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嘯天的文學造詣?

時間 2021-05-31 19:49:26

1樓:次仁

我不是很明白,周嘯天入選的是《將進茶》,並不是他平時娛樂的打油詩,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的苛責和批評?難道乙個人入選了大獎,因為他之前寫過娛樂文學就要聲名狼藉嗎?

2樓:風雨狂客

周嘯天的文學造詣,足夠得到那個獎,比他更差的都得那個獎了,還計較幹什麼?

哪位,請關照這個問題——詩,是即文字和聲音形式可複製的文學樣式嗎? - 知乎

詩,是即文字和聲音形式可複製的文學樣式嗎?

3樓:

古詩詞解說家來寫古詩詞得了魯獎!正如黃健翔去踢世界盃得了冠軍一樣,

除了周嘯天自己,還有誰信啊!!!我弟弟讀初一都說他這是打油詩!!!!

反正我只想說「我去你年買了個表!」

4樓:郭靖

周先生是我們川大的教授,雖然沒有聽過他授課,但是用的教材都是他主編的,確實是一位有學問的學者。至於詩歌,川大人的尊崇的是王梵志和寒山,而不是李杜,...也許寫得通俗直白有趣的原因吧。

5樓:東風

其實,詩詞理念不一樣,讀者不一樣。周老師的功底還是很深厚的(雖然他是新聞系的,作品接觸不是很多),他非不能為堅澀的高大上之作,是不為也。恰好評委喜歡這樣的。

川大地處西南,好些教授性情怪誕,喜好遊戲人間遊戲文學,還故意以戲謔之作來參評魯獎,也並非不可能,(沒想到評上了)大家別上綱上線了。

推薦看@下水道人的答案

6樓:李盆

白居易時代的讀者,估計也有罵白居易的。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什麼玩硬,看看古人,看看屈原!」

周嘯天當然不是白居易。

但是在對待語言的方式上,有點共同之處。

換成另外乙個時代的讀者看白居易和周嘯天,他們的差別可能就不像現在這麼大了。

周嘯天的作品內容沒什麼格調,這和世界觀有關係,但作品形式和寫作觀念應當被認真對待。

古詩裡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看起來是有文采的。如果當代有人寫"霧霾天送張書記去青島視察",就會和周嘯天有同樣的下場。

但是再過2023年,"霧霾天送張書記去青島視察"就沒什麼好笑的了。

所以不能這麼輕率的罵周嘯天。魯迅文學獎狗屁不是,但這個人未必狗屁不是。

7樓:

我是轉述了一位中文系朋友的話,他也未對將進茶這首詩全文(請注意,他是有讀過全文的)做具體評價,但是他個人對此詩總體評價是可以得瘟學獎,至少這首詩談不上有「才」。另外附了乙個理由,周的詩模仿了李白,但是問題是他並沒有李白的詩才。李白是天才,而沒有天才的水平就冒然去模仿天才的人是蠢材。

(觀點有點極端,見諒,所以我個人理解為他的意思是周在東施效颦)

PS:杜尚作品《泉》,曾被英國藝術界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也有不少時尚雜誌做專門解讀,可是這個也同樣是受到很多藝術界人士詬病的作品,所以說得獎的作品有其得獎的原因,但不能說得了獎的就一定是優秀的。

8樓:談天口

撇去網上流傳的幾首突破底線的不說,就他的代表作而言,大體分兩類:

1、歌頌盛世。

2、寄情自然山水,談些儒道佛,教導大家心情散淡,現世安穩。

這樣的詩是機關領導,尤其是退休領導最喜歡作的,俗稱」老幹部體「。

周詩的技巧如何,見仁見智,就格調而言,肯定是不高的。

9樓:

空持煩與惱,不如吃茶去。

世人對酒如對仇,莫能席間得自由。

不信能詩不能酒,予懷耿耿骨在喉。

我亦請君側耳聽,願為諸公一放謳:

詩有別材非關酒,酒有別趣非關愁。

靈均獨醒能行吟,醉翁意在與民遊。

茶亦醉人不亂性,體己同上九天樓。

寧紅婺綠紫砂壺,龍井雀舌綠玉鬥。

紫砂壺內天地寬,綠玉鬥非君家有。

佳境恰如初吻餘,清香定在二開後。

遙想坡仙漫思茶,渴來得句趣味佳。

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

如花之人真可喜,劉伶何不憐妻子。

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稱開門七件事。

諸公休恃無盡藏,珍重青山共綠水。

張居正的文學造詣如何?

啊啊啊啊啊 張居正讀書時學霸中的學霸中的學霸,只不過才能沒有用在文學上,但是他肯定完爆大多數作家,絕對是當代頂級人物,其實古代一般厲害人物都考取功名,類似唐伯虎這種人,在古代叫做不得志的 唐伯虎春宮圖畫的很不錯 張居正可以13歲中舉人,什麼概念?他16歲才中舉人,主要是因為有人要磨礪他 這個難度是遠...

如何評價小野洋子個人的藝術造詣?

揚小草 我看了她的兩本書,覺得她挺有靈性的。她寫的一句 傾聽地心岩漿燃燒的聲音 讓我莫名的覺得很野性很酷。還有 試著在和人打架之前把褲子脫下來 也讓我有所感悟,我猜她說的褲子是指我們所執著的成就 尊嚴之類的牽絆,如果拖了下來,整個人裸露在外,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天然純樸的害羞,而不是劍拔弩張的怒氣,顯...

如何評價《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虞嘯卿這個角色?

姜正心 最後決勝戰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懂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關鍵時刻,優柔寡斷,治軍不嚴,自己屬下都管不住。最後還想著自己公升官的事情,兩個字 辣雞。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 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