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對注意力的控制是否遠遠高於普通人,他們是如何在高壓下保持比賽狀態的?

時間 2021-05-30 22:45:25

1樓:

校田徑隊成員,比賽前上跑道的時候特別緊張,經歷過很多劍拔弩張的比賽之後

(好吧,我要說的不是體育)

考駕照的時候我發現我比旁邊大多數人心理素質要好,他們很緊張,我只是感覺還不如我上賽道前激動。以上。

2樓:哥本哈根的冬瓜

好比學了三年即將高考的學生,在自己的領域是絕對能控制住自己的注意力的,考試的時候也不可能不緊張,即便天天練習,也還是會緊張,會出錯,這個時候就想想之前已經做了三年的題,調整好心態,就好了。

3樓:靜靜地

注意力不是控制來的,越是控制越是出問題。

你需要的不是控制,不是抵抗你的情緒,而是順應他。

就像平靜的湖面上的小船,風往哪吹,就往哪走。

路過荊棘,不需要拿把砍刀,砍光荊棘。你只需要一雙草鞋,忍受一些疼痛。

比賽的時候,緊張,就讓他緊張,興奮,就讓他興奮。不要抵抗,要觀察。

推薦《學習的藝術》,作者是西洋棋大師兼太極推手世界冠軍。

4樓:小胡同學

就拿蹦床來說,也會有人訓練時候水平和發揮都很正常,一遇比賽就拉稀。也有人訓練時候一般般,比賽時候超水平發揮,因人而異。當經歷大大小小的比賽多了,你也就慢慢習慣了。

5樓:Dylan

在高壓下運動員能否注意力集中,能否保持好的狀態,我覺得一方面要看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看比賽經驗,尤其是大賽經驗。

有能力,但是心理素質差的運動員也是有的。

比如,美國男子射擊運動員,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

還記得2023年雅典奧運會上,只要不失誤就可以獲得金牌,結果他決賽最後一槍打中了對手的靶。

他老婆同樣是射擊好手,還拿了2023年北京奧運會的女子10公尺氣步槍冠軍。

還記得這個經典鏡頭嗎?

Kateina Emmons在安慰她發揮失常的丈夫。

埃蒙斯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再次上演驚天失誤,最後一靶僅射出4.4環,將金牌拱手讓給中國運動員邱健。

6樓:小楠Mm

我認為專業運動員只是稍強於普通人,而且這種對注意力的控制是後天可以訓練的也就是說如果普通人通過各種手段的練習是完全可以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的。第二個問題他們是如何在高壓下保持比賽狀態嗯…首先是專注(也可以說是注意力) 專注比賽專注過程專注自身, 其次是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出色的完成此次比賽,最後適當的緊張刺激會更有力於發揮。在比賽中有三種最佳競技狀態「淨」 「靜」 「境」 把雜念清除乾淨,才能真正安靜下來,最終得以達到最佳的自我狀態!

7樓:心淨自然良

專注突破每天都在像更高更快更強挑戰。

運動員精力和體力能維持在高度集中下還要「一心二用」。在長期的訓練中,乙個物理學家在舉乙個不斷突破的例子時就是用運動員必須的。

每天的訓練都在竭盡全力,睡一覺後起來還是這套「暗無天日」的訓練。慢慢的在長時間的高壓訓練下提公升、突破身心的極限。這是不通過訓練拿不來的。

也就造成了有些專案看著簡單。但是真讓普通人上去就是乙個天上乙個地下的差距。

射擊的新規則壓力確實打,平常新規則的訓練也練過。我的體會就是,能不能無視外界干擾,高專注力的維持在射擊上,大家看射擊運動員的表情特色就是「面無表情」反應的心態就是「自我」真正開始比賽,這個世界就只有我,無視任何事和人,就做自己的,這就需要心臟和情緒的高抗壓。在我們業內講通常把這種叫做「境界」

8樓:胖宵宵

那么小的年齡,那麼簡單的經歷,那麼狹窄的知識領域,用什麼理論知識實踐經歷對抗壓力都是白搭。什麼都沒經歷過,怎麼看得破啊?看著那些小運動員,特別是體操運動員,乙個動作做不好當著全世界觀眾哭泣的時候,我特別覺得,他們就是最普通的人,普通的孩子。

所以,最好的抗壓就是保持封閉,什麼壓力都不理會,完全看教練怎麼保護運動員了。什麼都不要管,做好動作,完成比賽,發揮訓練水平,OK!

9樓:八房

說點比較玄但是真實存在的事。

頂尖運動員,或者說一項競技運動中能排在世界前十的人,都已經是超越人類的水平了。

對於這些人來講,他們的對抗中發揮正常水平是不足以戰勝對手的,所以他們追求的都是超常發揮。

其實每個人都有過精神與身體高度融合的時候,觸發方式也各不相同。這種狀態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做事都忘記了時間。心理學上稱之為心流。

在競技體育裡,神經反應,頭腦中的策略,身體協調,稍微有一方慢下來都無法達到超越極限的水平。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某些特定的手段,使得自己的身體本能與理智處於乙個平衡的狀態,這個狀態也被稱為zone(領域)。普通的運動員會通過一段時間的準備與針對訓練來讓自己不斷的接近平衡,至於能不能進入領域則是隨緣(好像也有賽前冥想的)。

而頂級運動員則可以通過獨有的方法隨時進入領域,展現出超乎人類水平的競技能力。

但即便是這些人,也不具備全場維持領域的水平,他們保持高壓下的能力是通過其他方式的釋放,有張有馳的來保持狀態。這些一般就被稱為戰術和策略了。

10樓:菠蘿菠蘿蜜

必須對目標非常非常非常的專注才能發揮出自己100%甚至高於100%的水平,注意力一旦下降會非常明顯的把競技水平拖下去~所以至少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專注能力要遠遠高於常人~

而對於這些奧運會級別的選手來說,壓力往往會增加其專注能力,習慣在壓力下垮掉的運動員通常出不了什麼成績

11樓:蒼天有井獨映空

運動員都是從普通人開始,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強化(和營養上的科學支援),在身體素質,神經反射和激素分泌等方面逐漸變得更加適應這項運動罷了。他們和普通人唯一的差別或許就是,遺傳因素決定了他們一開始就比較適應這項運動吧

12樓:膽小不怕事

你要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是有差別的,心理素質也是。人的差別是真實存在的。

就像有的人手指脫臼了疼的摸不了東西(如易建聯),而有的人能拿總冠軍(如科比),這絕對不是意志力能解決的問題。

13樓:趙凡

拿高考來說吧,我在髮捲之前緊張的手發抖。

但是開始做題的時候,發現還是熟悉的味道,馬上就不緊張了。考場下來後開始後怕。

所以進入競技狀態根本不會緊張,倒是看到很多賽後情緒控制不住的。

至於說這種情況反人性,我認為恰恰相反,當人類還在叢林的時候,天天面對比這個緊張得多的局面,也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來面對猛獸。

14樓:倪偉

首先,能達到那個水平的運動員當然是比較抗壓,心理素質比較過硬的。畢竟心理素質太差,真的一到大賽就手發抖的肯定走不到奧運會的決賽場。

其次,對於這些身經百戰的選手來說,這樣的壓力也未必算怎樣高壓。奧運會世錦賽這種世界大賽每一兩年就有一次,還有更多較小的比賽。從比例上來說,單次勝負對他們職業生涯的影響未必會高於中考高考對普通人一生的影響。

諸位親們應該都參加過中考高考的,大部分人應該也能發揮正常,沒有在壓力下崩潰吧?

力量舉運動員是否有必要練習爆發力?

塗瑋 看加大粗體 動力努力方法用於訓練箱子深蹲和臥推。這種方法的定義是使用非極限負荷,盡量以最快的速度做動作。這種方法需要利用補償性加速 compensatory acceleration 這意味著你要對槓鈴施加最大的力,也就是說在向心階段以最大的力 最快的速度推動槓鈴。如果你能夠深蹲700磅,使用...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注意力?

喵喵喵 說來慚愧我在初中和高中時並沒有想到這個層次,學習的勁頭只是很簡單的勝負欲。我覺得題主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注意力並不一定要變得更冷漠更理性,感性一點也沒什麼不好,你已經意識到學習是更有意義的事情,這就已經很棒了,但是同時需要知道的是學習的過程肯定會伴隨著無聊和枯燥,起碼在我的學生時代甚至是現在,...

日本對棒球運動員的培養是怎樣的?

一毛貓 前天去打球,路過附近野球場,小朋友們就是小學生。教練坐在乙個小箱子上,大家站開10公尺排隊,戰兩隊,輪流跑過來。教練就隨手扔球,當然之是看起來很隨意。跑個9公尺過來,最後要倒地撲救,就是那種在草坪上滑行的。大腿,胸口,膝蓋全是泥。 四藝不全 現實中只靠一種球路吃遍天下的投手是真實存在的。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