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一本書,你會選擇閱讀電子版還是紙質版?為什麼呢?

時間 2021-05-12 06:30:10

1樓:

第一,根據書對於我的吸引程度決定。如果是新上架的還不確定是否值得購買的書,我會買電子版(因為比紙質書便宜很多)試讀。之後如果覺得值得細讀,還會買紙質版的,一來作為對作者的支援,二來體驗更好。

第二,根據看書的環境決定。我會準備一些電子書在kindle和ipad mini裡,利用地鐵上的時間讀。如果是在家或者咖啡館的話,還是偏向於紙質書,一來喜歡書的質感,二來干擾比較少。

2樓:瑞先生啊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電子書是我的首選,無論是mobi epub還是pdf和office系列的文件,筆記,儲存,分類,攜帶都非常方便,實用看書者首選,紙質書愛好者可以自行略過本段

3樓:

這個看情況。我覺得沒法比,各有各的好處。相對來說,我更電子書更多點。

PS。題主說的實體書的閱讀感受神馬的,我覺得它的確可以給人帶來心理上的一些美好感觸,但是因人而異真的不用把它提高為實體書打敗電子書的理由,真的。這只是個閱讀習慣的問題。

我以前從實體轉戰電子時也遇到這樣的情況,覺得好難受啊,電子書除了方便點其他什麼也比不上傳統書籍。但是,正如我說的,學生黨為了多看書不得不抓緊零碎時間的利用,於是我看電子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後來不適感消失了也就習慣了。倒回去看傳統書也不見得有違和感。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正兒八經的讀書人開始集中傾向於維護紙質書,而且控訴電子書的理由跟題主所說的都差不多~~~這讓我想起乙個事兒:就是關於作家的寫作習慣,大家都知道,老一輩作家習慣手寫,年輕一代習慣打字。我記得曾經看過乙個誰說(忘了是誰,反正也是個有名望的老一輩= =),他為了提高寫作效率,學打字;但是打字學會了,坐到電腦前卻沒有任何靈感,半天憋不出乙個字,很痛苦。

後來花了一段時間適應了,在電腦前也能揮灑自如了,寫作效率那真是提高了不少。於是該作家覺得老一輩真該放下手寫的驕傲,試試電腦打字。巧的是,那時我剛好看到有人批評年輕一代作家,說他們不認真,舉例之一便是現在沒有幾個年輕作家用手寫的方式寫作。

兩相對比之下,後者頓時顯得囧囧的。

同樣的,紙質書和電子書也不過是媒介的差別而已,從紙質到電子的轉化,一定會讓習慣紙質的人不舒服,這當然很正常(別說讀書了,你搬家都新房子的頭幾天也會覺得不適應呢);可是如果以這種不適應批判新的媒介,那理由絕對說不過去的,而且說實在的,有一種「維護驕傲」的感覺在裡頭。當然我不是針對題主,只是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之前有人以題主的理由批判電子書,我深覺奇怪,想要藉此表達下我自己的想法而已= =希望題主不要介意,嗷嗷~~~

總之,在我看來,在紙質與電子之間,有個人閱讀感受和選擇的不同,但沒有高下之分。以上。

4樓:Daddy Pig

我只看紙質書。

KINDLE什麼的都是給人以虛假的效率感,什麼能放幾萬本書啦,什麼能找全世界的書啦。可是你回想一下自己家裡還有多少本買了沒看的紙質書?你都看完了嗎?

你準備什麼時候看呢?你連手頭的幾本書都看不完,要全世界的幾千本書又有什麼用呢?

紙是四大發明,而kindle永遠不可能是。

5樓:千訓喵

更喜歡實體書,不過因為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公車上要麼就是在地鐵上,所以下電子書來閱讀,帶實體書在車上看就很不方便了啊。還有就是放鬆類小讀物電子書和實體書對我沒什麼差,不過專業書有條件當然要看實體呀

6樓:盧達

選擇電子版,理由:(排名分先後)

1.隨時隨地可看

2.筆記、摘抄方便,雲儲存

3.輕便,不僅是閱讀時,還有搬家時

4.kindle新功能,熱門摘抄,以後會有類似的更好的社會化、社交化的基於電子書的功能,期待

5.晚上看書,開kindle背光,不會打擾媳婦睡覺6.看英文書,用kindle詞典功能,非常方便,一鍵查字典7.不易弄丟

8.走路看書可調節到很大字型

9.經常比紙質書便宜

10.更環保

7樓:

圖書館借的到就紙質借不到就電子。如果是教材那就電子版(英文教材都太重了。。。)如果開卷考試就買國際版(便宜)如果買不到就列印出來。如果都是我這種人出版業應該要消亡了吧。。。

8樓:空山雨

經濟有壓力的話,必然電子版;經濟無壓力的話,很有價值與略有價值的書會紙質書(閱讀的時候伴同墨香手感什麼的會更有心靈上的共鳴)、一次性快餐類閱讀還是會電子版。

9樓:武丹

電子書:

1. 只可能讀一遍或者速讀的書

2. 某些書,不知是否適合自己,第一遍讀的時候紙質書:

1. 會反覆閱讀的書

2. 有經典插圖的書

3. 畫冊和繪本和詩集

4. 裝幀特別漂亮的書

5. 技術類書籍

10樓:姚萊萊

優先選電子書,除了大部分免費還有攜帶方便外,有的實體書籍根本不適合閱讀,比如《賈伯斯傳》這種大部頭拿在手上看乙個小時手都得抽筋。閱讀的便捷性方面,手機上看電子書一手足矣,翻頁動作只需輕輕一劃。還有些chm格式的電子書中有鏈結,我點一下就可以跳轉過去。

實體書佔地方搬家時也痛苦。

11樓:龍馬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說的紙質書的體驗電子書代替不了那是因為從小的習慣造成的,現在還處於乙個過渡區,就像你到乙個新城市會懷念之前熟悉的環境乙個樣子。習慣了ipad閱讀之後,我覺得很方便。以後電子書必將取代紙質書,這樣還環保低碳。

12樓:

必須電子書 !!

1)方便攜帶查詢,上萬本書也沒重量

2)方便做筆記,修改筆記;實體書要麼鉛筆做筆記,不然不好修改3)節省不必要的開銷,電子書下了不看還湊合,實體書買一堆不看放著真蛋疼。。

4)一些只需要看10%或者當字典查的書,感覺沒必要買實體書以上

13樓:Susan Ho

一些喜歡的和適合反覆閱讀的數會選擇實體書,一方面是多年的習慣,一方面實習數確實便於翻譯和備註。

一些快餐文化的書,就不會買了,看電子書看完就刪

14樓:zerro

排版一致的情況下,我是絕對支援電子書的

1、實體書攜帶實在太不方便了。我讀書很快,昨天下午花2個多小時把《浩蕩2023年》讀完了。新華書店買的,45元,雖然很喜歡,也很喜歡作者,估計不太可能讀第二遍的(吳曉波的書我都是買的實體書,都沒讀過第二遍)。

2、實體書太佔空間了,看到上面這麼多挺實體書的朋友,我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書房來放實體書呢?我家有整整2面牆很高很大的書架,公司也還有很大的書櫃,但很多書最後還是得放箱子裡面,很鬱悶。

3、實體書查閱不方便。很多技術書籍工具書籍前幾年會經常翻閱或查資料,現在一般都google了,快不說,而且資訊要新很多。

對我來說,實體書最大的優點是閱讀品質(書香、油墨香不感興趣,用我LP的話來說,含鉛,讀書以後要洗手......),最大的缺點是佔空間,如果電子書的閱讀品質能上乙個台階,對我來說,就完美了。

最後,還有個問題,在書店逛逛總能發現一些意外驚喜,現在的電子書城對於讀者的喜好分析得還是不夠啊。

最後的最後,不喜歡專用格式的電子書,京東貌似就是乙個自己的格式,只能用自己的閱讀器,但他自己的閱讀器不好用。

15樓:Iris Chen

以前基本是看實體書~

自從有了kindle後,一些不是特別強烈地想買的書,但是又想看看會選擇電子書,比如一些方法類的書,勵志類的書,這些書看完就夠了。還是會繼續支援實體書,可以隨心情寫字亂畫~

16樓:Tony

因為沒有很好的床頭檯燈,所以喜歡讀電子版;

因為客廳有很好的Sunny和舒服的沙發,所以很喜歡翻紙質書;

不同的環境適合不同的閱讀方式,二者相輔相成恰到好處。

17樓:劉明

pdf或者txt的電子書,不佔地方,雖然我不用搬家,但是看同事同學搬家太辛苦了.另外可以方便記錄,有不懂的可以隨時查.可惜國內目前還沒基本可買的it類電子書,預計1年內會豐富很多

18樓:商縱橫

kindle 上電子書筆記使用起來很方便,畫上重點寫上兩句批註就直接同步到amazon的賬戶上了。因為賬戶是社交化的,所以可以看到其他讀者對這本書的highlight和相同highlight的批註,比看豆瓣書評有針對性,很有意思。同時在一本書上的記下的批註會被整理到乙個檔案裡。

這樣當看完一本書之後過段時間在回頭翻看批註文件可以很高效地回回顧整本書。

19樓:揹包

1.對我來說單就6寸e-ink電子書可以單手握持和翻頁這一點來說就可以秒殺紙書,這樣就可以適應更多看書的場合和姿勢

2.e-ink的顯示效果也不比一般的紙書差

3.按我自己的感覺來說,字型調大一點(行間距和字間距也隨之增大),能提高閱讀速度

20樓:Tigers

看在什麼環境下了。

1.正常情況下我會選擇手捧一本紙質的書,她給我一種溫馨踏實的感覺;

2.在外面的時候我會選擇帶上kindle,那樣輕巧方便,也有些許紙質的問道,圖的是一種輕便;

3.躺床上光線較暗的時候我會選擇用ipad,kindle看起來很吃力,ipad會有些相對好些;

4.關上燈,想躺被窩裡看書,會選擇手機,比ipad輕巧,螢幕亮度也好,不想看了隨便仍一邊,圖的是乙個隨意。

21樓:panpan

會讀電子書,然後好書就買實體書收著。電子書看完後會刪掉,實體書看到會再翻一翻。所以一直是想要乙個超大的書架,但是我只有乙個超小的。

22樓:碩裴

京東,噹噹加入電子書的迷局,kindle如果進入中國,bamboo和漢王是不是就徹底死掉,多看的寄生蟲模式是不是一種進化?這些問題是不是我們已有答案呢?

23樓:蒼狼無悔

實體原因:1、實體書帶來的閱讀體驗遠遠好於電子書(這也許跟電子書的載體有關,但實體書的質感是電子書比不了的),我不喜歡眼睛長久盯著LED屏的感覺

2、實體書便於做筆記,圈點勾畫,於是就便於記憶和掌握重要資訊。回想一下,看完電子書你收穫了多少乾貨?

3、看電子書沒有耐心易分神

24樓:xairiliaoyang

國內實體書裝幀設計實在太差,有的書拿著有種廁紙的感覺,所以不如選擇kindle、ipad

1.對於普通的大眾閱讀而言,目前的電子閱覽裝置軟體都可以針對個人的閱讀對行距、大小進行微調,畢竟美是針對個人的審美而言的,這也是實體書籍不可具備的。

2.實體書長時間多人次閱讀後難免會髒,不過有些人很喜歡那種泛黃的感覺。

3.從歷史上很好奇的發現一點,紙張(及其類似品)和筆作為書寫、閱讀工具已經千年沒有變更過了。

25樓:

還是實體書更實在,我個人感覺翻閱的過程,書的薄厚等等直觀的資訊都會與內容形成記憶,這種感受是電子書無法達到的。另外現在的大部分電子書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圖書。即使紙版的圖書硬搬到螢幕上也很影響體驗,電子書的要求和使用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電子書更方便的功能在於可以方便調整文字大小,使用更適合螢幕的排版方式,以及更方便的批註功能,如何將閱讀體驗記錄下來才是難點。

亞馬遜的電子書貌似有些不同的特質,但是我沒有用過不好評價。

假如讓你留下一本書傳家,你會選擇哪本書?

職場火鍋 富可敵國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用餐後留下1美元小費,服務員看到給小費的是世界首富,嘲諷說 如果我是富豪,我不會這麼吝嗇!洛克菲勒沒有生氣,慢悠悠地回答道 所以你是服務生!洛克菲勒當年是世界首富,身價是馬雲的9倍,比爾蓋茨的3倍。洛克菲勒最牛的地方是窮人逆襲,白手起家,成為富豪。他留給世人的不僅...

如果只能帶一本書去上大學,你會選擇哪一本?

矩陣 雲邊有個小賣部 對我感觸很深。從時間從季節 劉十三,王鶯鶯還有程霜,以愛情親情貫穿全文。在困難重重,生離死別,他們並沒有被生活所打敗,以一種堅強的心樂觀的心情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王鶯鶯時刻關心著自己的外甥,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帶他回家重新開始。程霜也一次又一次的遇見劉十三,並沒有忘記自己對他的承...

如果生命到了盡頭,只能再讀一本書,你會選擇什麼書?並說說理由?

笛媽讀書 人間值得 這是日本一位90歲高齡的心理諮詢師寫的書,看完後會讓我們心情更加平和。這是 人間值得 這本書的書評,你可以看看 半壁書屋 真的是乙個太棒的問題了。這是乙個我從未考慮過的問題,當然,這個回答也將是思考與瞬間的產物。思考的地方是靈魂深處,瞬間的地方是真實情感。如果生命到了盡頭,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