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季人」 「夏蟲不可語於冰」等觀念?

時間 2021-05-12 02:56:14

1樓:Again

莊子說: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句話前幾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為我個人生活中與別人交往的一把標尺了.

確實這個世界上真正說通透的很多道理人佔少數.

比較社會浮躁,人心亦是如此.他們只是解讀出了字面意思.

實實在在沉淪的道理終究被他們那顆浮躁的心所擱淺.

確實不能和見識短淺,思想過於侷限的人,可以說是不經之談.

那樣蠻累.

也不難怪,畢竟樹大有枯枝.

不可怪.嗯.

三觀這種東西,隨著年紀每年的成長變化和經歷都會增長.

我不敢說自己的三觀很正什麼的話.

因為這些東西太早下定義了.

反而不好.

世界你真的見過了嗎.別搞笑了,真的,世界複雜多面 .你見過幾面就敢說自己三觀正了.

無稽之談.說來可笑.

我個人更加確信的是三觀中的任何一種都真的是要承載諸多事物之後的接納和吸收後的載體.

所以正值風茂的年紀,是用來體會成長的.

三觀現在在大多數人嘴裡似乎都變成了一種口頭禪.

有些人那三觀都不知道,卻反而覺得自己懂三觀.

說來也可笑.

相比起所謂的三觀簡直似相形見絀.

我覺得每個人到了一定年紀後,只有成長的充實就能有自己的格局和思維上特定的一些框架.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活的充實.

如同八二定律規則而言.

大千社會上真正說充實的人只佔其百分之20.

剩下的百分之80的人似乎也是隨波逐流,一唱百和的那些了.

寫這些我並非帶有批判的意思.

字只對事不對人.

人有千千萬萬中,就有千千萬萬活法.

苟活也好瀟灑也好自樂也好.

無一不尊重.

2樓:Kenneth

夏蟲不可語冰有一定道理,直譯就是不能和只活在夏季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雪。現在也拿來比喻不和愚昧的人講高深的道理。

單個人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愚昧,天生智力障礙的除外。一切的愚昧都源於教育的不足。

3樓:四月十七日

就是很有道理啊。

怎麼會受到很多抨擊呢?不可能吧。明明是很好的比喻。

三季人,他沒有見過冬天,你就沒有必要和他講冬天的風雪,風景;他是不懂的,講太多浪費口舌,浪費時間。夏蟲不可語於冰,是同樣的意思。所以,說話、以及為人處世各個方面都需要智慧型。

4樓:梧桐樹下讀書人

一是因為「道」的高深,所謂「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於海」,大多數人被外物束縛,無法穿過現象看本質,更有甚者囿於常識,從不懷疑常識之可靠性,殊不知一切約定俗成之物本就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二是思想高度的不同,上士往往站在超脫於萬物的角度來清醒地看待問題,比較客觀,但客觀真理又往往比較殘酷,常人往往選擇自我麻痺而對清醒者嗤之以鼻。

「下士」「大笑」的乙個主要原因即囿於常識,被外物束縛,而事物的屬性常常通過其相反面展現出來,因此我們不能片面以表象來推斷事物的屬性,最大的物象可能並無形體,空氣無處不在,不可謂不大,然並無形體。空氣的例子只是就有行之物而言,而「道」作為本源,更具有普遍性,可以說是至大了(「強名之曰大」),然而卻「道隱無名」。

人有認識世界的能力,但宇宙浩渺,無邊無際,我們誰也不敢說窮盡了真理。因此,我們應該對自然有乙份崇敬,不僅僅以我們的所知為標準。「大方無隅」,最大的方形是沒有角的,按常識論,這怎麼可能呢?

然而既然誰也不知道最大的方形,又怎麼能輕易否定?好比初中時我們以為平行線是永不相交的,但隨著我們知識的增長,我們知道,平行線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相交的?故莊子曰: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2017 9 8日如何看待極限挑戰第三季疑似停播?

雪色狐媚 廣電這是真的把觀眾當傻子來看待了!第9期明顯中心思想是找回初心,他們居然就看到了什麼鬥爭叛徒算計 廣電那群人到底是哪個老師教的語文啊!這個世界存在著光明就必定會有黑暗,一昧的欺騙只有光明,最終越來越傻!正確的方式難道不是去認清事實真相,然後在殘酷的真相當中擺脫黑暗,尋找光明的存在嗎?如果人...

如何看待《極限挑戰》第三季冠名商vivo?

我超級超級看不慣他一來就高高在上一副我最屌的樣子,希望有所改進吧也不想聽到一直照亮我的美了 因為我在念書的城市一出去不誇張的走到哪彷彿都能聽到v家和另外一家兩家在喊喊喊我實在是太煩了,如果在雞條v先生還一直喊的話我可真就是討厭 了 1.在那想念某貓的,對雞條的金主爸爸客氣點,被你們氣到中途撤資不付尾...

如何看待《最強大腦》第三季20160311期林建東的表現?

僅我個人猜測,第一期從選隊長開始,林建東的那場記憶的比賽,從他開始答題開始就很可疑,網上也有帖子具體指明他的作弊證據,這點都是電視上擷取的片段,在那個專案上,林建東確實非常的奇怪,說是拿錯了161和106,這兩個位置也實在差的太遠了,其中肯定問題,我個人覺得,他自己把牌子的位置放反了,這樣便可以用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