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古琴依然很小眾?

時間 2021-05-07 20:31:44

1樓:hwqqqqq

說到底大家為什麼學樂器呢,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長逼迫的啦。所以第乙個學的通常都是家長能了解到的樂器,鋼琴小提琴架子鼓什麼的,古箏肯定比古琴更有知名度。如果是自己學年紀還小,更有可能選擇吉他這種據說簡單的樂器。

而且古琴曲真的很多人不會欣賞。

但是其實比起很多樂器古琴也沒有那麼小眾啦。。。

2樓:Mary

琴是有靈性的。

人在選琴的同時,琴也在選人。

琴自古以來就是廟堂重器,是文人士大夫的雅好,自古以來就非凡夫俗子能聽聞。現在琴雖然流落民間了,家家戶戶都能聽琴彈琴,但彈的好的或是能堅持下來的依然寥寥無幾。

琴,自古即今都保持著圈子的封閉性。

我看過無數人,一開始抱著滿腔的熱情來學琴,到最後不了了之。

這其中只有少數人,能夠堅持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之久。而且越走到後面,人數逐漸遞減,到最後固定在乙個數目。

如大海撈針般,一百個人裡面,也許只有乙個人能夠堅持下來。

而能夠堅持下來的這些人,多數有這麼幾個特徵:

1. 要麼遇到明師。(是明白的明,不是名氣的名)

2. 要麼遇到好琴。(琴好在於音色,跟價錢無關)

3. 要麼身邊有人一直堅持,受其影響。(或父母、或同期入學的朋友)

4. 要麼發自內心喜歡。(一天不彈琴渾身難受,且數十年如一日。)

5. 要麼有堅定的目標和超強的行動力。(這種人本來就少)

綜上所述,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機緣

遇到明師需要機緣吧?

遇到好琴需要機緣吧?

身邊有人彈琴需要機緣吧?

喜歡的是琴而不是別的需要機緣吧?

琴上有目標而不是別的需要機緣吧?

這種機緣的概率大概是十萬分之一吧。

這只是人選琴而已。

再說說琴選人。

琴自古以來就是用以「修身養性,反其天真」的君子之器。

是用來修練自己的心性涵養的。

琴有以下特徵:

1. 不與人爭。它的音量沒有琵琶響,它的體型沒有箏大,它的音階沒有鋼琴多。

所以若有爭名爭利爭先之人,彈琴之後必定是磨自己心性的。若是改變不了自己,也很難堅持彈下去。

2. 慢。旋律慢、曲調慢、學起來進步也很慢。我師父說:沒有十年功底,對琴的理解還是很膚淺的。(我十幾年了,依然很膚淺)

這對於急性子的人又將是一種磨礪。甚至對當下的快餐文化是無比巨大的考驗。

琴者,樂也。

樂者,和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能被琴磨掉過往習氣之人,才能與琴和,與自己和,與天地和,與自然和。

而那些磨不掉的人,自然而然,慢慢地也就不彈琴了。

3樓:Bnor月下棠瀾子

很多答主已經說過了,表演性不強,不能很好的裝X。再者就是老師難找,學費高,琴也貴。學起來難,難在右手撫琴超痛。還有,我乙個學琵琶的,怎麼天天都是推古琴?!啊嘞嘞

4樓:東風呵呵略

1悅已的,古曲居多

2彈流行需要移植而大部分人沒有這個本事

3會彈容易,彈的好聽需要下功夫,即便下功夫了也不一定好聽,就算別人聽不出來自己也能感覺到

5樓:專諸之刺王僚

1.音量很小,比起其他樂曲更不適合表演

2.難學,基本不能自學,老師還難找

3.古琴超貴的

4.為啥我乙個學簫的天天給我推古琴的問題(

為什麼王菲雖然是天後,卻感覺很小眾?

痴線得得B 娛樂圈就是這樣,80後和90後喜歡的歌手和明星也不一樣,還有地區差異,比如我喜歡的歌手謝安琪,我在大學宿舍聽聽播她的歌,那一首鍾無艷播了無數次,沒有同學覺得說她這歌好聽或者問我這個歌手,但是幾年後不知道為啥鍾無艷這歌火了一下,然後乙個室友天天播這歌。不過王菲這種實力選手,00後現在因為圈...

有什麼很小眾但很好看的日漫?

幾何 不吉波普不笑 我不清楚小不小眾啦,不過真的很好看。說起來當初是因為日推推到了op覺得很好聽才去追番這理由說了有人信嗎 哭笑不得 信児 其實這些看的人也不少吧 ReLIFE 重返17歲 碧藍之海 男子高中生的日常 瀨戶的花嫁 蜜蜂與四葉草 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銀仙 GOSICK 徒然喜歡你...

為什麼現在簡愛依然被吹捧?

不知名的仙女 我不知道現在為什麼它依然受追捧,但我知道我當時看它的時候被吸引,被震撼。簡愛出身低微,沒有驚世的美貌和才華,平凡得幾乎看不見,但她的靈魂依然倔強高傲地活著,面對刁難和困苦,不旦不被擊垮,還勇於反抗。她像一顆小草,任憑風吹雨打,依舊傲然地活著,哪怕只是大自然中的那一抹微不足道的綠色,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