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宗偉總是在大賽中輸給林丹?

時間 2021-05-29 23:42:11

1樓:

10年及之前,殺球比不上。那時按老的測速標準,重殺林要比李快20km/h,更不用說林的點殺史上第一,跟刺客一樣,總是能在頭頂被壓的已經很被動的情況下或者雙方都沒有什麼機會的對拉的時候強行點殺突然打死對手,手腕爆發力極強。此時林的腳步也要更快一些。

11、12,李通過瘋狂的力量和耐力訓練,明顯可以看出來手臂和腿部的肌肉暴漲且乾枯,這個時期雖然李的點殺還是遠遠比不上林,但重殺的速度和林半斤八兩了,彈簧腿在腳步上甚至比林更快,創造了更多的殺球機會。此時林在轉型期,一方面為了延長運動壽命,一方面也是身體機能下降的折衷,25歲是身體機能的巔峰期是無法改變的,下降速度從快到慢依次是爆發力、力量、耐力,點殺快速下降,重殺中速下降,耐力慢速下降,多利用下降速度最慢的耐力成了改變打法的重中之重。世錦奧運最後差兩三分敗北,其實12奧運決賽林打的也很緊張失誤很多,只能說李的心理素質實在是太差了。

13、14,林轉型成功,打太極,極高質量極低失誤率的拉吊,和你慢慢拼耐力,一板子殺球也未下降太多。而此時的李仍然沉浸在進攻,更快,更猛的進攻流上,殊不知自己比林還大一歲,07年就25了,13-14已經31、32了,若是25歲之前轉型為進攻流,還不算太遲,而都已經30+了還在追求更快更猛,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虐菜其他選手的時候還看不出來,但在和林諶極端強度的頂級較量中,就是強弩之末了,過快耗盡體能,最後只能盼望對方失誤送分,然而對手也不是傻子。

況且李為了兼顧穩健的控制,不是像陶那樣殺了就果斷上網撲,殺出了機會卻不果斷跟進拿分,最後少拿的分遠多於穩健控制的收益。13世錦賽半決賽打個杜老闆都要三局,決賽第三局直接打到抽筋了。被杜老闆都看透了:

這小老頭只喜歡殺球卻不喜歡上網,我就全力防守+偶爾搏殺網前就行了。

15及之後,葉執教後,李宗偉的技術開始逐漸成熟,反手穩健了些,網前也學會了使用陶的釣魚球創造機會,挑了就重殺搓了就撲球,殺上網也越來越果斷,技術愈發爐火純青,與林的戰績也逐漸開始五五開。但歲月不饒人,彈簧腿沒了,身體極限的能力是大大下降了的,要想得乙個世錦賽/奧運會冠軍可能性已經太低,千禧年後羽毛球男單世錦賽/奧運會冠軍也沒有乙個是大於30歲的。

試想要是李05年就開始改變進攻流,練的滿身肌肉,08-10年葉就開始執教,提公升其進攻流的效率,再與林對戰互相提公升,那樣羽毛球男單的極限高度可能會更上乙個新層次。

2樓:Shepherd

我覺得拿督心氣上差了點,越是到重大比賽的決賽,就覺得拿督似乎容易掉鍊子,俗話說就是有點慫了,發揮不出本應有的水平,在一些關鍵球關鍵分的處理上容易軟,或者多想。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拿督跟林丹相差不過毫釐之間,絕對是同一水平線的極品,可是兩次奧運會決賽輸給林丹,比賽過程也顯示林丹並沒有對李宗偉形成碾壓之勢,甚至拿督在場面上是一度佔優的,是眼看著就能拿下比賽那種,可是拿督就是差那一口氣,頂不住、拿不下,最終自己亂了。

說最近的一次,16年奧運決賽,對戰諶龍,其實第一局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拿督主動,可是楞是乙個兩個關鍵球沒處理好之後形勢就被逆轉,丟掉了大好形勢的第一局後被諶龍打出士氣,其實16年的拿督還算在巔峰,我覺得他硬實力還是要強於諶龍的,然則,還是差一口氣。

其實我們是低估了諶龍的,他跟丹哥算是同齡人,只是丹哥太耀眼,相比之下龍哥暗淡了些,我們必須承認,龍哥的技術與鬥志也是頂級的。

我覺得林李這對羽壇雙雄是很難有後人能超越了。

兩人都參加了四次奧運會,間跨16年,李三進決賽,林更是前無古人的成功衛冕,他倆在羽壇的統治力不容質疑,何況他倆生在同乙個時代,巔峰期也重疊,真真的針尖對麥芒,互相成就了對方,現代版的既生瑜何生亮。

3樓:水軍

最近回顧了一下2008到2023年林丹,李宗偉的比賽。

得出乙個主觀結論,林丹實力超過李宗偉一些,不多。

雙方的差距就是林丹的最高速度是歷史第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雙方技術各有千秋,半斤八兩。任何技術都有破解之道,但速度快無解,除非對手技術差失誤多。林丹2023年以後速度力量走下坡路,但技術一直保持頂尖直到2023年。

可能桃田拉吊技術比林丹好點。

林丹的快,加成了彈跳能力,簡潔高效的步法,和出色的預判能力。年輕時,林丹有頭頂禁飛區的說法,給對手的回球造成非常大限制。平高球壓制林丹頭頂或者反手基本上就是被殺。

林丹的斷腕點殺(頭頂禁飛區)合集

另外,2023年林丹沒拿冠軍,李宗偉也沒拿。2023年林丹世錦賽沒參賽,李宗偉也沒拿冠軍。並不是說李宗偉被林丹壓一頭,而是他確實實力有所欠缺。

回顧了錄影,桃田的上限比林丹差不少,和李宗偉差不多,但是運氣爆棚,生在了乙個好時代。

看看2008,2011,2012, 2023年的錄影,林丹確實是不可戰勝的最偉大羽毛球運動員。

4樓:甜子姜

簡單來講,就是實力不如林丹。

運氣當然也有點差,但是僅僅因為他運氣有點差,就說他倆水平差不多就太不公平了。

林李的比賽中,李宗偉12勝25付,這是把大小賽事都算上了,贏的還沒有林丹一半多。這倆根本不是乙個水平的運動員好嗎?

5樓:肥傑克

李宗偉並沒有失敗,相反他是個非常成功的運動員。輸給林丹其實也沒什麼可以遺憾的,他只是輸給了乙個更強的人,球迷的的遺憾的原因是因為比起其他隊員來說,他和林丹的差距最小。

如果說有什麼可惜的話,就是李宗偉的優勢成了他突破自己的障礙。李宗偉速度快幾乎是他所有成績的基礎,他幾乎不用任何戰術就可以贏下比賽,幾乎所有時間他都是主動的。但是,造成的不利影響或習慣就是:

因為速度快,總是主動,所以李宗偉的過渡球不很注重,也不怎麼注重戰術,因為只要他加速,對手很難和他抗衡,幾乎不用戰術,另外,也是因為快,他的殺球不用很好也可以致命。

在這件事上,林丹走出舒適區,做過很多嘗試,改變過多種風格,連握拍,回到中場的位置等細節,林丹都在不斷嘗試。可以說,林丹會根據戰略需要,改變自己的技術,而且堅決執行,即使輸球也在所不惜。

所以,可以說在很多方面,林丹確實要更勝一籌,這也在各自的職業生涯資料和對戰記錄體現出來了。

6樓:yuanmau4

其實自己打羽球也就半桶水,比賽倒是沒少看。

題主說拋開心理不談我看不成。李宗偉很大程度上輸在心理上。

心理怎麼看呢,個人認為看比賽的時候處理球的思路。專業球手的球路不是大多數愛好者能想到的,林李這種頂尖選手就更不必說。而比賽的時候,一般會邊想邊打,壓力會造成一定的反應延遲,和思路上的卡殼。

李宗偉一般在比賽後階段就開始表現出這種情況,一不留神就造成被動局面。

一點拙見,還請包涵

7樓:li dong

因為實力沒到

林丹狀態好的時候贏不了林丹,林丹狀態不好的時候贏不了別人,到頭來乙個世界冠軍頭銜都沒得到

看了那麼多回答,給李宗偉找的各種理由,對除了林丹以外的任何乙個人都適用,可除了林丹還是有那麼多世界冠軍,為什麼李宗偉就不是其中乙個

李宗偉被捧得這麼高其實是國際羽聯商業運作的結果,有噱頭才有關注行業才好發展才有錢賺。近幾年,羽毛球最大的噱頭就是林李大戰了,羽壇唯一的現象級事件

8樓:電大柯震東

@鐵男 瀉藥第一次被邀有點受寵若驚,想了好久這個問題。

高手間過招最重要不是技術更多的是比拼心態,北京奧運會是乙個轉折點,之前林李也互有勝負。承載著馬來西亞人民的無限期望,但多次比賽都是關鍵時刻掉鍊子,李宗偉給自己多了無形的壓力,而林丹而言中國國內除了他以外還有其他單打排名靠前的選手,鎂光燈沒有全部聚焦在他一人身上,心理負擔較李宗偉輕些。

一言蔽之我覺得是心態在作祟

9樓:張小邪07

邪腰 。

的確,每次大賽中李宗偉彷彿就像注定似的會敗給丹丹.....

然而在不是那麼大型的比賽時,wuli李宗偉戰勝丹丹的機率卻又會高些....

這是全大馬人民都想搞懂的... _(: 3 z _)李知道大馬人都很關注林李,可能無形中也給了些些壓力....

也許每次李都想著: 一定要贏一定要贏拼了老命跌倒也要接到林丟過來的殺人羽球

可是從每次李的採訪看得出情商良好,不會是臨場緊張的問題畢竟幾十年大將其實,這不就是人生嗎?

有時我們硬要做到某件事,結果卻往往不是所期望的,所渴望的。

2016奧林匹克李最終贏了林丹,卻敗給諶龍 ...... 依然還是無冕之王

總之 :

技術: 林 99% 李 99%

命運: 林 90% 李 -100 %

李: " 老子好不甘心吶34;

(圖為昨天全英賽李宗偉對著鏡頭做的魔性小表情 )

10樓:忐小忑

這個問題主要有三點吧:

一是互相的戰績林丹占上風,而且越是關鍵比賽越是這樣,久而久之這種情況對於李會成為乙個嚴重的心理負擔;造成一種想贏怕輸的心理,此外在這種情況下考慮的肯定比一般情況考慮的多, 而過多的思考對於羽毛球比賽是沒有幫助的,反而會自縛手腳。

二是訓練的問題,林在國家隊基本上是人們圍著他團團轉的那種,每天會有專門的隊友幫助他牽拉肌肉、按摩放鬆,訓練時也經常有一對三一對四的專項訓練,也會有小隊員專門陪他練習小技術,有專門的教練制定訓練計畫,這一點李是比不了的。即使有隊員專門陪練,水平也比他有較大的差距。08奧運會就是服務團隊水平的體現,李的錄影已經被教練們看到吐,場上動作完全被看透。

三是場上具體的表現李宗偉長處在與彈速、突擊和整體步伐的速度,而這些優點恰恰被林丹所限制,08年之後,林丹場上打法已經由殺上網變成控制型打法,對於李的整體連貫性能夠很好的遏制,對於李擅長的突擊球路也能夠有乙個較好的限制,既不被你完全速度壓制也不和你完全打快,把節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這是贏球的關鍵所在。此外在單打日漸增多的中半場對抽方面,林丹做的也是比李宗偉要好,一般主動抽幾拍就能夠造成對方被動迫使其分球或彈起來,這也是乙個羽毛球比較關鍵的地方。

11樓:小葉

個人覺得李宗偉對陣林丹贏少輸多,主要是技術原因。在運動天分身體素質比賽感覺李宗偉遜於林丹,但在情緒控制細節處理李宗偉優於林丹。總的來說,無論是競技性還有觀賞性都覺得林丹更勝一籌。

為什麼德國在大賽中總是踢不過義大利?從民族性格方面分析

安德烈了 民族性格.這是個很讓人無語的分析方向。在足球上,論大場面沒有比得過更厲害的球隊了。我不認為德國踢不過義大利,近兩年德國也踢不過西班牙等強隊。我覺得勒夫的打法存在一些問題,2012年的歐洲盃,2010年的世界盃,德國面對強隊就改變自己的打法。放棄進攻,死守。當然這也於整個德國足球風格轉變不完...

為什麼很努力,卻總是在考試中因為粗心丟分,也很不甘?

無名丶小右 以前我也經常粗心到現在還會,總結了一番要麼是計算錯誤,要麼是把數字看錯,導致後面錯很多,作為乙個理科生,離不開的就是草稿紙,所以你寫理科和數學必須帶草稿紙 除非學校有發給你 之後你在看一下你的草稿紙是不是一塌糊塗的,如果是你就要去改正,老師經常要求我們兩個寫在草稿紙的字不能馬虎和每個題目...

為什麼人總是在回憶中不斷的後悔,與厭惡以前的自己?

簡旎 如果說真的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是你成熟了,知道怎樣是對的,怎樣對自己是好的,那就做好現在的自己做好自己認為滿意的自己就好了 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閱歷的豐富和經歷的累積不斷成長,或許成長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許成長成了別人希望的樣子。因為有變化,所以有對比 認知的不斷增加,對自身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