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青少年讀張愛玲的書嗎

時間 2021-05-29 22:37:07

1樓:風和銀杏味的湯

我第一次拿到張愛玲的書是初一,《小團圓》,後來發現小團圓對十二歲的我來說實在是晦澀難懂。

後來看了一本《流言》然後初中畢業前把《小團圓》啃完了。

我現在高一,怎麼說呢。看待人能更冷靜一點叭,也沒有什麼特別影響,多讀點書總是好的,對腦子好,我不後悔讀張愛玲。

反而我很喜歡她的作品,還有她這個人。

我初中把三毛全部讀完了,三毛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乙個嚮往自由的靈魂,一直向著自己喜歡的路前進。很隨性的人。

但是張愛玲給我的感覺就是,浮沉人世裡,一雙眼睛。她能看清自己,她通透,她知道世人皆愚昧,並且自己也是其中乙個。

她會把故事裡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你看。她總能讓我一眼看見透徹,不抱有縹緲希望。

其實我更喜歡這種踏踏實實的感覺。就算殘酷,我也有面對一切的心境。

那些看了悲傷故事就消沉,看了喜劇就歡喜的人,心性也未免不太堅定叭,那什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送給你。

況且張愛玲文筆好。多讀總不會錯。

2樓:辛味

能和張愛玲作品共情的,生活中多有苦澀,是旁人難以理解的苦澀,這樣的人讀了,反而會得到一種寬恕和安慰,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

一直很幸福的人,大多感受不到張筆下的冷靜,看個熱鬧也就罷了,讀不讀都沒有壞處。當然,讀讀冰心林徽因可能更有共鳴。

3樓:吸風屙煙

推薦,推薦這時期可讀張愛玲的散文。

張運用文字能力自是不一般,讀讀她的文章對培養中文能力也是好處。她許多見解一針見血,可以說常常參透生活本質般,領略她的一些智慧型也是好的。 另外張愛玲其實文字暗藏幽默,尤其散文讀起來常常發笑,很有意思。

女孩尤其讀張是好的,張是一百年前的都市職業女性。

4樓:忘言

喜歡就讀,不喜歡就不讀。

但由於不讀的話不知道喜不喜歡,所以推薦先讀下試試,不行再扔。

青少年時總有人催你讀書,老師催你讀,父母催你讀,你自己也時不時奮發圖強一下,催自己多讀書。等許多年過去後,那些書的內容或許已被你忘得一乾二淨。而記憶猶新的是無數次「一定要讀完某某名著」的flag,是無數次翻看書頁厚度盤算著閱讀進度的煎熬。

書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讓讀書成為你的壓力、別讓自己一想到「要讀書了」就產生抗拒心理。畢竟往後要讀的書還很多,要經歷的事還很多,與其勉為其難地啃不喜歡的書,不如多接觸感興趣的書,以便於在青少年時學會把閱讀作為乙個習慣來接納。

讀無聊的書就是很痛苦,讀難懂的書就是很痛苦,不想讀,這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

能讀到喜歡的書是一件非常寶貴、快樂的事情。

5樓:熊貓闖天下

不推薦。文如其人。個人認為張愛玲的作品非常陰鬱,屬於創傷文學,但是只有消極地展示傷口的細節,卻沒有療癒。

她自己終其一生也未從創傷中走出。對於情緒本來就容易放大、很難自製的青少年而言,張的作品會讓人難以自拔。反而推薦三毛,三毛後期雖然也很難維繫自己的創傷,但是她的作品充滿了活力與希望,一種對遠方的嚮往,一種精神的自由,和一種勇於做自己的勇敢。

6樓:路過人間

可以啊,能看進去。覺得有趣就讀咯,如果是為了讀而讀就算了。很多書年少時讀是一種理解,長大後再讀,感受就不一樣了!書什麼時間都可以讀,喜歡就好。沒有必然。

最近想讀些張愛玲的書,有什麼可以推薦的嗎?

對我個人來說,我看了不少張愛玲的作品,其中有幾篇比較深刻。一 曹七巧 將曹七巧這個扭曲的母親形象刻畫的很生動。二 傾城之戀 這場需要傾負一座城才能成全的婚姻讓我唏噓不已。三 心經 四 半生緣 五 等 六 色戒 七 沉香屑第一爐香 八 封鎖 我喜歡她的散文,可讀性很強,其中表述了她的創作觀點,挺有意思...

青少年該避開哪些 熱門 的書?

Starry Sirius 不要去讀那些 網紅 書籍,比如網路暢銷書。青少年應該多讀名著,就是課本推薦的那些。我在上初高中的時候讀過 百年孤獨 蘇菲的世界 乙個人的朝聖 就感覺很讀不懂,因為知識層次和認知能力都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看這些書極可能為浪費時間,還自我感覺良好。迷醉了。所以要找適合自己的書...

你最推薦的一本青少年科普書是什麼?

吳瓊 大自然告訴你 成長進化才是必經之路。這個夏天會安慶老家時感覺我把一輩子的蓮蓬都吃了,水嫩清香,每次吃的起勁時,我總會不由自主的想為什麼蓮花總是出淤泥而不染呢?念頭一閃過,也沒做太多的探索,今天收到 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 這本書,忽然在這本書裡就找到了答案,感覺就像收到上帝的禮物一般妙不可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