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體驗或者經歷讓你開始有了宗教信仰?

時間 2021-05-30 23:22:01

1樓:櫻木花不知道

人們往往在經歷了一些難以接受、無法消化的事之後,變得迷信,是因為原本的認知被顛覆了,只有所謂的迷信之說解釋得通,而又不會再次顛覆「背叛」。迷信的內容,往往取決於相信的人的意識如何去詮釋,人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聽到自己想聽到的。

人為什麼會崩潰?什麼人會崩潰?有的人會呈現出很痛苦的狀態,但最終不會崩潰。

因為在人的靈魂深處有個核一樣的東西,可以穩住心。首先是父母,但不是每個人心靈上都能得到父母的滋養,發揮穩定作用,這個和是否住一起、是否經常交流沒有關係;無法從父母處得到的,有的人長大後從伴侶處得到,但不是每個人的伴侶都能起到這個作用,有的人會從子女處得到代償;沒有上面兩種的,往往會開始有信仰,所謂的信仰不一定是神鬼之說,關乎宗教、也可以是對某種說法深信不疑,總之其實是一套宇宙世界社會的執行規則,對所處的場的解釋的各種道。而信仰,無論是哪種宗教,或鬼神或上帝,還是某種深信不疑,最終還是歸結到乙個人心的力量。

推倒,才能重建。

2樓:

可能以後有信仰,但不是宗教信仰。

看到張桂梅老師,她把後半輩子留給了大山里的。自己省吃儉用。不給自己留下財產,因為她是乙個黨員,她想拯救山里孩子,和山里孩子的家庭。

把這輩子投入這個行業,是她理想也是她的目標。可能這就是她為人民服務的信仰。

幫助他人,幫助弱者,突然變成了很有意義的事。把這種有意義的事,做一輩子。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能感覺人生的偉大和幸福。估計這就是信仰。

3樓:夜隨身

禪修中心第9天晚上躺下睡覺,放鬆,覺知全身感受,注意力在全身掃瞄,覺知身體的細微震動,越來越明顯,最後覺知到全身一致性震動,兩三分鐘後身體化作熱氣,震動不見了,然後胸口出現卍字,又變成一黑點。

4樓:汪忘

對於我們中中國人來說信仰談何容易,對於現在有一定科學綜合知識基礎的年輕人要有信仰更不容易。因為信仰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第一,相信;第二,絕對的相信;第三,對超自然,超世俗的事物堅定不移的相信」——易中天中華史第二部第三卷《兩漢兩羅馬》

5樓:歐得普拉斯紐

高一的晚自習,物理老師給放了一部叫做「宇宙與人」的科普片。裡邊張嘴閉嘴都是「僅僅短暫的四百多萬年」,聽得我瞠目結舌。

之前確實從未考慮過這個世界、這個星系甚至這個宇宙都會有毀滅的那天。也從未將自己的生活與之結合在一起思考。

後來上了大學胡亂翻書,發現佛經裡四個字就把宇宙萬物的一生給概括了:成、住、壞、空。

再後來知道了因緣和合,知道了諸法無常諸行無我,一切煩惱困惑都可以附會上去煙消雲散。

至於讀的那些經書,其中奧妙歡喜,不足與人道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有什麼樣的經歷或體驗,促使你去改變,讓你從此變得更優秀?

中考沒考好。上了本地乙個很普通的學校,原本以為學校裡都是混混,天天打架,老師品行也不好什麼的,但是截然相反,這裡比起初中,好太多。我有乙個很好的班主任,她是乙個公平的人,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第一次期中考試,裸考,沒怎麼複習,考了年13 全校一共140 但是看看和年一的差距,差了六十多分。滿分九百,年一...

你所經歷過最奇妙的體驗是什麼樣的?

壞掉的鉛筆 初二的時候吧,當時同桌是個女生,一直有斷斷續續的在欺負我,不過不是欺凌。這是背景 一次放學,我正要整理課本放進書包回家。她突然搶走我的書本,我伸手抓了幾次都沒有用。突然我挺住了,沒錯,我的手還放在空中,目無表情的看著空氣,那時大腦一片空白,感覺世界都要崩塌的感覺,對生活的無力感。在我即將...

王一博的性格是什麼樣的?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他成為這樣的性格?

sleepyell 路人粉,貼一段我寫的關於一博的微博。王一博可太迷人了。在意志和激情變成易耗品的當下,我時常被弟弟內斂的鬥志所打動。娛樂圈熙熙攘攘,黑壓壓的人群裡只有他心中有火苗。偏偏他還聰明,慵懶的走步都有韻律,看似無心插柳的愛好也能玩出點兒名堂來。年輕男孩紛紛在名利場裡迷了方向,而他始終呆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