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堅持認為漢藏不同源,怎麼反駁?

時間 2021-05-30 11:16:24

1樓:王文徽

很正常。就連知乎上都有連漢藏同源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就敢噴的人。 @爵士貓

漢藏同源是說漢語和藏語同源,不是漢族和藏族。無知還要強答。

2樓:作案

這種問題要看你站在什麼立場上來看,同源是指都屬於炎黃子孫,文化歷史有相似、交流的。不同源,中國本來就是個多民族國家、漢族與藏族如果一樣,那又何必用「族」字來區分開來。美國由黑人白人之分,色種都不一樣,你怎麼說。

有些事情關係國家利益與個人尊嚴,本來就不可說服,所以無需說服。

3樓:

其實我有乙個大膽的猜測

(該回答為跑題交流)

漢語確實是混合語沒錯

但是漢語的混合性在對照文字(甲骨文)的時候,其實會很矛盾

因為我們知道漢字最多的是形聲字,這些字都是在表音聲旁的基礎上加表意的形旁,很多都是後造的,而漢字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字,而甲骨文象形字最初表現得語音應該屬於最早創造這個文字民族的語音。

比如「山,水,日,月,魚,弓,鳥」等等,這些字本來讀的音應該屬於創造甲骨文本的東夷先民的語音,但是我們發現很多字象形文本,居然也和藏緬語同源,比如「魚,日,水」等等。

那我們就該思考,商代至周代甲骨文時期的漢語,是否經歷了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在商代時期,商人已經是東夷和藏緬的混合民族了,商人的語言和文字經過了和藏緬語的融合之後,發生了象形文本的基礎詞的替換或者說訓讀?

也就是說,本身魚字有可能在商之前的東夷語就讀pla(魯),後來商朝的人經過藏緬語訓讀,把魚pla,訓讀為發音更簡單的nga,等等所以形成了,藏緬語滲透進東夷語的現象。

第二種可能和第一種性質一樣,但是是否發生的時間不是商朝,而是周朝?

兩個可能性,意味著,商人的語言是一種純粹的東夷語,還是一種已經發生了與藏緬語混合的東夷語?

但不論如何,漢語和藏語是共享一部分同源詞的,不共享的成分裡,也許就是漢語自己的主體,商人語言裡的東夷語成分了吧

這是我對「為什麼東夷的甲骨象形文本的現代讀音裡,仍有一部分字與藏緬同源?」

還有就是說甲骨文本的產生確實和藏緬語古代民族沒有什麼大的關係

4樓:Mingyur

我看了一下,你也不用吐槽她,小孩子嘛。緬藏漢確實同源,但是是同「源」,所以後面發展開後感覺貌似是兩種非常不同的語言。藏文是藏文,也不是象形文本,所以很多年輕人會因為「目前的藏語藏文與漢文漢語不一樣」而忽視了這個緬藏漢同源的問題。

5樓:

不用在意啊。

因為學界也確實有不同意見的。

大部分學者認為漢語和藏語有發生學關係,

於是漢藏語系這樣的說法也被廣泛接受,

但也有人認為二者並沒有關係。

而僅從現在的漢語和藏語來看,

確實兩者差別太大了,

說兩者毫不相干都情有可原,

又何必苛求那麼多呢。

每個人可以認可大部分人的觀點,

當然也允許有不同意見。

當然也允許你向她陳述你的觀點。

漢藏是否同源?有什麼依據?

劉同學 漢藏不同源,藏族單倍群是D,D單倍群分布裡,甘青地區型別最多,D應該是從中亞進入中國地區,時間4 5萬年。安達曼人 日本繩紋人也是D。藏語是多音節語言,受阿爾泰語影響或者說屬於阿爾泰語系,漢族主體是單倍群O,O從華南進入中國,語言是單音節語言,相互的影響肯定有,比如相互的藉詞。D單倍群800...

為什麼2023年了還有人認為曹操是漢臣,終其一生都在為漢室做貢獻?

阿廖沙別特麼害怕 封王拜相的原因也很簡單,不難理解,你得給自己打天下的弟兄,給自己的後代乙個交代吧。夏侯惇放著漢伏波將軍不做,要求乙個魏職也是如此,你曹阿瞞也做了半輩子人臣,也幫這些弟兄都封上了官爵,可他們跟著曹操是因為曹操多少有恩於他們,曹操若以丞相身份死後,這麼大乙個集團怎麼講?歸誰管?那個漢獻...

漢藏同源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依據?是否可信?

當我們在青藏高原進一步擴大調查範圍,研究氐羌的其他民族,更有趣的現象出現了。曾經在中國南北朝的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氐族,現在僅存於四川和甘肅邊界地區,有著驚人的Y 染色體遺傳結構 全部的D 型。難道他們也是棕色土著的後代?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在漢藏語中,氐 這個詞,從來就是 底層 的意思。羌人來到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