣子,可見柳永對於宋詞以及宋代文壇的貢獻及地位了。

要論做官,那肯定是納蘭性德好些,運氣也好,家室也好。

18樓:太田秋明

藝術水平和影響來講, @巨集度 已經說得很明確了,二人不在同乙個段位上。柳永在詞壇的地位不輸蘇軾,超過辛棄疾、秦觀、李清照這些人。尤其是創造性地將大量市井生活和民間活動融入詞裡,使得詞在最基層處扎了根,其意義不亞於中唐韓柳的散文改革。

關於納蘭性德,多說兩句,納蘭詞有一些精品,不過整體來講其內容範圍較窄,多是情場和自身命運的感懷,但納蘭性德本身經歷太順,出身貴族,生長於高門大戶,成年後備受寵識,一路順遂,又三十歲便英年早逝。相對於絕大多數文人墨客,其幾乎未經歷像樣的挫折坎坷,也沒有足夠的歲月閱歷積澱,也沒有遊歷天下或深入大眾的體驗,故而缺乏厚重感,缺乏自然質樸的氣息。屬於那種「讀了感覺很優秀,但不會帶來什麼震撼,也不容易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的作品。

這是典型的缺乏磨礪的才子的特徵,納蘭的短命實在是一大遺憾,他如果能夠多活幾十年,遭遇一些變故或是到四方民間遊歷,所能達到的高度絕對要高得多。想象一下,杜甫如果三十多歲死了,不過是乙個中上流的詩人;蘇軾如果三十歲死了,他的文學地位可能還不如他爹;最極端的,張岱如果三十歲死了,現在估計沒人知道這個人……說來也悲哀,文學巨匠大多坎坷流離或是壯志難酬,而正是這些造就了他們的地位。

短命的文壇巨匠也不是沒有,舉個例子,李賀。然而他的經歷比納蘭要慘得太多太多了,納蘭性德的起點,是李賀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而在這種基礎之上李賀又出了名的點兒背。所以李賀的著名作品,無論是歌還是詩,讀來讓人感到胸中顫抖,肝膽撕裂。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我看這種句子時甚至感到恐懼,這人究竟是以什麼心境寫下的這些東西?

相比之下,納蘭的句子就正常多了,當然,給人的震撼和衝擊也小得多了。

事實上就我看來,就算拋掉詩詞的盛世唐宋兩代,納蘭性德的作品水平依然只能算是一流末尾。

元好問不用說了,一首《雁丘詞》吊打納蘭的所有愛情詞。而《人月圓》「十年種木,一年種穀,都付兒童;老夫唯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納蘭的所有詞都達不到這個境界高度(還是他太短命的緣故)。

曲子雖然跟詞體裁不同,但論思想深度、情感表達,張養浩和馬致遠都超出納蘭一截,這兩位大家很熟,讀讀作品就能明白。大眾可能不太熟的張可久、盧摯等人,也不比納蘭要差。

婉約派中,徐再思的詞也明顯比他要強得多,《折桂令春情》這種作品,納蘭的詞真沒有能比的。

另外我廢話一句,元朝人的詞經常性地被忽略,實際上相比唐宋,元人詩詞尖新而獨特,別具一格,很值得各位愛好者品讀。我特別推薦劉因、徐再思和薩都剌,尤其是劉因的《鵲橋仙悠悠萬古》和《念奴嬌憶仲良》,簡直辛棄疾再世,課本不選錄真是虧了。

綜上,由於各方面的限制,納蘭只能說在清代的婉約派中是統治地位的。放到整個詞作史上,別說是柳永、秦觀、李清照這種超級大佬,李煜、溫庭筠、晏殊、歐陽修、姜夔、晏幾道、賀鑄、周邦彥、蔣捷……他能超過哪個?

這還僅僅是婉約派,豪放派的更多,蘇軾、辛棄疾、張孝祥、陸游、「辛派三劉」、元好問、陳維崧……都是大師級的人物。

所以柳永這種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明顯超過納蘭性德一大截的。

納蘭容若的宮中表妹存在嗎?

寒原 Jeff 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容若和表妹 寒原 納蘭容若的確有個表妹叫納喇氏,後被選進宮,她就是後來的惠妃。就像清朝第一詞人納蘭容若在他的 木蘭花令 中所寫的那樣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不就是在寫的自己的初戀嗎?這正是納蘭容若和他的表妹納喇氏之間一段青梅竹馬的初戀。納蘭容若的表妹納...

覺得納蘭容若寫的最好的情詩是那句?

叫我小晨就好了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辛苦最憐天上月...

試比較納蘭容若於蘇東坡的詞,誰更勝一籌?

西方失敗 大概把回答都看了一遍,總體來說踩納蘭的居多,彷彿不踩兩下,都顯不出自己逼格一般。有說心胸的,有說用詞白的等等。這些大概可以從兩方面來回答,一是納蘭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歷經的世事太短,自然不可能有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江海寄餘生這樣的詞句。三十歲左右的男人,一般都是多情的,寫情也是人之常情,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