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合適的三腳架?

時間 2021-05-29 23:00:20

1樓:毛晨

大家都說,要買了3個三腳架才能知道自己最終需要的是什麼,在折騰了很多年之後,我認可這句話。

為了少走彎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個便宜但在某方面效能上絕對夠用的三腳架,比如足夠輕便,比如足夠結實。然後根據使用中不滿意的地方再決定哪方面需要補全。第乙個三腳架肯定不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想要尋找合適的折中點極大可能是找不准的,所以不如買個便宜,但至少在某乙個應用場景下能用到的,不會造成浪費。

比如我最先買的百諾的旅遊天使(碳纖維的),也不算貴,當然不是特便宜的那種,1000出頭。我知道至少有一點,如果出去玩求輕便的話這個是滿足要求的。如果是有人推薦的那種鋁合金的3、400的腳架,又不夠解釋,也不足夠輕便(肯定比碳纖維的重),其實錢就算白花了。

然後這個腳架使用過程中大概能體會到不足,比如多少焦段的相機就架不住了,比如雲台的穩定性和調整的便利性等等,後面再買就能知道錢應該花在什麼地方,應該追求什麼了。

2樓:葉與紙

不要買太便宜的三腳架和雲台,哪怕你的相機很輕比如說我圖中這個,雲騰的百元架子

一開始確實是想著反正我的相機很輕就沒必要上好的三腳架,結果到手後我錯了

不談我架的相機多重,這個三腳架太輕+重心太高了,放在地上輕輕推一下就會晃,稍微用點力的話甚至肉眼可見那根單薄的鋁管變形……

所以,只要不是極其拮据又急需三腳架,別買那些特別便宜的三腳架。

3樓:林小煜

作為曾經嘗試燒腳架的,我只能說就這幾個牌子選。從貴到便宜捷信,曼富圖,馬小路,思銳百諾。。。。這些去選買的起最貴的,其他牌子不是價效比低就是完全不靠譜。。。

高票答案扯一堆,容易讓人誤入歧途。。。

4樓:哲文

其實是如何拉出和固定三腳架中軸,可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這個問題上,最正確而積極的方法就是用通過曲臂操作的斜撐對中心柱進行固定。

就旅行者經常使用的重量較輕的三腳架而言,只需鬆開夾子,把三腳架公升到適合的高度,然後重新夾緊三腳架即可。

如果鎖定裝置位於一條架腿的內側,使用者就會費力地在三腳架的三條架腳之間摸索,以便找到這一裝置,這種方法就顯得較為不便。

5樓:GSGSCA

摺疊後掛包上不來回晃,第二背起來剛好不太累的,安利一下思銳的,作為個窮B學生,經常跟朋友去拍拍銀河,成功把思銳案例給了台灣朋友

6樓:梁文琴

首先,在選購三腳架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其牢固程度和重量,同時還要考慮它的架腳是由幾節組成?如何進行調節?開啟時是否有斜撐加固?

中心柱的效能也要加以考慮。這幾方面因素決定著三腳架是否容易產生前述的晃動,同時還會影響操作的便捷。遺憾的是,不少三腳架生產廠商似乎都忽視了三腳架的手感。

就把三腳架撐開到工作高度而言,可以採用三種不同方法:

鎖住旋轉套管;用緊固螺釘進行固定;用拇指扳緊鎖摯。

不過,廠商所選擇的何種固定三腳架的方式,並不一定能充分反映某種三腳架是否有效。用夾緊的方式鎖定三腳架並不一定比擰螺釘有效。這取決於三腳架在野外是否便於使用。

7樓:史萊姆

那種八爪魚型別的其實利用率最高

……旅遊最佳,還是這種旅遊最實用,加個快裝雲台,又好裝,專業三腳架旅遊就是用來裝逼的…………

8樓:爆漿西瓜

首先。合適的定義過於寬泛。題主是機器過重需要穩定支撐呢,還是經常外拍需要便攜呢,還是地方較小需要摺疊收納呢,還是預算有限想要個價效比高的呢,都沒有說清楚。

而需求這兩個字才是所謂合適的最佳定義。

其次,說點我自己的想法,只談三腳架,不談分離式雲台。

1.從穩定性來說,節數越少越穩,架子越重越穩,沒有或者不公升中軸會穩,有地釘在泥地上更穩。

2.從收納性來說,節數越多越容易收納,反折更好,中軸可公升降更佳。

3.從便攜性來說,碳纖維比鐵管鋼管的要輕,節數越多便攜性越好,自帶架子揹帶的更方便。

4.從耐用性來說,旋轉開關比卡扣開關要耐用,鐵管鋼管要比碳纖維的耐用。

5.從實用性來說,卡扣開關要比旋轉開關實用,能反折的要比不能反折的實用,能拆成獨腳架的比不能拆的實用,能裝分離式雲台的比固定雲台的實用。

到這兒大家就懂了吧。各個需求實際上是相互矛盾的。你要穩就很難做到很便攜,反過來也一樣。

而且,好的三腳架都不便宜。我自己用的四節反折某銳的碳纖維三腳架,用的是卡扣開關,可以拆成單腳架,主要是為了在輕便、展開方便的同時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不過說實話,不是重的架子很難保證其穩定性有多好,平時可以找點重物掛在架子的掛鉤下面增加穩定性。

最後,做點小推薦。

那種100多塊錢的自帶雲台的便攜攝像架要比三腳架好用。原因如下:

1.展開快。

2.大多自帶中間橫桿增加穩定性。

3.攝像雲台比球型雲台易於快速操作。

4.只要不是太重的機器和鏡頭,能承載起70%以上的各類相機。

5.因為便宜所以用料不會很好,輕便。

9樓:

有限資金下的選擇,其實就是在產品品質和更多功能這2點上做選擇既然是初學者,就把雲台和三腳架一起講吧。

產品品質指的是穩定性,耐用性,承重,自重。這些東西,不管是什麼三腳架,都是素質越高越好。

更多功能是指,比如3軸雲台,倒置,橫置,掛鉤,腳釘,水平儀啊這類。但這些功能都會跟三腳架的品質有關係,功能越多,影響腳架的耐用性穩定性越多。如果不需要某些功能就盡量不要配。

三腳架自重這個其實挺重要的,自己可以測試一下,拿個單肩包裝上相機,再裝個10公斤的東西,出去走幾個小時,看看自己受不受得了。如果自己身體好,不怕重,完全可以選鋁合金但品質更好的腳架,如果覺得太重消耗體力太多,還是老老實實買碳纖維的吧。我試過扛個三腳架上山結果到山頂累得都沒心思拍了。

如果你不差錢,就直接上捷信,你看看人家文案是怎麼寫的可承受極端使用方式。

三腳架很多功能都是你有需求才會想到,拍過才知道自己會用什麼功能。

10樓:teawater

需要根據自己的器材和將來可能要上的器材進行選擇相關介紹很多我就不多嘴了

去年一咬牙上了個球的發現很爽攜帶也方便

無獨有偶某次看另乙個人的器材評價也談到了這點也是入了三維的痛苦好幾年最後改了球的

當然也不是說三維的不好不過剛入門應該不會買很貴很好的三維的基本是不會太好用的

11樓:banny feng

最重要的是看看要承載多重的相機+鏡頭,單反、微單、卡片等的承重要求都不一樣。

然後看自己的主要使用場景和需要,可以決定例如高度、三腳架重量(誰登山都不願意背乙個很重的大型腳架)、雲台是球檯還是三向、是否快裝、是否需要水平儀等等。一般考慮到這樣就行了。

特別的要求,例如考慮大風、雨水、風沙的影響之類。如果經常風大的,就要穩定一點,在沙漠用,三腳架入沙會卡卡響甚至伸縮有問題,海邊用多的對金屬可能會有腐蝕。

然後就可以看自己的預算,乙個品牌乙個品牌地選。我只用過捷信的,這方面經驗不多,但幾乎所有攝影器材店都會擺出來讓客戶可以動手試的,現場選就行了。

張樂說佔所有裝備投資1/5我不大認同,三腳架的投資總是有限的,但也不能太便宜。相機、鏡頭的投資太多樣了,1/5的原則難以滿足實際操作。

12樓:o jerry

gitzo!高檔三架的不二選擇。

三腳架的自身重量跟穩重性是一對矛盾。正常情況下越重越穩定。但同樣的穩定性gitzo可以做到最輕。

在戶外,腳架越輕越節省體力。gitzo之外的腳架,買你買的起的就行了。因為覺得它們都差不多。

另外腳架有旅行,海洋,等等系列,選擇自己想要的系列吧!

旅行三腳架推薦?

富圖寶空氣一號,這個腳架各方面都只能算一般,就乙個優點,夠輕,一瓶礦泉水重量,很適合旅行,思銳的2204用過,各方面都還不錯,但還是覺得有點重了,適合平時用用,或者馬小路的mt01之類的小腳架,體積小,方便攜帶。 邊緣人 看你用途了,每個三腳架都有荷重引數,專業單反 專業長焦,與微單差異巨大。如果不...

三腳架最大高度重要嗎?

饅頭cc 個人覺得如果不需要不追求高度的話,三腳架還是要看穩定性。便攜性。最重要還是穩定性。如果因為三腳架導致相機摔倒出事就得不償失了,適馬都能接受三腳架那點重量就不差啥了。以上純個人感覺,不接受反駁 手動滑稽保命 Wenkan Photo 如果只是拍風光,三腳架不公升中軸最大高度一公尺四以上就算合...

為什麼保安那麼警惕三腳架?

小樓 你帶著三腳架,肯定是燈了,要是作為商業用途,某個老哥老姐老頭老太發現自己在網上了,首先找公園扯皮。你要帶個無人機,哼哼。別說沒提醒,你敢在武漢紫陽湖公園西門放個無人機,保證一堆人幾天回不了家,這還是運氣好。 浩克快樂腿 害怕的點是領導下達的指令。領導認為拿三腳架就是商業拍攝,那保安只能看見三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