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窗邊的小豆豆》的讀後感?

時間 2021-05-12 06:34:17

1樓:小魚吐泡泡

小豆豆是乙個幸運的人,有耐心傾聽陪伴她的母親,在她做出一些異於常人的舉動時,母親不是去批評指責她,而是帶著好奇的心態去聽、去理解小豆豆為什麼這麼做。

記得有一次小豆豆穿著媽媽喜歡的衣服鑽鐵絲網,不小心後背劃開了7個口子,小豆豆為了顯示是實在避免不了弄破的,實在沒辦法,於是便撒謊告訴媽媽,是她在走路的時候,別的孩子往她身上扔刀子造成的。而善良的媽媽也只說了句:啊,是嗎?

這可太可怕了。

而更幸運的是她到了乙個叫巴學園的學校上學,這裡的校長簡直就是乙個偉大的教育家!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每個孩子!把各種蔬菜當做運動會的獎品,讓孩子和父母把這些努力得來的蔬菜,做成全家晚飯的菜餚。

其中,他對小豆豆說的一句話,也在無形之中給了小豆豆很大的自信:雖然別人覺得你有好多地方不像乙個好孩子,但是,你真正的性格並不壞,有好多好的地方,老師理解你。

當然,你也會從小豆豆的這些童年故事中,發現自己的影子,會看到那時的自己原來和小豆豆一樣,會有那麼多天真可愛的想法,會做那麼多現在看起來是很勇敢和不可思議的事情。

2樓:必養其心

在書本的最後幾章,氛圍略顯沉重,讓我這位25歲的成年人也多次潸然淚下;參軍、朋友離世,連多年陪伴的洛基也因為某些原因失蹤;但我閱讀完這幾章,第一感覺除了感傷之外,發出另一感想是:這些書中的小孩和大人應該都很愛這個校園,應該都很愛自己的國家吧。這種感覺,我未曾在中國的任何一本的讀物中感覺到過。

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愛國教育該如何滲透?是否只是抗戰英雄,是否只是偉人、建築等的紀錄片?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學生們能如巴學園的孩子們般,他們不一定要十分乖巧聽話,但他們一定要充滿愛,充滿溫暖。花開如蛋,黃白有致。能夠像幸福的花兒一樣。

囉囉嗦嗦說了說了一大堆,這是第一遍閱讀後的一點點思考。等第二次讀完後再來補充。

3樓:明白pro

你的天賦還在麼

在乙個市領導的私人讀書會上,幾個土鱉大佬圍著喝「千年古樹茶」,暢聊人生巔峰,無敵是多麼的空虛寂寞;我有點聽不下去:就挨個問他們:你的天賦是什麼?

這群大佬一下子梗住了,天賦?這個………?不知道!

沒想過!!

失去天賦的人,還算有自我麼?沒有自我的有錢人,還算成功麼?我繼續補刀;其實炒雞有錢就是一種天賦,但是,看著他們嗝屁的樣子,覺得好笑。

我有個女兒;在她出生不久,suki,乙個共事的年輕女生,送了一本書給我:《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回憶小時候的自傳故事。我感謝SUKI的禮物,讓我驚覺:

孩子的養育,保護天賦是第一條件。

1、 窗邊的小豆豆第一次來到車站

小豆豆第一次做電車,喜歡上了電車售票員的工作,勵志要當個售票員,媽媽提醒豆豆:你昨天還想當間諜呢,豆豆不以為然,因為下一秒鐘,她就決定要當個宣傳藝人了豆豆應為不適應小學生活,被學校退學了,媽媽十分焦慮豆豆的學習生涯;幸好,豆豆媽媽是個溫柔的人,並沒有責怪豆豆,而是積極的幫她尋找合適的小學;

電車上,無憂無慮的小豆豆,被電車售票叔叔,溫柔的對待;這使她,對售票員生活充滿了想象力;

2、 窗邊的小豆豆窗邊的小豆豆

一年級的小豆豆,才上了幾天學,就被老師反覆的告狀把課桌當玩具,弄得噼啪響上課時,撩路邊的宣傳藝人和屋簷下的燕子對話亂塗亂畫總之,不好好上課,干擾老師上課,打擾別的同學學習,老師這麼告訴豆豆媽媽媽在教訓孩子和退學間,居然選擇了退學,來保護自己的孩子;要知道,那是40年代的日本,這種勇氣放到今天,都是相當了不得;

但是,媽媽必須為豆豆再找一間新學校

3、 窗邊的小豆豆新學校

新學校,離家很遠,叫:巴學園,為什麼叫巴學園是因為,新學校的教室,居然是六輛電車大巴

太新奇了!小豆豆不禁眼睛一亮

回想,我上小學第一天,也是相當興奮;乙個農民爸爸赤腳穿著草鞋,把他的兒子送來學校,不忘記大聲的告訴老師:小子,不聽話,你就打!

當場給隔壁的我潑了盆冷水。

我弄不懂,我們為什麼從小被以各種偉大的理由殘酷對待;以至於,我們後來學會了殘酷對待自己,直到,天賦完全不見了。

如果我們的天賦不在了,我們還算在活著麼?

4樓:湯仔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

失眠之夜看完的一本書,PS:以後晚上不再趕喝刺激的東西了,真的老了,容易失眠了。

完全不敢想象節奏這麼歡快的一本書是在二戰或接近二戰的背景下寫出來的,整本書看下來都是一些很輕鬆的情節,書中的各種情節皆因為小豆豆過於好動小調皮被原來的學校勸退,然後媽媽帶她去上一所特別的學校-巴學園開始的。文章的第一章就借由原來學校老師的話告訴了我們主角小豆豆和我們傳統喜歡的乖小孩的區別到底有多大,說真的,我覺得就是乙個牛孩子,換我,我也會不喜歡。但是巴學園的校長小宗作林卻沒有像以前學校的老師那樣子 ,在一開始,就聽小豆豆嘮嘮叨叨了4個小時,然後告訴小豆豆,能在巴學園上學了。

巴學園和一般的學校也不一樣,更注重對孩子天性的保護,不會說成績代表一切,小林校長會用愛,用理解去教會孩子怎麼變得更好。他的教學理念是「不要把孩子束縛在老師的計畫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畫大得多」校長以及巴學園裡面的老師永遠懂得,教育乙個小孩,應該怎樣做,但是估計現在的教育者,已經很少有做到這樣子的了,尤其在中國,功利性的乙個社會,小孩子的興趣變得是那麼的廉價。

小豆豆的夢想有很多,像檢票員,像間諜,像廣告宣傳員,以及最後的老師,這些所有都是因為她自己的興趣使然,而她很幸運,她的母親永遠對她的夢想保持一種肯定的態度,從來不會因為她多變以及夢想的不切實際而嘲笑她,反而是鼓勵她。但想了一下我們小時候的夢想,千篇一律的科學家,教師,有時候想想,那時候是真的想做科學家嗎,還是只是老師,家長授予給我們的呢,我們對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卻是一無所知。現在也是,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報很多的興趣班,但小孩真的感興趣嗎?

會讓他們多看書,但是或許他更想去玩泥沙呢?

巴學園的教學理念,我羨慕,但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做到的,畢竟我們都是很功利的人,況且,那樣愛學生的老師現在是特別少的了,即便有這樣的老師,像小豆豆爸媽這樣的家長,也不會多見。歸根結底,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過於純粹的理想生活,是很難實現的。

5樓:劉卓越

剛剛讀完

滿滿的童心和純真, 不得不說黑柳徹子真的很懂兒童,書裡的那些細節處理的相當好!

小豆豆的那種毛絨絨的小可愛的姿態被雕琢的神乎其技。

喜歡裡面很多很多細節~

校長讓孩子們游泳時說的: 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最美麗的。

小豆豆下決心有一天她也學會用手說話,她覺得那幾個孩子看著對方做手勢時,眼睛裡都洋溢著光彩的樣子美麗極了。

小豆豆豆心裡覺得後悔,是啊,自己這麼喜歡的人願意每天為他削鉛筆的人,為什麼練習相撲就把他摔出去了----「不過明天還是要為阿泰削鉛筆」因為,實在喜歡人家嘛。

愛自己愛別人

讓愛變的純粹更純粹一些。

最後,相當欽佩小林宗作先生。

「你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做什麼事情,大家都是一樣的」

6樓:

突然想起小學老師推薦我們看的書籍,到了大學才拿出來看,既然小學的老師推薦我看,我自己產生了乙個疑問,為什麼我的小學老師與文中的小林宗作完全對立?責罵和暴力似乎是老師的唯一手段,那又為何推薦我們看這本書呢? 說起來我為什麼大學了才看這本書,小學不看,大概是因為厭惡老師以至於連她推薦的書也討厭把。

但這真是本好書,可惜我到了大學才讀。

7樓:高規格

值得一讀,感慨有三1.作者黑柳徹子靠這個IP賺的盆缽滿滿,2.日本的兒童教育理念比我們先進將近乙個世紀了。3.如果有孩子的話,能幫助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8樓:Tsing Peng

我是剛剛看完窗邊的人我的感覺就是小林宗是個真正懂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

觀察發現孩子們的專注點引導挖掘使孩子的一生充滿希望充滿幹勁每次看到小豆豆每天早上迫不及待去上學的時候我就特別感慨每天叫醒我起床去上班的就是再不起就要遲到了。。。

二十幾年了我也沒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點在哪嗚呼哀哉ps:這本書裡印象比較深的兩個地方是:1.古池塘青蛙驀跳入水聲響 2.圓中一點圓中一點

橫橫豎豎圓中一點唰---再畫個大圓三個半圓頭髮三根頭髮三根頭髮三根畫出個老闆娘哈哈哈蠻好玩的

9樓:木達達

這應該是那個從事教育的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

這本書沒有艱澀的哲理,沒有華麗的辭藻,每個字都很平實,但每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從這本書裡可以看到小林先生對教育的成功實踐,可以感受到周圍人的關心與愛,巴學園是乙個充滿正能量的地方。去野炊,光著身子游泳,「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巴學園的運動會等等無不體現了校長小林先生的用心,讓人感動的是小林先生對孩子們的體貼,他用「蹲下來」的方式和孩子們交談,他說「要讓孩子們多和大自然接觸」他去感受孩子們的心情,他懂得照顧孩子們的童心和自尊心,他教會孩子們愛與力量,這樣的校長怎麼能不讓人肅然起敬。看完這本書,我愛上了巴學園這個充滿人情味的校園,愛上了這裡的老校長,愛上了這裡的老師和學生們,正因為這樣,最後巴學園被美軍的炸彈炸毀的時候我甚至和作者一樣吧嗒吧嗒落下淚來,我彷彿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這是乙個關於成長,關於教育,關於愛的故事。

10樓:謝誌威

看了很久的《窗邊的小豆豆》,今天終於看完了。之前斷斷續續看。可能也是書的前半部分沒有太吸引我。

但後來看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本書越來越吸引人。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就是書的主人公「小豆豆」。整本書是一本回憶錄,作者通過自己被幾所小學開除,直到轉到「巴學園」上學的經歷,慢慢講述了巴學園校長小林宗作及周圍大人對小豆豆的關愛,讓她可以順利學習以及跟朋友一起相處的真實故事。

藉由這個故事,反應出了校長小林宗作對孩子們的愛、真誠與尊重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他以一種新式的教育方式來教巴學園的孩子們,孩子們每天都從自己喜歡的那個科目開始一天的學習。要是上午就把一天的課程學習完了,那麼下午校長就會帶著孩子們一起散步,聊天,唱歌,爬山等等很多有趣的事情。

校長希望孩子們在學習以外,能真正的去熱愛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以及另自己感動的事物(我對這個非常認同,也感同身受,但是也做的不夠哈哈,有意思的生活實在令人嚮往)。校長教育成果的成功體現在了,巴學園的孩子們每天最開心的就是來巴學園上課,在巴學園度過他們開心的一天。而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了。

日本幾乎淪陷,巴學園也在戰火中被炸毀。面對被炸毀的巴學園,站在廢墟邊上,校長只說了句:噢,下次我們要建一所什麼樣的小學呢?

這點實在令人敬佩。在自己的心血毀於一旦的時候,他不是過分的傷心難過,而是懷抱希望與熱情,確實贊。 當看到這裡,我很期待書接下來會寫什麼的時候,發現這本書已經寫完了,到後記了。

怎麼提高自己的讀後感

我覺得還是要靠多讀,不同的書和不同領域的內容,讀的多了就會銜接起來,就像棋子連成勢,感受也就不一樣了。當然,多思考,多觀察體驗生活,也是不可少的。 宇宇 把閱讀量提上去,多寫多看。然後把之前寫的東西用上。就像你看到好的句子啊,段落啊,都備著,以備不時之需。再隨時寫感受,寫多了就很厲害了。說到關於愛的...

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種花家的兔子 對待愛情態度的不同,對生活追求的不同,對堅持的理念的不同,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又都一樣,一樣在努力,為了自己想要的,每個人都是向上善良。 yongrong 平凡的世界 讀完 平凡的世界 讓我有很大的感慨,有了乙個對生活新的認識,書中說到親情 友情 愛情。講述了乙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乙個平...

你的《皮囊》讀後感是怎樣的?

我剛剛看完了這本書,來知乎搜一搜大家的看法。看到有些人說蔡崇達有優越感 很冷漠 矯揉造作。但作為乙個在小鎮成長 生活卻始終想逃離的人而言,我看到的卻是憐憫和無奈。其實香港阿小 文展 厚朴身上都有相通的地方,他們都想逃離禁錮自己的枷鎖,最後都失敗了。而作為 唯一 成功的作者,對此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