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閱讀經驗中,有哪些文學家 哲學家或藝術家的作品是具有厭女症(Misogyny)或厭女傾向的?

時間 2021-05-14 14:14:18

1樓:住手我是npc

我對於文學家的厭女傾向有乙個猜測,這個猜測的證據並不多,所以我會抱著提出論題拋磚引玉的心態。而且哲學家或藝術家的厭女傾向可能難以用作這個猜測的證據,只有文學家比較明顯。

我的猜測是,從工業革命/工業社會開始,到上個世紀的女權運動高峰期之前,大約一兩百年裡,文學家有厭女傾向的可能是一抓一大把的,比這個時期之前和之後的文學家都要明顯。當然,很多文學家的厭女傾向或許並不明顯,只是偶爾表露一些。也有一些情況是,同乙個文學家的某些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並不好,但另一些作品卻有著明顯的女權主張的。

或者有文學家只對某一型別的女性表現出極端的敵意,卻同情大多數女性。

從個人情感的層面來說,文學家的早期經歷,尤其是母親,對於文學家的情感傾向必然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工業社會之前的人類社會,文學家的童年經歷也可能會很殘酷,很艱難,但或許不會有多少文學家的母親能比父親更嚴厲。文學家可能會有個嚴厲的父親和慈愛的母親,或者父母都很嚴厲,也可能童年是被放任著的,畢竟農業社會跟工業社會對兒童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氛圍是明顯不同的。

或許只有到了工業社會之後,才會有很多比父親更嚴厲苛刻的母親(貓爸虎媽),以及很多關愛孩子但也過度控制孩子的母親。這兩種母親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內向吧。文學家們是什麼樣的性格都有的,但我想還是內向性格的人更容易走上文學道路。

而這些文學家在創作之時,很可能在作品中宣洩自己對於女性的敵意,而且這敵意很可能是來自於童年。當然,人生早期的戀愛經歷也可能影響文學家的情感傾向的,而社會轉型期的各種思想並存的現實,恐怕是會讓戀愛變得更複雜。

上個世紀中葉,男女平等的思想漸漸被很多國家的公眾接受,整個社會的厭女症的高峰期也漸漸過去了吧。雖然當代人也仍然會有厭女症,文學家們也仍然可能有厭女傾向,但是這個時代,文學家可能不想也不敢再大張旗鼓在作品裡批判女性了,頂多就是讓女性角色作為反派罷了。而讓女性角色作為反派,並不一定能證明作者的厭女傾向,更像是整個社會生活中有更多女性身居高位,這個現實在文學中的反映。

假如人們都希望文學作品的最終反派永遠是男性,而反派裡的女性永遠只是男性反派boss的僕從,那才是真的有些鄙視女性了吧(當然,可能為了政治正確,電影中常見的還是乙個典型的父權制家長形象的男性boss)。

2樓:終於可以改名了

叔本華而且他的厭女症還影響了尼采,華格納,維根斯坦,佛洛依德,托爾斯泰,博爾赫斯等他的一堆名人讀者。

很顯然的是知乎上許多具有厭女情緒的男性也都是拜其所賜。

所以我猜叔本華絕對是近代以來厭女症的乙個重要源頭。

3樓:瑋瑋ii

從巨集觀角度出發,可以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分析社會關係人際關係

從微觀角度出發,可以追溯筆者的童年期和母親的關係,以及早年是否有過不愉快的戀愛經歷

4樓:

湯顯祖?沒有仔細分析,只是覺得杜麗娘其實滿前衛,可是對石道姑這個好人的描寫上就充滿了很多的歧視性語言。

不知是作者故意為之,還是不尊重這個女性而構成了敗筆

5樓:

Gore Vidal 稱Henry Miller、Charles Manson、Norman Mailer 是3M(Misogynistic troika)—厭女三人組。

文學家 作家們的哲學水平高嗎?

接觸文學理論就肯定要接觸哲學方面的知識啊 但是如果你說的 高 是指 廣 的話,那作家肯定沒有哲學專業的專業。實際上西方很多文學家是文哲史社都比較精通的,他們很多都是終身學習,終身寫作。 雪瑩的精彩生活 無論是文學家,作家,其哲學水平不見得很高,或者是具有理智的洞穿能力!但是不可否認,文學家,作家絕對...

《尚書》 今文學家和古文學家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代表人物?

北川愚不可及 這個問題很複雜。尚書 是經學史上爭議最大的文獻,也可以說是中國史學的開端之一,古今文問題也是 尚書 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尚書 最早被稱為 書 到了漢代才叫 尚書 意為上古之書,也是上古個各王朝史書的總稱,其所跨千年,但我們今天看到的 尚書 早已非其歷史原貌。簡單說說 尚書 歷史上經歷的幾...

哲學家或者文學題材有哪些讚美靈魂高貴的句子?

漂泊遠方 先簡單說下何為靈魂高貴?簡單來說就是具有極高道德水平的人。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他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致人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人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我們當然不能也不該否認肉身生活的必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