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對嗎?或者說該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06 05:13:41

1樓:灰色化妝

每教到後來,便會發現一些學生的字跡和之前相比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好看或難看,也無關乎練字或不認真,而是伴隨著當下的性情及狀態而產生的無意識變化。圓潤的筆鋒漸漸尖利,溫和裡慢慢衍生出固執;字的結構越發嚴謹,自我控制力越來越強;筆畫的邊界開始模糊,思維有不清晰的趨勢;字由正常變得很小,自信心開始下降;字從端正變為灑脫,為人果然也張揚許多。

也不是每個學生都如此,只是我們無意識中會把自己的核心附著在外物上,而寫字便是一種微觀的輸出。練字可以改善字的結構,不決定字的風格,而能將字寫到「卷舒展玩」境界的,也不是單靠練字可以達成。

2樓:where唔

經過我多年的觀察總結發現字如其人如的不是長相,是內心,是品行,是性格。不是說字寫的好看就是好人,有人字不是很好看卻也很好。無論字寫的好不好看,要看他的字型,看他寫字的風格,寫字的感覺。

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身邊的人的特點和他的字,比如這個人有些急躁,沒什麼真本事又有點虛榮,那他的字不管好不好看都是有些飄的,或者在你了解他的情況下心中會有一絲厭惡。有的人還是很善良單純,甚至是傻傻地覺得世界都是善良的,他們的字就算不好看,你細看也會覺得不厭惡,甚至有些可愛。還有的人對人對事隨和,對生活隨性,心態好看得開,他們的字可能就會透著一種隨性的感覺,有一些溫和與柔軟。

還有好多種可能。你可以找一些比較了解的人的字看看,想想他平時的價值觀、行為舉止和性格以及對人對事的態度,想想字是不是就是這個人的顯現。

3樓:Jochebed

秦檜是大奸臣,但是他的書法卻非常好,我們後世不談論他的書法是因為其人品,所以字寫的好的不一定是好人~只能說字反映了乙個人部分的性格,我們不能夠直觀全面地通過乙個人的字去判斷好壞。

4樓:李鑫

這是我字,認真寫的話還行,畢竟練書法的時間也不長,但是人的確醜,書法也只是靜悄悄地練,都不好意思說我練書法因為我醜~

私以為這句話有道理但不能以偏概全,那些想說我覺得的字寫得還不錯啊,哇哈哈聽說字如其人喔那麼我應該還不錯啊哇哈哈的人你們失望了,自己看自己寫的字,永遠會挑出很多毛病的,如果做到真的滿意,不是無知就是年少輕狂~

而且,人在不同狀態下寫的字很不一樣,比如我,做筆記趕了,字跡就比較潦草,你能說我是乙個對生活隨意的人麼?舉個栗子~我收下的每一件衣服,都整整齊齊地放衣櫃疊好,下次穿的時候再拿出來熨了再穿-_-#舍友公認的整理癖,思想上的女流氓,生活上的好姑娘

再說說對書法的感覺吧,喜歡就好,了解內涵更佳~(嚶嚶嚶人家很喜歡古風和動漫的東西呢,練書法是個很開心的過程)

鄙人的圖就不發了,醜爆了

5樓:Casona

字跡可以反映乙個人的性格、思維方式、心理狀態等。基本上,筆跡堅決,寫字速度快的,智商比較高。根據我觀察,乙個比較笨的人,很難寫好草書的,更難寫出二王這種風格。

收筆比較草率的,性格也比較隨性。筆畫比較多矯飾的,為人也比較雞毛……諸如此類。

例如這個妹紙的字@Fairy Wen.用筆堅決,轉折有力。是乙個思路邏輯比較強,執行力好,爽快,比較講細節的人。

有些柔和的牽絲,也是比較溫和,有點小文藝氣息。但這都無法判斷這妹紙的人品如何。

為什麼?因為字跡或性格,都是個體的事。是個體特點的外化。而道德或人品,更多是倫理概念,是外部的社會規範、約定等條件。

以下是我平時開會記筆記的字。邊聽邊寫,比較難看,但這不代表我長得難看或為人放浪不羈呀!人家可是乙個安靜的美男子。

有時無聊,很矯情地寫幾個字,雖然不算好看,但也工整。

認真寫作品的字,可以裝下逼了。

以上是同乙個人寫出來的字,有好看有難看,那我是乙個怎麼樣的人?好人還是壞人?能憑手寫字判斷?瞎扯。

乙個人的字,跟乙個人的道德(人品),沒半毛線關係。當然,我們可以硬拉關係,史上為了達到「教化」的目的,會將乙個人的衣食住行都跟道德掛上勾。例如著名的「人品等於書品」論。

其實都是一廂情願的事。李澤厚說的有道理:將宗教性道德(私德)與社會公德分開,是儒學在現代社會的一大課題。

你說呢?

6樓:謝君

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道理,從寫字的筆畫和布局可以看出人某些方面的性格,例如乙個人寫字筆畫流暢,那麼這個人為人處事應該很果斷。

7樓:

自小練習書法,也許有資格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就答主目前接觸到的群體來看,字如其人並非偽命題。乙個人的字寫得如何,必然是多年積澱的結果。這種積澱取決於環境的薰陶以及書寫的態度。

環境薰陶,不誇張地說,是乙個人是否可能練就一手漂亮書法的先決條件。我們可以看到,自古書香世家都將書法練習作為子弟教育的先行專案。例如《紅樓夢》中,賈政出差時給賈寶玉布置的「作業」中即有寫大字這一項:

【寶玉進入怡紅院,歇了半刻,襲人便乘機見景勸他收一收心,閒時把書理一理預備著。寶玉縱有了書,你的字寫的在那裡呢?」寶玉笑道:

「我時常也有寫的好些,難道都沒收著?」襲人道:「何曾沒收著。

你昨兒不在家,我就拿出來共算,數了一數,才有五六十篇。這三四年的工夫,難道只有這幾張字不成。依我說,從明日起,把別的心全收了起來,天天快臨幾張字補上。

雖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過去。」寶玉聽了,忙的自己又親檢了一遍,實在搪塞不去,便說:「明日為始,一天寫一百字才好。

」說話時大家安下。至次日起來梳洗了,便在窗下研墨,恭楷臨帖。賈母因「不見他,只當病了,忙使人來問。

寶玉方去請安,便說寫字之故,先將早起清晨的工夫盡了出來,再作別的,因此出來遲了。賈母聽了,便十寶玉聽說,便往王夫人房中來說明。王夫人便說:

「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這一趕,又趕出病來才罷。

」寶玉回說不妨事。這裡賈母也說怕急出病來。】

文中可見,賈家作為世家大族,對賈寶玉的書法教育有著嚴苛的要求,甚至連最高統治者賈母都只能替來不及寫完書法作業的寶玉乾著急,而不能為之減輕負擔。同理,撇開為了攫取捲麵分而功利化開展的書法不談,大多數能形成良好書寫風尚的學校必然是推崇美與自由的。這對乙個社會人的人格形成與知識文化素養影響巨大。

因此,出現了類似毅種迴圈的結論——書寫優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以及就學環境,而能造就良好書寫的環境很大程度上也能夠提公升乙個人的綜合素養,使其人如書法般優雅。反之亦然。

不僅如此,被認為寫字優美的人,絕非僅僅在書法展示場合才認真寫字。即便是在寫理科題、填繳費單、記日記之時,這些人都能做到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真書寫。一筆一劃,將每個字當作生命體對待。

這種對待字的態度本身就與人的氣質息息想通。書能靜人,就是指認真的書寫對乙個人所能起到的「降躁」之用。浮躁的社會裡,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不同場合下寫出一手「處方體」,戾氣與浮躁飄然其間。

這牽涉到心態的問題。乙個人平日的書寫能達到自身最佳功力的幾成水準,考驗的不是筆力,是性格。

由是,字如其人自有其邏輯上的合理之處。

其實,平時能寫出一手硬朗優雅的字真的很高大上,很能吸引女生注意力我會亂說嘛( ) 所以練好字也是單手汪的一項待習技能咯!

8樓:我是誰

中國古代即有「書如其人」、「心正則筆正」之說,古人論書,往往兼論人品,認為書品和人品是密不可分的——書法是人品的外在體現,人品是書法的內涵延伸。所以,古人很看重書家的人品,高度追求人品與書品的統一。

但是,書法史上卻常常出現與之相悖的例子,書法堪稱一時之選,但人品卻極為卑劣為世所詬病。如宋代的蔡京(蔡京原為「宋四家」之一,人們惡其為人,換上了蔡襄),明代的嚴嵩,近代的鄭孝胥,還有當代的康生。

「字如其人」靠譜嗎?通過練字改變字跡,性格也會跟著變嗎?

好事多磨 不請自來 越來越感覺到字如其人這句話是正確的,但很多人不會分析,包括我自己也是。隨著不斷的成長,你會發現你對待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有了改變,價值觀還有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而這時你的寫字風格也會不自覺改變,可以對自己的內心多多加以分析,再落實到字上。在我看來字的風格改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上了大...

婆媳矛盾中,作為女兒和孫女該調解嗎,或者說怎麼調解?

在這事上你其實與你母親犯的是同樣的錯誤 你母親不應該為你奶奶打不不平,你也不應該管你母親跟你奶奶說你大伯如何的話。每個人都有她處事的方法。每個家長都對孩子有不同的偏心,只不過有人偏心的厲害,有人稍偏心而已。你奶奶偏心大兒子,認為大兒子拿她錢都無妨,不偏心你父親,就認為養大了他,又幫帶孩子,得要有回報...

很多人都歧視直男,直男就有錯嗎?或者說直男怎麼了?

已重置 緊盯著她的眼睛,然後深情的對她說,親愛的我愛你,為了救你,我願意犧牲自己這輩子最重要的事物,你,我會選擇和你分手,這樣你就是我的前女友了,接下來再和你待在一起,親愛的,你還能接受不再純潔的我嗎?這才是標準答案! 小透明豬婆 先說結論 直男沒有錯,我覺得直男也很可愛。要分真的是直男,還是裝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