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到底有沒有改名?

時間 2021-05-30 00:13:13

1樓:

後威鼎,「後」是夏代君主的稱號,商代後可能會被夏國王沿用。後威鼎,就是「大王威武」鼎,可能是夏代延續的諸侯國的鎮國寶鼎,「後威」銘文,就是個口號,比如佛像底座刻著「南無阿彌陀佛」。

2樓:gasuosuo

@匿名使用者的回答已經很完善了,那我就補充一下吧。

在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了一尊青銅大鼎,鼎腹內壁有"司母辛"銘文。就是下面這貨:

這尊鼎的所有者婦好,和後母戊鼎的所有者婦妌一樣,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這兩尊鼎也都是她們的兒子,為祭祀母親所鑄。但是這尊鼎的現藏主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仍將其命名為"司母辛鼎",而不是"後母辛鼎''。

在商代,王后並不只能隱藏在丈夫身後,還能作為將軍帶兵打仗,也能作為巫女與鬼神交流。在婦好墓中就出土了帶有銘文"司鼠丁女",也就是"武丁王的大巫女"的青銅斝,表明了婦好的巫女的身份。因此,社科院考古所更加傾向於認為,此處的"司"是祭祀官的意思,而非王后的意思。

"司"還是"後",不是乙個簡單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商代的歷史、政治、宗教、文化、文字等方方面面,需要考證器物的用途、製造的目的和相關人物的身份的乙個綜合性的問題,至今仍存在著諸多爭議。不過如果是要跟孩子說,那還是按最新原物展覽的展牌為準,因為那代表了官方所有者採信的觀點與主張。

3樓:

2023年,後母戊鼎在河南安陽出土了!這是西周後期王室的青銅器,也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鼎上有幾個清晰可見的銘文,學者最初是讀為何字已經無從考據,但是最後流傳並廣為人知的是「司母戊鼎」。

那麼,「司母戊鼎」是什麼意思呢?

話說在商周時期,青銅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祭祀,包括祭祀祖先和神靈。銘文中總會記錄祖先的功績,以及鑄造這件青銅器的原因和目的。鑑於「祭祀」這個主要功能,將第乙個字讀為「司」(「司」通」祀」),解釋為「祭祀母親戊的鼎」似乎也順理成章。

至於「母戊」則是對母親的稱呼,銘文中常以「母+天乾(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形式來稱呼已逝的母親,比如2023年發現的「婦好墓」中的青銅器就有「母辛」的銘文。「天乾」在古代是用來表示日期的,學者們對於「戊」等天乾到底是指哪個具體的日子(忌日?生日?

)還沒有定論。

好了,回到我們最糾結的第乙個字。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乙個字,會讓學者如此糾結呢?

原來,在甲骨文和金文等古文本中,書寫的順序和方向都是不固定的。甲骨文的書寫順序有從上到下,也有的從下到上;有從左到右,也有從右到左。在字形上,也經常反寫。

甲骨文中的「後」有時候寫成

,有時候又反寫成

,跟「司」

簡直一毛一樣有木有!!!因此造成了字形的混淆。「後」指的是皇后,也就是表明了「母戊」的身份,是商王祭祀自己母親所鑄造的器皿。

學者們認為此說法更優,也更符合當時的語言習慣。國家博物館也已經據此更名了。

司母戊鼎 或 後母戊鼎 會不會都讀錯了?

文丁138 姤說,女司說不確。女,即母,整合1282 癸母 之母字無兩點性徵,整合2702作母己尊,整合5295,整合5888,整合5929,整合9291,列舉之商金文母皆作 女 形,特別是商金文整合2702等為因賞賜而作器,以長輩稱謂名而作器,這在商周金文是常用體例。關鍵是所謂 女 即母 與日名並...

到底有沒有輪迴?

歐麥爾 因為輪迴並不存在主體,所以實際觀測難度很大。如果中陰實有的話,還可以測一下中陰。但分別論者又不承認中陰的存在,使得觀測難度變得更大。所以想知道有沒有輪迴,還是走禪修這一條路比較靠譜。 普波居士 輪迴是六道輪迴,別的道眾生可能看不到,滿世界的人道眾生總看得到吧?草里蹦的,水裡游的,天上飛的,以...

手淫到底有沒有危害?

熊希言 在任何管理比較規範的組織裡,都有獎賞和懲罰,例如獎金和罰款,榮譽和批評。這些獎賞和懲罰的目的,並不是獎賞和懲罰本身,而是要通過這些,去引導組織裡個人的行為,來實現組織的目的。假設這個組織的成員,紛紛以造假的手段來得到獎賞,以欺騙的方式來避免懲罰,也就是說,以獎賞和懲罰本身,而不是獎賞和懲罰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