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 貝多芬一生追求的境界,莫扎特一出生就在那兒了 ?

時間 2021-05-10 15:20:32

1樓:Harry

2樓:

完全不贊同這句話,當初學莫扎特的曲子就覺得簡單好聽又好彈,就是感覺你練個幾行後面就不怎麼需要費心練了,沒什麼差別,像是有一些公式往裡套套就行。但是貝多芬的曲子就不一樣,會有一些打破和諧的東西,反而會戳到你的心,能感覺到他曲子裡擰著一股勁,很有靈魂。

3樓:Manuel Nunes

設想乙個條件:

如果莫扎特不是35歲就英年早逝,而是能是活七八十歲的話,再如果他能一生都不斷努力的情況下,或許能在晚年達到貝多芬的境界。

4樓:

這話說的是二位大師的作曲技術特點。 在創作實踐中解決古典主義風格若干難點問題的時候,莫扎特極高的天賦使其能夠(至少在外人看來)毫不費力地就處理好各種平衡關係,「白也詩無敵」,三杯美酒下肚,完美的樂篇就信手拈來,從上帝/詩神那裡抄來的一般。但在貝多芬那裡完全不同,「吟安乙個字,捻斷數莖須」,貝爺作品裡的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感覺,作曲家傾注的心血可見一斑。

貝多芬的天賦不可謂弱,但比起莫神有差距。

這句話和二者作品的高度沒有關係。

5樓:羅寧

作為莫扎特半神様的腦殘粉,實在是太喜歡這句話了。

半神様那種被某些人稱為「傻樂」的東西,在我看來實在是令人無比嚮往赤子之心啊!

然而,如果聽過K466這樣的作品,能有什麼理由說他只知道「傻樂」呢?半神畢竟是半神,要打誰的臉都是分分鐘~當然,音樂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有人不買賬,沒關係,反正半神様輕輕鬆鬆。

至於貝多芬,不錯哦,但是也有點太費勁了吧!萬一人家不買張,就比較苦逼了。不過還好,買賬的居多~

當然,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別人輕而易舉造就輝煌,非要喝那碗成功和苦逼必須掛鉤的雞湯,還真叫人有點沒有辦法呢~不過呢,最近看到這樣一句話:

6樓:

@高公升的答案說得好: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成年以後拼盡一生努力才最終留在了奧地利。

莫扎特出生時就是奧地利人了。同理,還有「希特拉一生追求的境界,貝多芬卻早已捨棄」

那是因為,希特拉出生時是奧地利人,成年後拼盡一生才成為德中國人,跟貝多芬完全是相反的。

當然,最簡短的回答請參考@Han Edward的答案:

這是句屁話。

如何評價貝多芬的一生?

迷逸香 貝多芬,祖籍佛蘭德,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乙個歷史地名,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 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 荷蘭的澤蘭省。佛蘭德斯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 北海沿岸。中文名佛蘭德斯 外文名Flanders 時間西元前1世紀 地理位置 西歐。最初居住在這裡的是克爾特部落...

人 這一生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格格巫 我認為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安逸二字。小時候,為了長大後的安逸 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拼命讀書,努力濟進名牌大學。工作時,為了結婚後的安逸 給孩子乙個富足的生活,而不斷的加班熬夜還房貸,車貸。老年時,為了退休後的安逸 身患重病時能減少家裡負擔,而不斷省吃儉用只為減少子女負擔。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

人的一生追求的是什麼東西?

茶茶 人一生追求什麼?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把自己喜歡和愛的人照顧好,老年過得體面走的安詳。人和人擅長的不一樣,喜歡的不一樣。上學的時候總有自己喜歡的學科和不喜歡的學科 工作的時候總有擅長做的和不擅長的 就是生活中,可能你喜歡烹飪做飯好吃,他喜歡斷捨離,衛生打掃,乾淨整齊 她喜歡健身跑步,身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