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中華新韻寫古詩容易被稱為老幹體和打油詩?

時間 2021-05-31 23:47:55

1樓:大魏純臣司馬孚

乙個時代有乙個時代的語言,漢語在演進,漢語的藝術也在演進。平水韻的歷史固然悠久,在人類倚歌言志的歷史面前滄海一粟而已。平水韻的背後是中古漢語,我們不是明清人,近古漢語都不會,更別提中古的。

發不出入聲又要講究入聲,這就叫刻舟求劍。

說回問題,中華新韻背後是我們今天的普通話,用這個作詩填詞天經地義。強調詩詞的格律忽視本身的藝術性,詩詞就被玩成了文字遊戲了,沒勁。周人、漢人都沒有宋以後的人那麼講平仄格律,那詩經、樂府詩都是老幹體打油詩了?

所謂詩詞圈子,本身歷史也不久,甚至早不過網路文化興起,又起自草莽,很容易被民科掌握話語權。玩詩詞的,本身就是拿古時文人自詡,自然要拔高門檻,圈地自嗨。所謂老幹體、打油詩,不過是自命不凡、自絕於人民的阿Q給外人可笑的罵名罷了。

2樓:洛星塵

文學藝術就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朗朗上口便於傳誦就好…… 拘泥那麼多幹嘛,現在念詩誰還用古音?

只要有奇句奇情,平仄對仗都可不拘,韻律的話讀著順就行。

3樓:飛越瘋人院

因為老迂腐挺多。

新韻其實也有不合理的。

比如tian chuan

讀起來你覺得在乙個韻?

大家都是當代人,慣用當代的普通話,為什麼非要用古音古方言來迂腐作詩呢?

我認為現在的押韻,還是音近而形近最好。

4樓:

用新韻寫詩不會被噴,但用著新韻而對平水韻一無所知不應該,而由此還覺得現代人用平水韻寫詩是陳舊落後的更是可笑。

詩當然有詩的基本規則,但光憑用韻來評判詩的優劣的,請不要自稱寫的是詩。

5樓:組詩耶

首先,「中華新韻」是否得到了普遍接受?

從百科和維基的內容來看,所謂中華新韻是03年之後才被官方大力推廣的,而平水韻用了近千年了,哪個正統哪個算偏門,不是一目了然嗎?

其次,「中華新韻」是否有必要?

古體的詩詞作為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學形式,原汁原味地繼承正是對其最好的尊重,而用韻正是其中的精華之一。用「中華新韻」來創作古詩詞,就好比把湘菜中的辣椒換成蕃茄醬,把京劇中的胡琴換成薩克斯,之類種種,豈不滑稽?

有很多初學者葉公好龍,自我標榜熱愛古詩詞,但只會用所謂「中華新韻」,為何?只因懶得去學古韻!真是懶得奇奇哉怪也!!

為什麼用鉛筆寫的字比用普通水性筆寫的字好看?

Noble Lancelot 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首先,毋庸置疑的是鉛筆的結構是石磨,因此摩擦力大於水性筆,更易出鋒 其次,就筆和紙張搭配而言,我覺得以下組合最好 秀麗筆 銅版紙 鉛筆 纖維紙 鋼筆 牛皮紙 水筆或簽字筆 光面列印紙。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保養得當的鋼筆,其它筆都有使用壽命,因此,每寫...

你為什麼用黑莓?

肥肉終結者 我是西門子Palm到黑莓的 黑莓水貨沒有bis或者bes服務,就用edge資料上網,bold的全鍵盤和快捷鍵用著爽,還猛刷過一陣推特 Martin 黑莓7290,當年上學用它的全鍵盤,記錄老師口述的內容,竟然全部記下了,一直用來做記錄,Sunny屏很好用,後來出現斷網情況,就沒有再用了。...

你為什麼用鋼筆?

窮酸文人zsp 我用過很多鋼筆,最喜歡這支暗尖爛筆頭3059。透過透明筆蓋看到短小的筆尖閃著銀光,就像荊軻刺秦王圖窮而匕首見,洩露出半寸殺機,就像古代將軍挺槍上馬,槍頭上映著月光,像給喜歡的女生寫信,絞盡腦汁後的一句衷腸,像春天的小麥剛剛刺破土壤。肥胖的筆身盛滿墨水,浸泡著不知哪個夜晚噴薄而出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