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民族從唐朝以後就失去了陽剛進取的民族血性?

時間 2021-05-30 15:52:29

1樓:艾因羅

自己去看一眼地圖,唐之後,除了自己的基本盤,旁邊的窮山惡水哪乙個在工業革命前拿手裡不是賠本買賣。

這種時候(唐之後工業革命之前)還去外面打仗拿地盤擴張領土的,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地主家的傻兒子。

2樓:認可自己知行合一

唐朝末期其實軍事貴族依然是地位超然的,這也有了五代十國,這個時候軍事的體現是十分明顯的。唐朝的科舉並沒有想象中的影響門閥制度。而且甚至乙個小國都能擊敗北方的契丹大軍。

但也是尚武精神使得軍人亂政,軍事政變不斷發生,禮崩樂壞。所以趙家用同樣的方式成為皇帝的時候,他們根據自身經歷的時代使用重文輕武的思想,也是為了避免出現五代十國這樣的局面。看漢末,晉朝,唐朝死亡的時候都是還會僵著很長時間,但是後面死的普遍比較快,而且沒有天下英雄逐鹿中原的感覺了。

根本性來說是貴族制度的徹底衰弱,治國思想的改變。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銳意進取跟日本軍事貴族保留,而存在的尚武精神有很大關係。

3樓:向南樓孫兒

一是進無可進。古代中國周邊都是蠻夷之地,佔了獲益小,維護成本高,如果再加上地形因素,根本沒有繼續向外擴張的動力。如果沒有財富和可耕種土地的刺激,憑什麼動力打仗?

二是制度問題。商鞅變法後,秦國崛起,拿人頭就可得爵位,秦軍個個變得勇猛無比,以前的秦軍就沒血性了?人還是那樣的人,打仗好處多,自然在戰場上拼命幹了。

唐朝是很強盛,但倒起來比誰都快,乙個唐玄宗就能走完從極盛到衰敗的全過程,看看唐末五代的歷史,長期的軍閥割據,下剋上,混戰,軍頭們只要一有機會就要稱王稱霸,民不聊生根本沒有禮義廉恥這一說,到了宋肯定要改變這個局面。有人說宋的重文輕武是自斷雙腳,過猶不及,但你不下猛藥能扭轉過來嗎?

4樓:

多陽剛哦,是不是要五代十國再打上一百年流乾天下百姓的血才叫陽剛?

我尋思抗美援朝,對越對印作戰的中中國人在某些民族主義者眼裡都不算漢民族乙份的

5樓:楓顏風語

陽剛就好嗎?凡事過猶不及!當陽剛的代表群體-軍人,都打到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自然會內斂。這是個成熟民族才會做的事,不明白這點的民族要麼滅亡了,要麼在某個角落喝西北風。

當然過分的內斂也不是好事,歷史也給了答案了。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未來如何?天知道!但願能多吸取教訓,而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6樓:大huge大Giant儒

儒家思想可是華夏傳承的根啊。比如

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陳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孔明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岳飛的《滿江紅》,

還有什麼「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儒家的「非兵羞戰」的愛國進取精神,這些精神被商鞅當做「六蝨害」之一,滅了。幸好秦國滅亡了,西漢儒興起了,要不是因為華夏通過這些民族英雄的儒家思想傳承,中國早就斷層了。

唐以後外儒內法了,好在華夏傳承的根還在,血性不多,但還有

7樓:

如果中國像歐洲那樣成為諸多小國,那麼諸國競爭一定會激發「民族血性」,但大一統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那就需要極其「穩定」的社會環境(至少朝代更替前如此),也就是必須培養溫順的國民(法律層面),推崇溫順的文化,如儒家文化!

8樓:

先秦:武德蠻族

軍事槽(2):對蠻族戰鬥力+5,生產軍事單位+50%生產力經濟槽(0)

外交槽(0)

萬能槽(0)

唐以後:

費拉帝國:

軍事槽(0)

經濟槽(4)

外交槽(4)

萬能槽(4)

只不過唐以後的統治者喜歡把萬能槽用在經濟上,一直被背刺

9樓:江城子

你應該想到的。

你舉得這些例子裡也沒有兩晉南北朝。

你也沒用舉朱元璋朱棣徵蒙古的例子。

也就是說,漢民族自唐之前有血性,之後沒有血性,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兩晉和兩慫,對外戰爭那麼糟糕,都有得位不正的原因。兩晉是因為為了篡位,大肆殺害正直的士人如嵇康等,導致天下皆向道釋,精神萎靡。兩慫是因為自己篡了位,害怕人家也學他,抑武重文,看到個將領立功,就怕人家做宋太祖第二,如狄青岳飛等。

10樓:漢魏

安史之亂的影響太大,已經超越唐朝一代歷史。

安祿山起兵,為招覓粟特人,以粟特大首領自居。及至安史之亂被平定,本質上並非民族衝突的安史之亂,卻讓唐人心生夷夏之防。故從此對胡人不放心,(安史之亂功臣僕固懷恩被逼起兵)。

中唐以來任用胡人為將的開放心態不再。想一想粟特昭武九姓,在唐中亞影響巨大,但後來這一民族逐漸消失,可見唐心態的轉向內在。

為平定安史之亂,將開邊的唐軍調回,特別是中亞地區,此時阿拉伯正在興起,唐一撤軍,中亞的政治空間馬上被擠占。這一政治空間一丟就是幾千年,直到現在一帶一路的開啟。

更重要的是安史之亂對民族心態的破壞。盛唐那種詩人也要耍劍的豪氣沒有的,取而代之的是所謂儒家士大夫的倫理道德,當然這主要是宋以後,但唐已有此取向。只看看古文運動,唐人不再相信外來的信仰,而試圖回到沒有佛教的傳統儒家經典時代去,就可見一斑。

11樓:laincloverlain

答案:皇權的惡性膨脹導致重內而輕外,東晉尚且能出桓溫劉裕,到趙宋連岳飛都容不下,至於大明末年,有宗室唐王招兵數千抗滿清入寇,結果如何?朝廷因他違反國法,降罪而廢為庶人,囚居於鳳陽。

12樓:雪諾

厭倦。從春秋戰國(漢族的前身)一路打來的漢族,打到宋朝已經飢疲力竭了。中國古代就是王朝變更前後百姓最苦。

沒有一場所謂的戰爭能改變什麼,唯一改變的就是換個皇帝而已。問題不是什麼民族血性,問題是皇帝集權制本身的缺陷。皇權最怕的真不是外族入侵,最怕的是u由於內亂失去皇權,用兵就有可能有變。

皇權這種變味的封建制度,在開始的時候確實由於統治者的雄才大略,很具有開拓性,逐鹿天下,開疆拓土,不可一世。但,問題是幾代以後的皇帝長在深宮大院,享盡人間榮華美色,你對他們能有多大的期望呢?對皇帝而言,打仗就有可能失去皇位和腦袋,對百姓而言,戰爭的後果就是要麼承受更多的苛捐雜稅,要麼就是慘死於刀兵之下。

東亞地區的古代皇權制度,才是後人值得深思的。而不是對某個朝代的強弱指指點點,進而得出什麼民族性的總結報告來。漢族再強也會衰落,這和他們選擇的制度有很大關係。

別對古人寄予太多,他們真不容易。好歹漢文明還是掙扎著走到了今天,而且日益成熟昌盛,這才是關鍵。

13樓:

因為唐朝的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以及唐滅之後的亂世,讓中國的皇帝無比害怕武將作亂。你想想,文人能做啥子亂?而有兵權的將軍作亂,皇帝是要死全家的。

重文輕武,壓制武將,對整個民族的確是不利的,但是對皇帝有利啊!只要我能做皇帝就行了,管什麼打不過外族。所以宋朝那麼弱,所以明朝就朱元璋,朱棣兩個將軍皇帝時期能打。

不是漢人不能打,而是皇帝不允許他的將軍能打。你這麼能打,我這個皇帝給你當好不好?

14樓:羅少

1、唐宋時期社會人文大發展,科舉制度深入實施,社會逐漸從崇文尚武過渡到崇文賤武,就導致了文官集團壟斷權力,而軍人及武將地位低下,邢不上士大夫,而武將只要得罪文官集團就會掉腦袋。民眾樂於寒窗苦讀考取功名,而鄙於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

2、人弗教和儒的結合信仰,連螞蟻都不敢殺的民族,拿什麼去戰鬥!?用愛?

不善戰,說到底就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文明發展到這種程度,離消亡也就不遠了!

縱觀世界史,所有的文明都有這樣的問題,不僅僅只我們一家!

警告:妄想世界永遠和平的人都是蠢!

15樓:檸檬有點難吃

軍隊地位低下(整體低下)。不是成為了農奴就是被養成了小市民或提籠架鳥的大爺。(宋明清)。

科舉制度。這個制度是先進的不過考的是什麼?寫文章。都是一幫文學家。鮮有科學家,軍事家,工程師等等。說白了就是防止有人造反弱民手段。

於是上層變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酸秀才。

科技原因沒有動力努力開擴了上層過得不窮懶得大航海時代了。除了宋以外全部吊打周邊國家,別人贏了二次還被同化了。繼續小日子。

總結:無敵是多麼寂寞。

16樓:王徹底

因為你是歷史盲。這問題下大多數答案也是歷史盲。

明清對外戰爭打得不比漢唐少,而且效率更高,對邊疆控制力更強。

漢唐元這三個朝代的「強悍」就是純靠軍事鎮壓,缺乏政治手腕,經常是把敵人打敗了,但沒過多久敵人又莫名其妙復辟了,把邊疆攪得天翻地覆。

就比如你說東吳發現灣灣島吧,發現了有個鳥用?真正控制台灣的還不是明朝和清朝?成熟朝代還是明清,前面那些朝代根本不夠看。

17樓:司馬老五

政治上,經歷了晉與宋兩個得國不正、君主能力不足的朝代受到歪曲;精神上,開始受胡教影響,變得異化萎縮;軍事上,隨馬鐙等物的使用,胡人的戰力有了較大增長。

18樓:行萬里者半九千九

站在千年的尺度上,有乙個關鍵原因:明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已把農業帝國可開發土地開發得差不多了,而工業時代又沒有到來,於是此期間民族性不可避免地趨向於守成。

這個轉變過程很長,並不是從明朝才開始的,而唐又是此前最後乙個大一統王朝。因而最終,觀察這整段歷史時會有一種「唐之後就失去進取心」的觀感(或者說錯覺)。

19樓:周先生

我們漢族子弟從來沒有失去血性和進取......統治階級有宋一朝開始閹割, 了1000多年,這片土地還是信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片土地還是遵從祖龍做的大一統,莫非皇土!

我們羸弱有無數志士仁人前仆後繼。我們復興,有無數仁人志士,默默奉獻!這是我大漢魂!

我們從2023年前選擇了這條路,那麼就一條路走到頭吧?

20樓:

可能跟科舉有關吧

本來能打架就能出頭的,現在知道要靠讀書才行而科舉制從李淵開始,科舉不再考國家政策問題,而轉向片面消極的單以文章取士。

至於明清變成八股文了就更完蛋了。

乙個人失去了什麼就失去了全部?

百利甜 失去了熱愛生活的勇氣,我之前看過乙個故事,可以給你分享一下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無論是慢慢來,還是想開點,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向前看,失去了錢可以再賺,失去的人心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改變去拿回,失去了熱愛生活的勇氣就會被生活的雞毛蒜皮與各種事情...

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感受,分手以後就失去了方向?

Desire 現在我就是這種狀態。我知道我要提公升自己的格局才能走出來,但是我沒動力去提公升。戀愛的時候我把對方當作全世界。學習的動力,健身的動力.所以呢,我不配。 溫雅兒 其實,剛開始幾天比較難過,一直看手機,希望他能來哄我,後來漸漸的就不會了,甚至有點恨他,每天和自己說,他不值得你自己要努力變得...

為什麼才二十出頭就對愛情失去了希望?

多讀書,多學習,開闊眼界放大格局,社會就是這樣難堪,永遠要保持希望,你說你覺得沒希望了,其實是對你自己失去希望了,你要輸給誰?你要把社會把未來讓給那些你討厭的人嗎? 疏影橫斜水清淺 因為你看錯了愛情。愛情本來就是錦上添花,你先有錦緞,才有花朵可繡 沒有錦緞,花只是彩色的線。看到彩色的線,皺巴巴纏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