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顯示器時,在重新整理率和延遲之間應該更偏向於哪個?

時間 2021-06-11 17:25:41

1樓:

首先你應該關注的是畫素密度,理論上講在同一解析度指標下,螢幕尺寸越小密度越大也就越高檔越貴。其次如果你玩遊戲,你該看的是重新整理率,比如144HZ,然後是面板型別,比如IPS。延遲實質上是個比較似是而非的玩意兒,你肉眼無法分別,人家隨便標,換個名頭就可以吹一波。

你可以完全不用管這個指標。如果你是做平面設計,你選擇的第一指標是顏色準確度和色域。其他你頂多看看面板型別、解析度、尺寸、介面。

2樓:

你說的延遲就是響應速度吧?按重新整理率和響應速度的關係來看,高重新整理高延遲的顯示器,拖影会非常嚴重,兩者越高越嚴重;低重新整理率低響應速度,那低響應速度的效果就發揮不出來,低響應速度的特點就是讓顯示器每一幀的切換更加乾淨利落從而解決拖影問題。

具體展開說一下,60HZ是一秒鐘重新整理60幀即重新整理一幀需要17ms,144HZ是一秒鐘重新整理144幀即一幀需要7ms,如果你顯示器是60幀那你響應速度低於17ms就沒有拖影了,再低意義不大;而144HZ,你響應速度要低於7ms就好了,高於7ms後就會有拖影,高的越多拖影越嚴重。

所以這倆東西不好分開論,應該放一起說,越高重新整理率的顯示器對響應速度要求也越高,我一直搞不明白那些高重新整理率高響應速度的螢幕有啥意義,我個人感覺就是噱頭,如果有大佬能給我解答一下,在響應速度極高的情況下,高重新整理率到底有啥用(沒錯,點名高重新整理率VA屏)我感激不盡。

綜上,就我個人對於顯示器的理解來說,在保證沒拖影的情況下(即響應速度快於顯示器一幀重新整理時間),重新整理率越高越好,目前上144HZ重新整理率的,除了TN屏,就只有頂尖IPS屏了(5ms響應速度),否則都會有拖影,所以我是建議你預算夠就上144/165HZ的大金剛(3000塊出頭),預算不夠就144HZ的TN(1500左右吧),再低就別追求144了,60HZ也一樣用。

哦補充一點,市面上顯示器引數的1ms都是偷換概念的虛標,目前最快的TN是2ms左右,IPS是5ms左右,VA是8ms左右。

144HZ重新整理率的顯示器?

拔刀醬 首先你得有一張非常強大的顯示卡,如果顯示器解析度是1080P,顯示卡至少的gtx1070級別,這樣用144hz重新整理率的顯示器,才能發揮該有的效果 如果是2K解析度,顯示卡建議1080級別以上。接下來回答題主問題 1.144hz重新整理率顯示器,需要你的顯示卡算力足夠,每秒能輸出60張以上...

關於重新整理率對顯示器有多重要

暱稱怎麼沒了 高刷也不是沒用,高重新整理率主要提公升動態效果,如果人的動態視覺好還是可以感覺出來的,當然像飛行員電競選手網球運動員等這些後天鍛鍊出來的動態視覺也是有區別的,不過大部分人只要不是重度fps使用者幾乎體驗不出來,感覺回不去是因為在pc端操作時滑鼠或者拖動檔案時的拖影,這本來就是為了感官故...

顯示器重新整理率和顯示卡fps一定要很匹配嗎?

Mr Lee 先要說明一下,啥是重新整理率?重新整理率是指電子束對螢幕上的影象重複掃瞄的次數,可以理解為1秒鐘內,螢幕被重新整理了多少次,換了多少副的影象,重新整理率越高,所顯示的圖象 畫面 穩定性就越好,中間的過渡越自然順暢。家用辦公,75hz就已經可以滿足了,但對於遊戲愛好者,更要追求流暢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