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曆比二十四節氣先進在哪?

時間 2021-05-31 06:32:25

1樓:小張

格里曆更簡便,二十四節氣更科學。

格里曆裡一年內每天都有月號,二十四節氣只是24個點名稱,其他時候沒有加序號的習慣。

但格里曆每月日期比較隨意,沒什麼意義,

二十四節氣現在使用定氣法,回歸年也更接近實際回歸年。

2樓:不知所云齋

沒法比,乙個是完整的曆法,乙個是精簡的曆法。如果非要比,那只能和沈括的「十二氣歷」比,兩者都是純陽曆。

格歷有完整的置閏,沈括只是在夢溪筆談裡提出了乙個概要設計,因為他知道改純陽曆阻力會很大,所以沒有細化下去,倒是留了一句「後世一定會行此歷」。

自古文無第一,這也不能說明格歷如何如何先進,世界曆更精確但也無法推廣不是?

3樓:明上英玄

這裡我就理解為是現行公曆和二十四節氣的對比

一、我不說哪個比哪個先進,只說現行公曆更方便日常生活,特別是經濟活動。舉乙個簡單的例子:對日期的表述。

現行公曆可以很方便的表述今天是2023年5月9日,如果用二十四節氣表示,則是「2023年立夏後四日」,完全不方便生活嘛。

二、現行公曆需要置閏。現行公曆是人為規定的曆法,雖然屬於太陽曆,但是是在觀測地球公轉週期後,人為確定的曆法。規定一年有365天(閏年366天),每天24小時。

而實際上乙個回歸年,也就是地球公轉週期不是剛好365天或者366天,乙個回歸年(太陽年)約是365日5時48分46秒,乙個恆星年約是365日6時9分10秒,而且每年都會有細微差異。這就是現行公曆必須要置閏的原因。

三、二十四節氣不需要置閏。因為二十四節氣是完全觀測地球公轉得出的乙個週期,也就是從乙個立春到下乙個立春(就是太陽在黃道執行一周360°的週期,乙個節氣跨15度,24個節氣正好360°),嚴格節氣交替並不以日期的零點為交界,如果你看到過曆書或者去查一查,就知道,嚴格節氣交替是精確到了某一天的秒,比如2023年5月5日立夏,我們常規理解是5月5日零時開始立夏,其實嚴格的交替是5月5日08:51:

16(還有一種說法是08:51:21.

16),因此二十四節氣就不存在置閏。

四、農曆置閏。農曆是陰陽合曆,包含太陰曆和太陽曆。太陰曆是觀測月亮的執行週期,這也是最初的「月」的由來,也就是我們習慣的「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太陽曆就是上述「二十四節氣」,不再贅述。

因此,農曆置閏,實際是太陰曆的置閏,而不是二十四節氣的置閏,因為太陰曆12個月只有354天或355天,與太陽曆之間相差10天左右,所以要閏月。如果你使用純太陰曆,也不需要置閏,置閏只是為了調節與太陽曆的歲差。

五、干支曆的概念。干支曆是人為賦予曆法的意義,比如甲子年、乙丑年,今年的庚子年,本身只是乙個符號,沒有實質的天文意義。而且對干支年的交替日期,目前存在兩種觀點,一是在日常生活中,以正月初一為歲首,以2020庚子年為例,就是公曆2023年1月25日進入庚子年;但是在命理學上,以立春為歲首,就是公曆2023年2月4日進入庚子年。

二十四節氣 農曆和干支歷之間有什麼關係?

網上衝浪魚頭哥 1.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大約365.25天。2.由於地球自轉軸是歪的,在一年中會產生二分二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把一年分成四段。3.但一年分成四段太糙了,再按照公轉的角度繼續細分,分成24段就是二十四節氣。4.干支曆是完全按照二十四節氣來確定的,八字啥的用的 月建 實際就...

二十四節氣具體是什麼時候形成的?縱觀二十四節氣在不斷完善的歷程中的幾個標誌性階段都有哪些?

古人最先通過影子和天氣變化發現了兩分兩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尚書 堯典 中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裡的仲就是第二月的意思,由此確立起始時間,又確立的四立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有了四季和一年的物候還不能指導生產,所以古人...

如何看待蘋果手機日曆沒有二十四節氣

JarvisMusk ios14 設定 日曆 賬戶 新增賬戶 其他 新增已訂閱的日曆 伺服器欄貼上下面的鏈結.完成訂閱 我也是今天看見王者有個立冬的禮包,就打算看看立冬的具體時間是啥時候,然而就算選了地區,時間,農曆,新增了節假日,也沒有辦法看不到24節氣。但是很奇怪的事情是,我姐姐也是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