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眾生皆苦?

時間 2021-05-06 03:11:36

1樓:百尺朱樓

何以眾生皆苦?因為眾生有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時,痛苦自然產生,反之,則感到快樂。人的一生慾望無盡,即使得到滿足,又有新的慾望產生,無休無止,不可盡數,無法滿足的慾望也隨之不可盡數,故眾生皆苦。

所以,佛教認為人的一生是在渡苦海,苦海無邊,倡導清心寡欲、六根清淨,減少慾望,減少痛苦。然而能做到六根清淨、清心寡欲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能正確認識痛苦、不讓痛苦過度影響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不要傷及無辜,痛一痛也是無可厚非的。阿彌陀佛!

苦在心中,不在臉上,開心一點!

2樓:古琴封魄

大道生天、生地,天地生人、生物。天、地、人、物一性同體。天有陰陽,地有剛柔,物有牝牡,人有男女。

有陰陽斯有日月星辰,有剛柔斯有山川草木,有牝牡斯有胎卵濕化,有男女斯有配偶生育。

眾生因配偶有淫慾,因生育有恩愛。有淫慾、恩愛,故有魔障、煩惱。有魔障、煩惱,故有一切苦厄。有一切苦厄,故有生老病死。——引自《性命圭旨》

3樓:護法居士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

觀內受外受內外受。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無常。

起慈悲心觀諸眾生。

若受樂時生於貪心。

若受苦時生於瞋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生於痴心。

作是思惟。

有受皆苦。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

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

若自若他受樂受時。遠離染心生於慈心。

若受苦時。觀叄惡道。遠離瞋心。生於悲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捨心。

觀一切受無常苦無我。

見受樂者。即知是苦。

見受苦者。如癰如瘡。

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

觀於樂受。即知無常。

觀於苦受。即知是空。

觀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

如是觀者。名受念處。

諸比丘。一切燒然。

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

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

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

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痴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憍陳如。云何名為第四人間所居之處。觀察彼處不生樂想。

憍陳如。有智之人次觀人中。一切皆有種種諸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

飢苦渴苦貪苦嗔苦妒嫉等苦。

妄言綺語兩舌等苦。惡口罵詈誹謗等苦。

寒苦熱苦惡風惡雨疫蝗等苦。毒惡禽獸傷害等苦。

惡世惡王牢獄等苦。

貧窮下賤短命等苦。

既念此苦更生重苦。緣苦生苦還造苦因。於未來身復受苦報。

如是轉轉無量無邊。受諸辛苦無有窮盡。何有智者樂於彼中。

是名第四眾生人中居處。智慧型之人觀是事已。於人道中不生樂想。

4樓:吳天天

苦是佛教最重要的乙個概念。我們修行就是為了離苦。

苦有三種。苦苦,行苦,壞苦。

苦苦是指一件事情本身就具備苦性。比如你生病了,失戀了,所有這些不開心的事情,都叫做苦苦。

壞苦是指一件開心的事情結束了,我們會感到難受,悵然若失。

行苦是指我們每個人,包括整個世界,都是在不停的變化,用世俗的成語叫做物是人非,世事無常。這種變化本身就是不能掌控之苦。

用佛教屬於講。苦苦是不可意苦法成住位之苦,壞苦是可意樂法壞滅位之苦。行苦是不苦不樂之法無常之苦。

其實,所謂的苦,只是一種價值判斷。你完全可以不這樣認為。苦苦可以變成苦樂(不快樂的事情過去了變成快樂),壞苦可以變成住樂(正在享受快樂的事情),行苦可以無視。

5樓:江先生

因為諸漏皆苦,所有的生靈都會生老病死,而這些會帶來痛苦,你無法避免,而且你的人生一定會遇到你想要卻得不到,你不想遇見的人或事卻緊隨其後,你所愛的人離你而去,心還會對好的貪愛,壞的嗔恨,分別心就起來了,痛苦就會又進一步發展,而這一切的痛苦人類都無法避免,所以世尊說眾生皆苦

為什麼說眾生皆苦,生來皆苦,為什麼還要生孩子呢?

那年星空那片海 是的。握手。每個生命都是無辜的受害者與施害者。無辜得來到世間受苦,經受我們都厭倦的世界。無辜得施害,即很多父母進行道德綁架時說的話,我不捨得吃喝,一輩子都獻給你了。我?問號臉,特別無辜的施害者與受害者了。確實每個生命都是因為父母的私慾想要小孩,才來到世間的,為何到最後變成施害者?何其...

真的是眾生皆苦嗎?眾生都有哪些苦呢?

羽佳 眾生皆苦,又何嘗不樂?百草叢中一朵花,花即是樂。但苦不是草。其實我們的快樂也從來都是建立在苦之上的,無論這痛苦是我們的,還是別人的。一方快樂,那麼相應的就會有一方不快樂。一方獲得的同時是另一方的不獲得。若是真的說苦,喜怒哀樂又那一樣不算苦?說歡喜不算,歡喜之後的苦,往往更苦。人生,就是苦中作樂...

眾生一定皆苦嗎?

xtf 110 黃連是苦的,苦瓜是,巧克力是,咖啡也是。眾生皆苦,但每個人的苦不同,對苦的理解和態度也不同,要學會苦中作樂。人生態度很重要。 日月小師傅 覺悟的人看沒覺悟的人,就覺得他們活的痛苦,好像釋迦牟尼佛看芸芸眾生一般。如果處在乙個絕大多數人沒有覺悟的時代,而你覺悟了,那可以說是眾生皆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