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聖誕節等洋節,是否對傳統文化復興有積極的意義?

時間 2021-05-06 02:30:12

1樓:

物極必反聽說過吧,沒啥意義。最終導致破罐子破摔。還不如就這樣,正好大家圖個節日的彩頭樂呵一下放鬆一下,不是挺好嗎?

走在大街上,你問大家聖誕節,我敢保證大於一半的人講不出個所以然來(CGTN在兩三年前做過類似的專訪)。

為什麼過都不清楚,說白了那讓大家樂呵一下找個由頭放鬆一下,都不可以嗎?

2樓:willvong

日本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做的挺好的吧?他們抵制聖誕節麼?

畢竟聖誕節和中秋節又不是同一天,很多慫人喜歡找藉口,自己做的不好從來不找找自己的原因,都是怪罪別人給他耽誤了,上個世紀中葉我們從來沒過什麼洋節,傳統文化搞得怎麼樣?明明是自己的原因,非要怪罪別人,只能顯得自己無能並且無恥。

乙個過了聖誕節就過不好中秋節的腦袋,就那麼大個地方,這種人,你能指望他裝得下什麼傳統文化?

3樓:桃源

把洋節過成中國特色的節日,再反向輸出出去,這樣就好了。

中華文明至今仍然擁有高度的包容性和自信力,轉化洋節的這個過程也一直正在發生著,比如平安夜送蘋果求平安什麼的。

文化危機感和文化自信心都很重要。

4樓:鐘溪午

抵制這種事情,除了迎接更加強烈的反抗意識,一點正面意義都沒有。

不過聖誕節、萬聖節,也不意味著人們就會自發地過重陽節。所有能夠流行的東西,都是對人有「致命」的吸引力,禁得了現實裡一切,禁不了內心的蠢蠢欲動。

歷來腦子缺根弦,抑或屁股決定腦袋的領導者,碰見問題就是「壓、堵、塞」,結果不會解決問題,往往直接促成出漏子。幾千年前老祖宗們就總結出,堵不如疏,可你看現在人還是沒學會。

過年不讓放烟花了,大家也都不拜年了。廟會的藝人越來越老,春晚越來越髒眼睛。新時代下的人,給舊時的傳統節日賦予了什麼樣的新式內涵?

只落下一副舊框架,人們還恨不得一把扯去窗紗。不是人們不再愛傳統節日,是人們親手撕裂了舊文化,卻沒有構建的心思。

先想一想,自己離古人有多遠,再談一談傳統文化吧。

5樓:魔王康德

那我告訴你,我乙個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為什麼要學習漢語?!

我少數民族有自己的節日,為什麼要過你們漢人的節日?!

學習外國文化不行嗎?非要有明顯擺在眼前的利益或者優點才能學嗎?

教師節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

隨便想了幾個應該還有很多類似這個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抵制?

節日是文化的一部分

由以前的三從四德等觀念到現在是男女平等,由以前的馬車信件油燈算盤,變成現在的電腦高鐵飛機,大部分都是外中國人發明的,你為什麼用?!

現在不僅經濟全球化,而且文化也漸漸的全球化

6樓:滄海一聲笑

沒任何意義。

說抵制洋節的人有本事上課不學英語,有本事別吃披薩漢堡可口可樂。

外中國人可以接受中國的東西,中國人就不能接受國外的東西麼。再說了,外中國人過聖誕是宗教,中國人過聖誕就是個玩,怕個什麼。總之還是格局太小,不會兼收幷蓄。

再有,五一國際勞動節也是洋節,起源於美國芝加哥城大罷工。

還有,@*&馬*列*=%也是舶來品,敢抵麼。

如何看待抵制聖誕節?

方矢可 我記得很清楚,初一的聖誕節大家還在互送禮物,到了初二開始就明令禁止不准過了,不只是我們學校,至少是我們市的所有大中小學。每次到了聖誕前幾天,老師都會特別強調聖誕節不准送平安果,不准過節,學校開校會也要說。現在高二了,學了這麼久政治,我真覺得這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小學的時候,每到聖誕節 復活節...

如何看待高校抵制聖誕節的行為?這種抵制西方節日的行為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已登出 別人不知道,我肯定是要過聖誕節的。另外,高校禁止過聖誕節是違法的。憲法規定 中國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只是不能進行傳教活動。 水深十二英呎 過去有一段時間有人主張消滅漢字,改用拉丁文,再後來 中國文化拯救世界 的言論也甚囂塵上。so一方面加強傳統文化的對外輸出,興建Confucius ins...

為什麼今年突然以抵制洋節的名義抵制聖誕?

西方有個老頭叫耶穌,沒給中中國人民帶來過多少好處,反倒是他的子民們曾經組成八國聯軍,不遠萬里來到中華,搶我們的錢,殺我們的同胞,燒我們的園 圓明園 掠奪我們的資源,可現在不少中中國人卻要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中國有個老頭帶領人民趕走了外國強盜,打倒了欺壓勞苦大眾的黑惡勢力,億萬中中國人民獲得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