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被宋江整了的好漢為什麼不反正

時間 2021-05-06 03:47:50

1樓:明月樓主

@黑刃 說一句就拉黑禁言?我的意思是梁山泊的人都是這個樣子的,也沒說是宋江,看來閣下眉毛底下倆窟窿是出氣兒的

以下為回答

梁山的人大抵缺乏骨氣,什麼秦明、朱仝、扈三娘都是這樣,好死不如賴活著;

前面還有乙個白勝也幹過出賣的事情,林沖也對高俅沒什麼看法(與電視劇集不同)

活命就行

2樓:何江

我記得原文,還是電視劇集有一段,詔安後準備打方臘,朝廷派人送御酒錢糧,刁難梁山好漢,宋江還下令處死個反抗的兵卒。其他好漢串聯找到吳用,計畫撇開宋江,重回梁山。吳用思考良久還是放棄了。

3樓:謝逸之

秦明見說了,怒氣攢心;欲待要和宋江等並,卻又自肚裡尋思:一則是上界星辰合契;二乃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三則又怕敵他們不過。因此,只得納了這口氣。

作者欽點的。

4樓:善兔

秦明之流是腦子不好使,但是呼延灼之流那可就是老陰逼。

呼延灼和關勝董平徐寧這類人肯定通過氣兒——宋江想招安,咱也沒必要跟他過不去,咱都是大宋武將,兵敗投降是不太講究,但是好不容易高俅給這麼個機會,咱還不回去嗎?回去了之後,高俅頂多讓咱們出去打仗嘛——打唄!那不是咱的本職工作嗎?

打誰不是打,打贏了說不定就有個封妻蔭子的戰功呢對不對,不打一輩子也公升不了官。

而且啊。。。

招安了之後,鬼tm聽你宋江的。。。

明面子上呼延灼關勝是宋江的手下,但是暗戳戳裡,他倆早就知道,宋江是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角色,他倆可不是——乙個武神關帝後人,乙個開國元勳呼延贊玄孫。這身份在這擺著呢,高俅何必動他倆?再說了,這兩個人是懂兵法的,是可以指揮軍隊行軍打仗的大將,在高俅眼裡哪是刀筆吏宋江和土財主盧俊義還有那個破落秀才吳用能比的。。。

當朝之上比吳用強多了的人豈不是一抓一大把?

人家就是曲線救自己,事實上也成了——土財主盧俊義一身絕世武功最後落了個什麼下場?水銀灌身墜河而亡!呼延灼呢?

戰死沙場留了個美名。憑什麼?憑的就是我起點比你高,眼界比你遠,然後我還不說。

呼延灼就是這麼乙個老陰逼,他覷準了高俅高俅肯定不會搞他,所以他雖然地位很高,但是他從不說話,為的就是這乙個結局。

當然了,一百單八將裡還有乙個更狼滅的老苟逼。

美髯公朱仝。

如果說呼延灼是陰,那這個人則真是苟。

他被坑的死死的,但是他從來不說,一副老好人形象,任勞任怨,上可衝鋒陷陣,下可超級奶爸,玩兒的一手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最後混到了個什麼?

沒死,且封疆大吏!

我跟金聖嘆意見可不太一樣,論水滸人物上上之人,不算混江龍李俊,首推美髯公朱仝!

5樓:于佳鑫

因為宋江的目標就是招安,而且支援招安的人裡還有林沖,林沖並沒像所有電視劇集一樣生氣。招安前盧俊義連官都不是、其餘人大多是小官,他不提招安估計就只剩李逵、武松跟他了。宋江小人,可別人你真以為他們是君子嗎?

6樓:雲淵sytswei

因為宋江手段真的太狠了,幾乎是把人路子都斬絕了,如果不是要抱著同歸於盡的想法,那還真做不下這些事。

而且,冤有頭債有主。宋江確實可恨,但他卻不是唯一乙個可恨的,被宋江坑了的人有:盧俊義,恨李固,不恨宋江,對宋江是怕。

秦明,兼恨青州知府,對宋江的恨意在娶了花榮妹子後所剩無幾。朱仝,兼恨李逵,對宋江仇恨倒不是非常大。扈三娘,李逵殺了她全家,王英霸佔她身子,已認命恨不到宋江。

至於其他七七八八的就沒那麼直接的被坑了,投降的軍官如呼延灼關勝等既然被抓時不肯死,宋江又對他們許了要招安重新做回官的前景,自然不會恨宋江了,甚至要指著宋江來招安。

終上所述,宋江是非常聰明和有手段的,雖然陰謀是他使的,但是第一仇恨目標往往都不是他,實在仇恨大的也有法子安撫。哪怕梁山眾人對他再咬牙切齒也好,還是不得不低下頭顱為他效力。

黑道大佬第一人,及時雨宋公明果然名不虛傳

7樓:瀟湘夜雨

是這樣的我都感覺「水滸傳裡為什麼有不合理的情節和解釋不通的地方。

你且看看書中有些好漢的上山經歷確實是被梁山明晃晃的坑呀,安安生生的小日子沒了,好端端的前途盡毀。

就正如你問的同樣楊志也是當時是吳用三阮劫了生辰綱,後來自己落草二龍山 ,而在三山大聚義後歸了梁山,面對著當時這些傢伙,仇人就在面前他是怎麼面對這些傢伙「和諧相處「的。

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 —— 第五十八回

楊志:mmp,我是應該哭還是笑啊!!!!!!)

而對於小衙內就這死的那麼冤枉,朱仝的前程就這麼被斷送了完全是被明晃晃的坑上梁山,那麼對著這這件事後面為什麼沒有了下文,同樣是怪怪的。

近間有個愛友,和足下亦是舊友,目今在梁山泊做頭領,名喚及時雨宋公明,寫一封密書,令吳學究 、雷橫、黑旋風俱在敝莊安歇,禮請足下上山,同聚大義。因見足下推阻不從,故意教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先絕了足下歸路第五十回

盧俊義更加,本來自己衣食無憂在家裡吃著火鍋唱著歌,好端端被梁山盯上,他的上山顯得很突兀。就像領導層突然拍腦袋決定,之後就是題反詩,策反他的管家告發他,之後再去大名府劫獄,仇人就在面前,你沒得選。

吳用道:「小生憑三寸不爛之舌,直往北京說盧俊義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來,只是少乙個粗心大膽的伴當,和我同去。」——第六十一回

盧俊義:你不要過來啊!!!!!!!)

而」陳橋驛滴淚斬小卒「這一段在原文居然顯得波瀾不驚,但是央視改的真的很好,小軍校何成殺死李虞侯之後,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要是不懲辦何成,高俅蔡京就會大做文章,就有一百個方法治死宋江,但是要是斬了何成,高俅就是犧牲了李虞侯離間了宋江與兄弟間的情誼,弟兄們的心都冷了,也更凸顯了梁山好漢的無奈與宋江的偽善。

並且對於方臘這個不可多得的對手,其實應該是要有宋江 、方臘之間有一番對話才是的,原文裡就直接到南方剿寇,方臘從來沒有見過宋江,(原文即便方臘在幫源洞最後一戰那時候應該見過宋江但是都沒有對話),而老版改編是方臘一番話,宋江這已經軍心動搖了就在40集的結尾,眾人的默默無語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啊。

至於原文我見很多網友都是「魯智深捉住方臘」,而地方戲曲,評書 ,電視劇集都是」武松獨臂擒方臘「,我感覺這個改得是真的經典,原文就一兩句話就完事了,

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乙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

第一百十九回

魯智深:我撿了大便宜了)

或許武松就這樣斷臂了的確可惜,所以就把擒方臘這段戲加在他的頭上這樣更有看頭,而且「武松獨臂擒方臘」更令武松譽滿華夏了《武松獨臂擒方臘》其實比起《水滸傳》原著出現更早了,早在南宋話本裡出現了。這不是比原著三言兩語就完事更好嗎。

不得不說有些地方不按原著;改編也是改編得很好的。

梁山是被宋江毀了的麼?

哈亞木一 我認為恰恰相反。梁山正是因為宋江才得以走上正軌,發揚光大。無論是最初的王倫時代,還是接下來的晁蓋時代,雖然兩個人的風格不同,但都沒有脫離土匪草寇的根本性質,這樣的梁山與其他的山頭沒有根本區別,無非就是規模稍大一點罷了,而且不會有什麼前途,遲早就是被官府剿滅的下場。王倫的 閉關鎖國 風格自不...

為什麼有那麼多好漢追隨宋江?宋江為什麼那麼有錢?

louzhiguo0000 閻婆惜一家流落流落城裡,無錢無依靠,閻婆惜死了父親,走投無路,宋江付給安葬費,並接濟生活費 賣湯藥的王公年老無依,只靠賣早點餬口,宋江要送給他一根金條買棺材。野人李逵一指頭把賣唱為生的年輕姑娘宋玉蓮點暈過去,宋江給了宋玉蓮父母20兩銀子,吩咐他們以後不要讓女兒賣唱了,嫁個...

梁山好漢做了好多殺人放火的事,為什麼還能稱為好漢?

鄉書何處達 首先,這個只是他們自稱,別的還沒有人發自內心地稱他們為好漢。然後,漢 是指對沒有官職,身強力壯的人的稱呼,近於貶義。梁山泊裡讀書人少,聽了這個 好 字便不在意了。 江之島 梁山上的人,做事是合乎 義 的要求的,義 字典解釋為公正合宜的道理。梁山好漢,反官府,反惡霸,反不平事,甚至偷雞摸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