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傳導耳機值得買嗎?

時間 2021-05-06 04:25:08

1樓:煎餅兩毛一

看個人使用場景。

兩種最佳工況

1.輕度運動,例如慢跑。

2.高強度降噪需求,80分貝左右環境下,配合3m耳塞,能達到低音量聽聲效果。

2樓:默明其妙

首先宣告,不是打廣告。

本人有中耳炎,之前戴的降噪耳機戴久了又痛又癢。前幾天趁著活動,花了一百多大洋買了乙個中國產的骨傳導耳機。

本身沒抱什麼希望,就是想感受一下。使用結果還是挺出乎我意料的,音質感覺還可以(我是木耳),並且戴久了耳朵也不痛。除此之外,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感覺骨傳導耳機的聲音跟入耳式耳機放出的聲音不太一樣……

至於是不是漏音,可能我運氣比較好,雖然一一點點,但是需要離得很近聽到,而且師弟說聽不到我放的什麼東西。

所以,對於我們中耳炎患者,我還是推薦使用骨傳導耳機的!

3樓:家有肥惡犬

看用途,如果是運動、特別是長跑,優勢非常明顯的,運動耳機其他的基本都是入耳的,入耳耳機在長時間運動後,汗液就會很容易順著耳機流入耳朵,非常難受,而且入耳耳機在路跑的時候,聽不到外界聲音也是挺危險的。骨傳導耳機就沒有上述問題。

4樓:疑惑

值得,特別是想保護耳朵聽力的話。建議看下這些文章。

疑惑:骨傳導耳機哪些品牌比較好

疑惑:骨傳導耳機價效比最高的品牌

疑惑:中耳炎還能戴耳機嗎?

疑惑:骨傳導耳機入門選購指南

疑惑:骨傳導耳機佩戴舒服嗎

疑惑:600元價位優秀骨傳導耳機推薦

疑惑:凹凸邁骨傳導藍芽耳機開箱體驗

疑惑:骨傳導耳機哪個牌子穩固性最好?

5樓:FRED

單純的骨傳導耳機可以做運動耳機,聽個響,平時也不影響談話

追求音質買UM mest或者mini mest,Mest骨傳導彌補中頻,靜電單元負責超高頻,動鐵中高頻,低頻給動圈,如果買定製款可以最大程度發揮骨傳導發聲單元.需要乙個控制力優秀的前端,手機最大聲壓和輸出阻抗與Mest不太匹配

6樓:

買過韶音的以前回答裡有使用體驗

後面就棄了

還是AirPods pro好用

骨傳導麼主要跑步的時候用

要是在嘈雜環境下使用音量開到大都聽不清楚

說可以一定程度保護聽力的

其實都一樣只要聲音夠大時間夠長耳朵照樣沒有

7樓:tank721

我買來騎車用的,真香。。。騎車時,路面環境複雜,真心不太敢用其他耳機,不戴耳機又太無聊。。。我買的韶音,用起來不錯,續航之類的都滿意。

只不過有一點麻煩,售後需要寄回深圳。我有段時間沒用那耳機,不知道是太久沒用還是被家裡人用壞了,反正充不上電了。。一問售後,需要寄回深圳,沒有售後服務點。。。

8樓:漂洋過海的螞蟻

其實骨傳導耳機是用來跑步,或者騎行時用的。

在運動時對後方來車已經側面的聲音能及時做出反應。

在耳機的效能音質上肯定不能和其它形式的耳機比。

就像專門登雪山的釘子鞋,拿來和其他鞋子比賽跑步?可能還比不過拖鞋吧。

用途不同而已。

9樓:

有特殊場景需求就買,沒有就別買。

音質差,漏音大,唯一的無可替代的好處就是,完全不影響聽環境音。

另外提醒一下,這玩意有可能不相容你的眼鏡。

我有乙個已經束之高閣了。其實這玩意拿來騎行導航還是相當給力的,如果它相容我的眼鏡的話。

10樓:無常

很值得。

現在藍芽耳機是個很尷尬的東西,入耳式經常會耳朵發炎,很多藍芽耳機現在都像蘋果一樣盒加倆耳機頭,這種也很容易丟,戴上也很容易掉(別說你戴著不掉,肯定有很多人容易掉的)。比如我現在帶耳機只有平頭的戴著還可以,但是我沒找到什麼平頭藍芽耳機(太難找了),入耳半入耳也容易掉,入耳經常耳朵發炎疼。頭戴式太不方便這裡就不多說了,用的很少,戴時間長一會我就頭疼

這種時候,骨傳導真的是個很好的選擇。一般相比之下是不容易掉的,畢竟在耳朵上掛著,走路更安全各種場合都能用(太吵的地方除外)漏音其實真的不咋漏了,不開太大聲一般都沒問題的,而且你摘下來,可能覺得他漏音,戴上時漏音程度應該是不一樣的。

那些覺得雞肋的,我著實羨慕他們耳朵經受得起入耳式的摧殘

11樓:好真真真

我覺得吧,骨傳導耳機應該可以保護聽力,因為骨傳導聽力和一般聽力的原理是不一樣的。要知道現在全世界有很多年輕人都因為長時間佩戴耳機而導致聽力下降了。

12樓:

所以這個下面廣告貼這麼多?

上來就是美圖官圖還親測??不點名了,免得擋人財路。咱花點廣告費,別上平台帶流量,這點錢捨不得?

骨傳導,音質和入耳最多3折吧,優點就是輕便運動,是佩戴入耳大耳不舒適的福音。

安全作為炒作的我也忍不住問,難不成聽耳機和中國第一代玩摩托一樣,都摔沒有了?

誰戴耳機走在路上就不看左右了??誰戴耳機在步行區還希望聽到周圍聲音??

還有,炒健康的,骨傳導就真不傷聽力或者其他地方了??天天放個震動在你頷骨那真的沒影響???

希望買的人識別清楚,你到底想要啥?

比如主動降噪,就是有噪音用,平時用就真不那麼好。

骨傳導,也基本就是運動,還得人少地方用。

細分類需求決定了小眾,非把它炒作成大眾產品,沒必要

某乎在耳機這方面推薦,還真不如某吧專業,很多都是半吊子裝懂,還有就是玩了千把塊耳機的裝神,玩家少,商家號也太多了。

13樓:頹在盛年

不請自來

買的as800環法聯名,本人是沒有買聯名的習慣的具體為啥......

毒上比普通版便宜

先說優點吧

防水確實不錯哈,平時洗澡也帶著聽個歌啥的

漏音有改善,只要音量不大就不會出現問題(系統一半音量以下)帶著很舒服適合運動,長時間佩戴沒有不適感

出了低音都是中上水平的質量(這當然沒辦法)當然槽點也不少……

它只能運動的時候帶

躺著聽歌是不存在的(有乙個買了as600的鐵子告訴我可以反著戴)還有續航八個小時還是有點短,當然這個時間也很不錯了沒有隔噪,不存在壓馬路戴。音量開最大才能聽清,但是音量一大就振得頭疼……

經實驗,耳塞有效

出門不帶了不好裝,感覺那小身闆得小心翼翼的護著和高領衣服沒法相處

14樓:無極子

我用過兩款韶音的耳機,現在在用as800。我覺得好處是1.不入耳2.比較輕。

我耳朵比較敏感,所以不入耳讓我感覺很好。新版的按鍵那兩塊比較小,也比較平滑,所以相對來做耳朵後面舒服一點。能聽見外面的聲音也比較安全。

新版真的很輕,我經常去上課的時候忘記取下來。戴在頭上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新版相對來說漏音要好一些,但是好是存在的,不過在漏音會被聽見的情況下一般也不需要那麼高的音量。

我覺得骨傳導最適合的還是聽有聲書或者podcast。

15樓:愣嗨

我買了覺得是值的

去年入的韶音AS800

去年北馬展上在韶音展位買的,1000出頭入的,挺香的。

現在是我的運動專用耳機和日常辦公、戶外耳機。

開始我是把骨傳導作為運動耳機入的手,畢竟買過的朋友都說運動時候用最合適。後來戴著戴著就習慣了,用的時候就夾頭上,不用的時候就夾在脖子上。

沒想到繼嘲諷BS耳機是項鍊之後,我也有了一條耳機項鍊。

哈哈哈,胡漸彪和我是同款耳機!

更主要的是,這個耳機戴著沒什麼感覺,佩戴感很弱。它又不塞耳朵,而且很輕,韶音官方的說法是26g,戴著確實感覺不到重量。很多時候戴著戴著我都忘了自己戴著耳機。

夾脖子的時候也是,沒什麼感覺,久了就忘了,然後到處找耳機,過了幾秒才想起來戴在自己脖子上。

我覺得這個耳機已經接近便攜耳機的極致狀態了——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有點誇張,但用起來很方便是真的。可以一直戴著且不用擔心掉也不會搞得耳朵疼。

音質的話我日常夠用了,畢竟運動、戶外或者上班的時候不是true music時間,這個音質打打節奏、聽歌找找感覺完全夠用。正常環境裡音量開到60%就夠了,這個音量的話完全感覺不到骨傳導的震感。

如果要買骨傳導耳機,還是直接買最新的吧,AS800應該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的骨傳導耳機了。韶音以前的款AS650我也用過,體驗沒這麼好,比較沉而且相對來說夾得更緊。AS800相對650戴著確實舒服一些。

其他的骨傳導就完全不推薦了,震感和漏音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16樓:柯潘東多特

被前排的疑似水軍影響買了個aftershokz 800,用了兩天,退貨。

原因:沉(脖子明顯有感覺),限制姿勢(不能躺著趴著用),聽不清(輪廓很大,夾不緊頭,和把普通耳機黏在耳朵上沒區別),脆(戴在頭上,無任何保護,超長一根,退貨早也是怕隨便一搞搞斷了)

重新買了個earsopen的wr3,用的很舒服,戴著雖然音質差點但戴一天耳朵都不難受

原因:不限制姿勢,很輕,線控部分不用充電,擴音部分需要時再充電就可以,夾耳朵不用擔心夾不緊,耳機線連線不會擔心斷

17樓:夢想家大魔王

我覺得這種耳機不適合用來聽歌,因為實際音質確實比不過入耳式的耳機。但有一種場景是非常適合它的——駕車時。駕車時戴的耳機常見的是單耳入耳式的,經常使用肯定會損害聽力,而且兩隻耳朵堵乙隻開乙隻,對環境聲音的準確判斷多少也有些影響。

而換成骨傳導耳機,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18樓:

作為特種耳機有意義,日常使用完全沒有必要。嗯,除非出汗多到戴個平頭也難受的程度。

運動的話可以選POWERBEATS PRO或是SP900(可以游泳),想要平頭塞的話可以看看airpods,運動時候戴不住的話可選鯊魚鰭配件(就是比較麻煩)。單純依靠藍芽的耳機是根本沒辦法游泳時候正常使用的。

隔音等於平頭塞,如果在嘈雜環境下想聽清楚,音量需要開得巨大,這種情況下「對於外界的靈敏反應」也不過是耳朵沒被堵住帶來的心理安慰,實際上和平頭塞開小點聲音沒有本質區別。如果你真的想要保持良好的反應力,那麼外界聲音大一點基本上就沒辦法正常聆聽(這裡的正常聆聽指的是播客能夠聽清楚人在說什麼)了——當然如果根本不在意聽清楚,只是聽個響的話倒是沒什麼問題。

這玩意兒一般不便宜。

這玩意兒完全沒有音質可言,一千多被99的普通入耳吊打。

這玩意兒並不隔音,也沒有什麼保護聽力的作用。真的在意這個,還不如用AirPods Pro。能夠降低外界雜訊是保護聽力唯一正道。

它最適合的還是替代原來的單邊藍芽通話耳機,長期不摘耳機也不會對線下溝通有影響。

19樓:

我覺得各位評測專家們一到漏音測試環節的時候智商集體下線,騎驢找驢,不帶著耳機不堵著發音面去測當然會漏音啊,我們平時都是帶著耳機和別人交談的啊。

20樓:焗頭橘腦

值得買,我直接衝的韶音AS800,用了一段時間決定吹爆它。

骨傳導耳機爽就爽在它不用堵耳朵啊兄弟們!!!

一般頭戴的、入耳的耳機戴個把鐘頭耳朵要麼被壓得疼、要麼被堵得癢,這種體驗不是就我乙個人有吧。

以前是沒得選,所有耳機都是這樣的,我也就預設了「耳機就是塞在耳朵裡的」,大不了就別戴太久唄。

後來又一次逛街的時候看到了骨傳導的耳機,驚豔於它的概念,但試了一下發現使用效果並不讓我滿意,音量大的時候震感明顯、漏音嚴重,音質在藍芽耳機中算中等,不加分也不減分吧。但總的來說不堵耳朵的優點不足以彌補它其它方面的缺陷。

當時對骨傳導耳機很失望,我還想是不是這個牌子的問題,後來還查了查,發現大家的體驗效果都差不多,不滿的為主,覺得好的也就說適合運動。牌子上基本也就說韶音和日本的earsopen,後來兩個牌子我都試了,問題還是很明顯——漏音。韶音還好點,比較小且輕,earsopen的耳機帶乙個頸環,還不能戴著跑步了。

大多骨傳導耳機主打的都是適合運動場景,但由於我還沒富裕到可以為了一周3個小時的跑步配乙個專用耳機的程度,光適合運動對我來說適用面還是太窄。

我是覺得可惜了,畢竟不用塞著耳朵聽歌的感覺還是很爽的。知友說的我也很認同,骨傳導耳機的技術還不成熟。知乎上說骨傳導耳機=耳朵邊上掛兩個小耳機,這個點比較誇張,但聲音開到70%,一公尺內能聽到這是真的。

後來有個同學入了韶音的耳機,和我們吹多牛多牛,我當時還以為他買的是AS650,還駁了他說骨傳導耳機還不成熟,有會漏音什麼的。我同學就一臉不屑的聽著。

他入的是韶音新出的AS800,拿他的試完之後我就乙個想法——真香!!!

然後果斷入了,戴了快乙個月了,真的爽啊。說真的,目前要買骨傳導的話直接衝韶音的AS800就對了,其他牌子包括韶音的其他型號都還是差點意思。AS800的漏音已經做得和耳塞式耳機差不多,震感不開到80%音量以上基本沒有。

這個耳機本來就是為運動設計的,跑步帶著舒服就不需要多說。

我覺得真正讓我覺得爽的是我可以一直戴著它,一連戴好幾個小時,想聽歌的時候就放歌聽聽,不想聽歌就掛它在耳朵上。AS800的佩戴感不強,好些時候我戴著戴著就忘了自己還戴著耳機。這個耳機要是再做的極致點,戴著不影響睡覺的話,我可以戴一天!!!

可惜現在那個後掛還是有點膈應。

UnboxTherapy對韶音AS800的測評

骨傳導耳機是否真的值得買?

觀月流火 骨傳導耳機的原理,優點缺點已經有很多人回答過了。骨傳導耳機值不值得買還的看你有沒有遇到過以下這些場景,以及乙個好的骨傳導耳機幾百至上千塊,這幾百上千塊對於你來說負擔如何。如果你經常運動,這裡說的經常起碼的乙個星期去1 2次吧,乙個月才去1次,1次才運動1個多小時那不叫經常那叫偶爾,無論是去...

如何選擇骨傳導耳機?

漁余於 漁余於 2021年怎麼挑選骨傳導耳機?持續更新 其他耳機文章入口 真無線耳機 頭戴式耳機 頸掛式耳機 降噪耳機 骨傳導耳機 王老吉 買骨傳導耳機就不要追求音質,這是目前技術瓶頸 選擇此類產品就要關注 佩戴舒適度 每個人頭型不同,配戴體驗也不同,可以利用7天無理由退貨去體驗 振子的貼合度 產品...

骨傳導耳機音質怎樣?

跑步運動小妞妞 骨傳導的音質肯定沒有入耳的要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需要了解到骨傳導耳機的工作原理。既然骨傳導耳機的音質沒有入耳式的好,那麼為什麼還要選擇骨傳導耳機呢。這個就需要看我們的需求了。我是一名跑步運動愛好者,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有時候音質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購買耳機時會考慮更多的其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