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乘組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的長期在軌停留,這種長期任務中如何避免航天員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

時間 2021-06-22 13:39:20

1樓: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盡可能地營造和在地球一樣的心理氛圍。如果無法營造的條件,在訓練過程中慢慢脫敏,這也可以作為篩選條件之一。

2樓:古都大同

1.設定專門的家屬通話渠道。該渠道對外界(包括飛控中心)保密,能夠使得航天員與家屬深入交流溝通,緩解精神壓力和工作焦慮;

2.空間站內部人工燈光環境布置按照北京時間以地球日為週期進行變化。雖然空間站在每個地球日能繞地球十幾圈,但在空間站的人工燈光的節律變化下,航天員彷彿還是在地面工作;

3.發揚中國餐飲文化。為航天員提供口味多樣的太空食品,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前提下針對來自不同地域的航天員進行個性化飲食安排,保證他們能夠吃到家鄉口味;

4.加裝隔振器,有效降低了工作區和睡眠區的噪音水平。航天員能夠更好地工作和休息,避免因噪音過大產生額外的心理問題。

5.為常駐的航天員提供單人鋪位,鋪位附近設定舷窗,可以觀察地球景象。經歷了緊張的工作後,在休息前看一眼地球,情緒也能夠明顯得到放鬆。

實際上,在空間站工作還是不太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畢竟航天員選拔都是優中選優。

近地空間站與地面聯絡通暢,通話延遲低,航天員每天都能與地面進行大量溝通,說通俗一些就是到舷窗那裡看一看也能夠明顯緩解思鄉之情。

此外空間站是輪換制,前期通過神舟十二號十三號兩個乘組的三個月的工作期積累經驗,後續乘組都是工作六個月就輪換,在軌時間不會太長。

真正的問題其實就是之後載人登火時要遇到的心理問題。執行載人登火任務的航天員逐漸遠離地球,地球在他們眼中成為一顆星星,無法通過遙望地球緩解情緒;路途遙遠,光是去程就要七個月左右,已經大於空間站任務乘組的乙個週期;通話逐漸延遲到8分鐘到40分鐘,且傳輸速率的下降也不再能夠滿足更多的個人通訊需要。

在真正的載人登火時面對這些實際困難,航天員會出現何種心理問題?恐怕這是在地面或近地空間所難以模擬的。遇到問題如何解決?

如何避免小事化大?恐怕這些問題也是需要和技術問題一同考慮的重要問題。

3樓:STS-1

在地球軌道還行,地面可以提供實時支援,甚至比南極科考站的工作條件好得多。心理問題最主要容易發生在行星際航天飛行中,遠離地球+長期封閉的環境會讓人有問題。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三人乘組名單確定,這次載人航天任務還有哪些資訊值得關注?

太空征途 出艙活動是一大看點,從這次的任務標識都能看出來,伸展出來的機械臂在輔助一名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而綜合最新的訊息分析可知,有可能是這樣的團隊角色 聶海勝在空間站內進行操縱,劉伯明和湯洪波出艙太空行走,這一過程中要密切做好人與機械臂的配合,這也是三個人共同的團隊協作!期待一下吧,中中國人的太空...

神舟十二號出征,三名航天員鑄夢太空。你有何感想 祝福想說的

豐源服裝廠 感到中國的科技力量進步很快,也必須發展太空和其它的技術 如晶元 等,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有家的幸福感,祝福神舟十二號和三名航空員萬事順意,平安歸來! 寶子的夜 中國強大了 逐夢天空 我們活在21新世紀 網際網路充斥著任何好與不好的資訊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人們都在關注外太空 沒人願意關注...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第二次出艙成功,這次出艙人員安排上有何考慮?這次任務有哪些看點?

DF express 祝賀神舟十二號乘組在中國空間站的兩次出艙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聶海勝 劉伯明 湯洪波三人的工作完成了非常好的工作。先介紹下兩次出艙行走所完成的工作吧。在7月4日的第一次出艙中,劉伯明和湯洪波首先從艙內將機械臂腳限位器與艙外工作台帶出艙,並安裝於機械臂上。腳限位器與艙外操作台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