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故事會》

時間 2021-05-12 23:18:54

1樓:cheng

我看故事會是小學時候,大概02到04年那會。

這兩個沒有刻意怎麼關注,隨著自己長大就從生活裡消失不見了,怕實際也隨著時代消失不見了,那些故事文筆背後的編輯作者,恐怕也隨著時代變遷不可能再在乙個難登大雅之堂的雜誌社的辦公室裡找到了。

2樓:林楹綠

我覺得八幾年九幾年的故事會水準很高,雖然也很假,沒邏輯,但起碼文筆和想象力都很不錯。

有些故事印象很深,刁蠻子收費(好像叫這個)中篇故事【天怨人怒】【黑拳】還有個母親玩遊戲勸回網癮兒子的故事名字忘了。後面越來越走下坡路,劇情越來越弱智,模式化十年不變。比方說地主開始給乙個忠厚的僕人很多的饅頭,然後其他人東施效颦,地主給他們更少,最後他們終於醒悟,原來是做人不如。

感覺是網路好內容越來越多,故事會看的人變少,編輯們年齡大思想僵化,優秀作者都離開了。

3樓:大大大

我從2023年開始看故事會,剛開始的時候堅持每個月把零花錢存起來就是為了一本故事會,其實我不喜歡綠版的故事會,比較常買都是紅版的。到2023年,基本上就沒有買過了,但偶爾經過書報刊的時候必定會買的。可是因為現在的人好少會看這種故事會,基本上我們那邊的書報刊已經基本沒有,最後一家在2023年的時候已經維持不下去,所以就沒有了,我已經有好久沒有看了,

4樓:「已登出」

故事會真的真的很好看!

故事引人入勝寫的很棒,

不知道為什麼,

語文老師和家長卻不是很喜歡這種書。

當年別的同學把《故事會》帶到學校,

我們就在各科的課上偷偷看,

《故事會》這本雜誌,

伴隨我們班的同學度過了一門又一門的語文課英語課自習課(數學老師化學老師很嚴厲,他們課上不敢看。)

真是青春回憶啊

順便列兩個人 @Richard

@bluestme

就是他倆把我拉進上課看《故事會》這種坑里的

5樓:Final

我希望這個回答能置頂,

故事會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我高中最迷茫的時期它闖入了我的生活,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它跟很多同型別的書最大的區別是∶它每乙個故事都是那麼真實,每乙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我敢說如果把故事會裡的故事翻拍成影視作品,必將大火。

感謝故事會,陪我走過了那段孤獨的時光。

6樓:無我放逐

它是我的童年,從小學識字起就開始看了,也培育了我對於閱讀的興趣。

記憶中最期待的是開班車的大舅舅買了新一期的故事會,又有新的書看了。然後花上半上午或一整天的時間一口氣看完。因為這個,外婆常常誇我喜歡看書,以後讀書會有出息,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思念她啊。

從外婆家回自己家的時候,總是會偷偷帶幾本故事會回去,因為我媽也喜歡看。

它是我的童年啊

7樓:深海

這是一本發行量巨大的文學期刊,也是中國當代為數不多的能夠盈利的雜誌。

《故事會》的品味不高,因為它的目標讀者就是基層群眾。文章雖庸俗膚淺,但也不至於爛俗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8樓:

國民讀本。(戳這裡有很多《故事會》:https://mall.hulusaas.com/store/5ad18cebd50eee003cb4b6a9)

9樓:

小學去醫院陪床的時候太無聊,病患遞給我幾本故事會看。

其實也沒過去多久,也就10年。那個時候已經幾乎能看懂這些故事了,裡面的笑話當冷笑話看……

現在看來,其實都挺無聊的。當時專挑恐怖故事那一欄讀的。記得有乙個故事是乙個女人帶著乙個娃娃住旅店,經常夢到乙個小女孩,最後被娃娃報復致死,最後警察調查這個女人是拐賣兒童的。

很平淡的恐怖片套路,但是想想,在娛樂不發達,網路也不發達的時候,的確是解悶的好讀物。

10樓:Rosa

「寫作文,從讀故事開始」,只有小學時有種錯覺感覺自己的強勢科目是語文,反正寫作文永遠不擔心字數不夠,高中為數不多50+的作文記得還引用了小時候記住的故事。

此外覺得一些故事適合小孩看,有教育作用,傳達一些很樸實的道德觀。

一直想吐槽那些人物設定為外中國人的故事,但是記得還有外國佳作的改編。

不同作者的阿P的故事也很有趣。

十年前那個時期的還算好看吧,小學之後沒怎麼看了。

11樓:chen vivian

故事會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故事相當好看,後來就淪為民工雜誌了,有一階段我媽媽買只是為了看前面的笑話,再後來就連笑話都不好看了,於是就不買了。。

12樓:

故事會我七八年前經常買,從小就看。

沒別的理由,就是好看,適合消遣。不像讀者什麼的太嚴肅太有格調——每天上學那麼多課,電視看不了多久、平時用不了電腦、也沒有手機,故事會簡直業界良心,廁所裡能直接看完一本。

然後?然後有了人人,現在有了知乎,知乎代替了故事會的這一功能。

13樓:LauKarHom

超喜歡從一二年級就讀初中睡前必看(智慧型手機還沒普及),那時候每次去報亭買跑跑卡丁車點卡就順帶買一本故事會,高中的時候太苦了沒希望就看這個放鬆,可惜到了大學就不看了。

14樓:璀夜琉璃

我家當時看這個是免費的,因為一些關係,出版方會每月給我家郵一本,拆開那個印有故事會的牛皮信封,靜靜地度過接下來的兩個小時。

也因為是免費的,我不會像大多數讀者那樣覺得會有什麼花這個錢值或不值的想法, 所以看故事都是一種最純粹的好不好看的客觀角度。

說實話因為看的太多了,真地是記不清了具體的東西了,只記得最先看的都是笑話,很無聊,無聊到一定程度。

接下來的正文題材則非常廣,愛情,驚奇,懸疑,神鬼,紀實,歷史,無所不用。

毫無疑問裡面有好故事,但大多數也確如過眼雲煙,看過就忘,很快餐,不過當時讀下來也很讓人安心,一本下來,有些淡淡的餘音供你回味。

於我來講,在當時,是一本清新寧人的讀物,是閒寂下來一所不錯的小港灣。

留學的時候一般華人超市也都有買,令我沒想到的是,我乙個台灣的朋友比我還痴迷這個,我還是去她家玩的時候發現的,每次必買,國外快合20元RMB一本了。很有意思

15樓:舞麼風

我爹以前很愛看,那時候一本故事會才兩塊錢,我也還小,六七歲吧。我很愛看裡面的笑話和後面的幽默故事,還有民間故事,有的中篇故事帶點兒懸疑色彩,還把我嚇的。後來初中看到歷史書上那個說書俑發現和幽默故事模組的標誌一樣,更喜歡故事會了。

四年級暑假去爹媽開的飯店停,我爹有一箱子故事會,我全看完了。那時候中篇故事還分上下,看到關鍵沒有了,我很急。現在還記得當年那個故事現在都沒有看到下篇,因為當時我爹沒有買到下一期。

後來故事會慢慢漲價,從兩塊到兩塊五再到三塊然後是現在的四塊。我覺得零幾年時候故事會還是很好看的,就這幾年越來越不好看了,我也不再買了,以前都是在書店見了就隨手買上,回去和我爹一起看的。

我爹也慢慢不愛看了,以前都是不吃飯先看書或者邊吃飯邊看書。前兩年我上高中,學校有新華書店,總是每期都買,等我爹媽過年回來時候,攢了一沓書給我爹看,我爹只是瀏覽瀏覽就去玩手機了,說現在的不好看了。我深以為然。

不管怎麼說,故事會也算是陪伴了我的童年,希望它改革改革,越辦越好吧!

16樓:klxmouse

許多人提到了阿P。

阿P順應了當時部分中中國人的情結:我們物質文明是差,但精神文明比你老外高多了。

故事會是第一批把愛國做成生意的。幹得漂亮。

17樓:周大蔥

故事會我只看2023年—2023年的,這段時期的故事十分接地氣,大部分是諷刺官場腐敗的,每一期有乙個百姓話題,還有一些古代的民間故事,黃全昌老師畫的插畫也特別有味道,我比較愛看,有很多寫以前農村的生活的特別有意思,傳達的價值觀也比較正能量,還有很多流傳的笑話段子和心靈雞湯都可以再故事會裡面找到原型。

99年以前的紙質不是很好,顏色枯黃,故事質量也沒那麼好,所以我覺得不太吸引人,自從改版後變成彩頁之後基本可以丟掉了,失去了靈魂。

18樓:灰色化妝

小時從鄰居姐姐那裡借,她很隱晦的樣子,說這書不宜借我,隨手扔來《少年文藝》。印象中此書總泛著舊,卷著邊,透著菜味兒。裡面的故事人物一般都叫亮子、小梅、大春、燕兒什麼的。

故事荒誕離奇了點,語言簡單粗暴了點。題材廣泛有趣,語言顯白,當下看得乾脆,少了點迴轉咀嚼的後勁。每次還書時,鄰居總多看一眼,好像我偷喝了二兩酒似的。

讀著陽春白雪的《少年文藝》,瞄著下里巴人的《故事會》,小學生涯結束。

19樓:Sunny

小時候爸爸喜歡買,最初喜歡看每本前邊幾頁的笑話,漸漸的開始看中部的幽默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後的中篇故事也開始看了,再後來發現上面的文章都不怎麼有趣了,《故事會》伴隨了自己的成長吧

20樓:shaoas88

裡面的觀點有點實在是我發接受十幾年前看過的乙個關於牛的故事講舊社會乙個光棍湊錢買媳婦沒想到gc黨來了媳婦加入組織找了個幹部他就被各種鄙視就養了頭牛很喜歡這頭牛然後八路打仗撤銷來的傷兵在前媳婦那裡養病又運來一頭奶牛日本人來了要搜牛和傷兵前媳婦就要那人把他牛交出去說是八路的牛裡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男的拒絕說要牛就把奶牛交出去女的就說:「這是八路的牛啊」 .

看到這裡我是不能忍了八路的牛就厲害還要群眾的牛來頂賬。

反正故事最後前媳婦的幹部丈夫戰死了

那男的和他的牛為了吸引日本人也死了

前媳婦和他的八路的牛就活下來了

我感覺這故事三觀及其不正啊

八路的牛就是牛要老百姓的牛和人來保護還是理智氣壯的八路的牛真牛!

21樓:

05年以前《故事會》還能看,05年以後的就漸漸不行了。

網路的興起將雜誌的空間逐漸擠掉,尤其是這種與新聞、理論無甚關聯的純文藝類雜誌,受到的衝擊最大。在網路剛剛興起沒幾年,比如新千年初,是這類雜誌發展最新的頂峰。網路為雜誌提供了大量素材,而大多數「貧下中農」又沒什麼機會接觸,正好二者互補,不少快節奏的笑話、圖畫,新鮮的題材、新穎的創意,使讀者嚐足了鮮。

這種高潮不僅是覆蓋《故事會》,而且覆蓋了整個雜誌業。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網路不可逆轉地佔據了人們業餘生活的主體地位,人們在《故事會》上的精神訴求和網路上的精神需要實在是太重合了。這種事也沒什麼好多說的,時代總是要變。

鳳姐的一番言論把《故事會》黑到現在,但我要說05年以前其中故事的質量,真心值得模仿和尊重。小時候也沒什麼娛樂手段,一本雜誌我能來回看個幾十遍,佳詞好句直到現在都能背下來。比如有一篇文章叫《60歲的浪漫》,講的是一對農村老夫妻晚上睡不著瞎折騰的故事,基本上沒有情節。

但作者能把這段過程、小動作寫的妙趣橫生,可以說已經超脫了依靠跌宕起伏的敘事奇觀來吸引眼球的水平,達到了寫意的層面。這種老道豁達的文筆和生活哲學,絕非故作姿態的段子手和顧影自憐的小資寫手所能達到的。讀這種文章,我們甚至會體會到乙個沉默的作者在文字的背後望著你。

至於05年以後嘛,都是套路。一般的故事就是要麼是古代奇人異事,要麼高手在民間。文字上看,好多作者甚至都還未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也就中學畢業的水準。

有時整本刊物的水平,甚至都不如它的模仿者《新故事》。可以想象人才流失有多麼嚴重,反正我到現在,基本上是不買了。真心希望作者們多一些真誠,少一點套路。

如何評價愛奇藝綜藝《超級故事會》?

感覺卡牌還可以加個積分制啊,越BT的卡牌分值越高,自由出牌跑分,如果故事太爛被投票作廢,跑不掉的分爛手裡,最後看積分少者勝 張王李趙 目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剪輯節奏太趕,顯得倉促 2.後期存在感太強,缺乏分寸,搶戲,湮沒正片3.莫名其妙的反覆回放 4.王導說漫畫請的同一撥人,但這次明顯感到粗糙 ...

故事會最經典的故事是哪個?

原小飛 在一期80年代的老刊上看過這麼個故事。有個領導叫胡不字,字寫得極差勁。但因為為經常要簽字,胡不字,同意 五個字卻寫得遒勁有力。也因為這個,人家都以為他寫字很好。同意不同字,同字不同意。意同字不同,字同意不同。這首詩以中日文字為主題,構思巧妙,言簡意賅,且字跡龍飛鳳舞,獲得現場一致好評。後來回...

假如皇帝很講男德,故事會變成怎樣?

沫沫沫沫沫 第一人稱受視角 輕鬆沙雕 小六子,朕已經快十六了,身邊能有個女的了嗎?我看著養心殿裡清一水的太監,頭疼欲裂,有點暴躁。小六子道 陛下,太后那邊也日日數著您的十六歲生辰呢,這不,最近也放寬了點要求嘛?我垂死病中驚坐起 母后給我安排宮女了?小六子尷尬 那倒沒有,但是陛下今日可以喝羊奶了。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