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否用粵語,而不是用現今的普通話

時間 2021-05-30 15:08:52

1樓:

標準粵語/廣東話粵語方言有許多古老的發音。 廣東人保留了更古老的詞語和表達方式。 許多粵語單詞,包括模態,都可以直接在中國古代書籍中找到。

在中國的北方方言中,這些古老的詞語已被丟棄或未被使用。 在廣東話中,有語法專案,如修飾語,字尾和反演。 此外,現代粵語仍然傾向於使用在古代漢語中佔主導地位的單音節詞。

在古籍中可以找到一些被廣東話人士所喜愛的詞。

2樓:ManInNet

古人用古語,不是現今粵語。

以中原音韻來說,江陽/齊微/魚模/皆來/寒山/蕭豪/庚青,上述韻腳的詩詞,以現今粵語讀起來,也不押韻。

且用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處,去,住,虎,顧,路,鼓,否。

以現今粵語分,有五組:處住,去,虎顧鼓,路,否。讀起來,出韻。

3樓:黃文山

你可以去b站查一下粵語近代變化史,近兩百年粵語的發音都是有所變化的,就算源流是古漢語,經過百年變遷發音早就不同了。

4樓:

這樣的問題,統一回答:

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明·陳第(小聲吐槽:中國作為最早發現這一點的國家(之一),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問題?)

古人憑什麼用現在的普通話?

同理,古人憑什麼用現在的粵語?

至於詩詞押韻什麼的,大家都一樣。粵語不過是保留入聲韻尾相對完整而已。要專門針對粵語的弱點擊幾首詩,還是可以的。

疑母模韻韻尾脫落、遇攝雙母音化(這個經典了)憫農·其二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 //

汗滴禾下土 /tou/

誰念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fu/

止攝雙母音化、合口韻腹圓唇化東陂遇雨率爾貽謝南池唐·孟浩然田家春事起,丁壯就東陂 /pei/

殷殷雷聲作,森森雨足垂 /sy/

海虹晴始見,河柳潤初移 /ji/

予意在耕鑿,因君問土宜 /ji/

(不止乙個韻)韻腹圓唇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tsyt/

萬徑人蹤滅 /mit/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syt/

遇攝細音……我都不知道怎麼形容了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hy/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tsy/

麻韻分化……這個大家都懂,杜牧《山行》在粵語廣州音裡也是不押的。鑑於普通話裡這首詩已經成了梗,就不列了。

(感覺全部沒打到七寸上,但是累了,如果我記得的話再繼續)

5樓:

你可以用粵語讀一下鋤禾日當午然後看看押韻否。

都2023年了還有人不知道音韻學?

如何自學音韻學(尤其是上古音)?

一些示範:

上古漢語擬音 - 論語學而(一、二)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同一首詩對比:

自己看去吧:

6樓:我果真是個變態

你有沒考慮過,老丗,波,士多,士多啤梨,士巴拿,巴閉這些外來詞?古人會說嘛?粵語是現代漢語。

每個時期的古人說的都不一樣,各時期雅言(指官方話)、白話(指地方話)都是不同,例如包括但不限於遠古漢語、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古漢語、現代漢語或及其他地方民族語言。

押韻這種東西,日語北韓語(及韓語) 越南語都可以啊,只要你詩詞選的對。

像文言文這種事,只要是漢文化圈都不難吧?

7樓:一真

古人得看那個時代的古人。而且古人還分哪個地方的古人。如果說唐宋時期的通用語。

那麼既不是粵語也不是普通話。而是中古漢語通語。現今的粵語和普通話都是中古漢語通語的後代子孫,都是現代漢語一種。

哪個古人會用現代漢語?哪個現代漢語會和古代漢語一模一樣?頂多只能說看粵語和普通話哪個保留的中古漢語要素多一點。

其實半斤八兩差不多。互相掐你叫我南蠻我叫你撈胡一點意義沒有。

8樓:

古人是否用粵語,而不是用現今的普通話?

古人用他那個時代的方言和他那個時代的通語。古代方言和通語和現代方言和通語有傳承演變關係,但不是A就是B的關係。

覺得粵語讀古詩亦或是詞,覺得更押韻,更流暢漢語的演變不是胡亂的,以前押韻的字,大多數演變到現在也是押韻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現代漢語的演變都是100%規律的,有些以前押韻的字詞,普通話不押韻了,但是粵語還繼續押韻,也有粵語不押韻了,普通話還繼續壓韻的。《憫農》你用粵語讀一讀?

當然也不排除有普通話粵語都不押韻,其他某種方言押韻的。雖然我不知道,但理論上應該有的。

並且在我認識到的粵語寫出來的文字好多都是文言文官話白話又不是新文化運動突然蹦出來的。為什麼你會覺得「行」比「走」文言,難道「走」字是近代發明的?為什麼你認為「佢」比「他」文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是詩經就有了的代詞。

你只是用了官話當參考係而已。

9樓:

既不是現今的普通話,也不是現今的粵語。

粵語只是在音節方面比普通話儲存的比較好,但粵語現在常用的也就6個音而已

聽說粵語+閩語的混合就比較像古漢語了

10樓:

你這問題問得不明白:古人是否用粵語,而不是現今的普通話?你是想問古人用的是不是粵語還是想問古人為什麼用粵語而不是普通話?

我還又看出來乙個從你這問題裡衍伸出來的問題:古人用的是粵語還是普通話?給人歧義啊。

問題1:古人用的是不是粵語?

當然不是了。古人講話用的是古漢語啊,真就當粵語就是古漢語?偶爾幾首詩押個韻就能證明?粵語只是聲調儲存的比較好,你覺得古代人民會說嘅冇喇呢咩系佢哋這樣的字詞嗎?好生麻煩。

問題2:古人為什麼用粵語而不是普通話?

不用粵語啊。。。普通話是後來形成的,大概是清末,誰定的以灤平話為標準這才有普通話。我猜古代不止乙個清代。

問題3:古人用的是粵語還是普通話?

都不用。我覺得上面兩個說得很清楚。

說不清楚你就當沒看見,噗。

中醫黑是否是用「誹謗 暗示 汙衊」而不是用「客觀資料 對比分析 條件分析」來談論中醫藥的不良反應問題?

三石法子 明示 當前我d分布在各大醫院icu的幹部,一天上萬,一躺好久,全額報銷。可否,請老中醫替換下icu,家屬是否同意?支援中醫,請以身作則,不廢話,今天開始不體檢只號脈。有種別縮。感謝。 疾風 中藥 好像日韓共有70 專利,歐洲將近30 多,而中國只有0.3 中國自己老祖宗的中藥處方,用幾千年...

為什麼生活用電用 220V 的電壓,而不是用 36V 的更加安全的電壓?

起個名字吧 好問題,220V電壓,來自於需要。我們假定,家庭用電改為雙路電。其中 空調 廚房 熱水器電,仍然用220V 照明 LED 電腦 電視 路由器電,改為5V。這樣,分布最廣,手所能觸控到的插座,大部分就變成了低壓電。這樣的技術或商品,隨著市場需要。可能快有了,或者已經有了。 李安平 我常常感...

指標的指標定義為什麼用int ptr,而不是int ptr

白紙無字Zonciu int a 這是你家 int a ptr a 這是你家門牌號 int a ptr2 a ptr 這是個郵箱位置,去那裡你能拿到有你家門牌號的信。 miroox 你既然知道 int 是指向 int 型別的物件的指標型別,那麼為什麼會不明白 int 是指向 int 型別的物件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