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會是下乙個華為嗎

時間 2021-05-09 15:08:37

1樓:白月光遇見硃砂痣

大概率不會。

華為私企中的異類,如果將國內智慧型手機分開看的話,蘋果、小公尺是上市公司,OPPO、vivo以及華為並沒有上市全員持股分享利潤。

也因為這樣,華為可以長線投資,從而實現技術領先。

比亞迪並不是,雖然有技術領先,但是其研發實力以及速度遠不及華為。

而且新能源汽車領域是乙個比手機更重要的市場。

不說小公尺、OPPO,華為、蘋果、谷歌以及老牌汽車企業也都會入局。

可以說,世界上大多數有分量的企業都會直接或間接的進入汽車市場。

面對這麼多的對手,你認為比亞迪能突出重圍嗎?

如果你感覺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的話,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可能比這競爭激烈十倍。

當然,新能源汽車市場很難形成壟斷,以比亞迪的實力肯定能成為乙個大品牌。

至於能否走向國際,還要畫乙個問號。

2樓:旭哥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實力確實是大傢伙有目共睹的。他們從2023年便開始有了自主研發的F3DM,之後又和戴姆勒一起合作研發了DENZA,緊接著是王朝車型的面世,歷經11年的沉澱及技術經驗積累,比亞迪被稱之為新能源界的引領者。

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比亞迪在全球需求設計(內外)的頂尖人才,為比亞迪重新打造有著國際風範的車型外觀及內飾,讓王朝車型煥然一新,而內在的技術(底盤調教及產品質量)也通過引用高精尖人才,提公升了他們的車型品質,從「骨子裡」改頭換面。

基於以上的認知,個人對他們的技術水平還是非常認可的,未來若能以這樣的趨勢前行的同時,將品牌定位精準,還是會有望成為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成為國際知名大牌,不論是品牌和技術,都能得到全球的認可~

3樓:傑輝

個人認為不會,除非比亞迪能不再吹牛踏踏實實研發做事,但就算這樣也要一二十年後才有可能。

就看比亞迪的浮誇作假吹牛,我認為路還長著呢。

4樓:劉彬

十幾年前,我就知道了做f3的比亞迪,那時候他就是自主車第二梯隊,華為連「中華酷聯」還沒做到,我基本沒咋聽說過

今天,華為手機賣到全球top3,核心通訊技術已經讓美帝出手全力打壓;比亞迪這些年每一款新車發布都很唬人,但還是自主車第二陣營,

你拿什麼把兩者相比?不過dmi確實不錯

5樓:籃神菜徐鯤

不希望比亞迪成為下乙個華為。

不希望老百姓買車時看著比亞迪的高階車型沸騰,然後多花幾萬買比亞迪低端車型,然後自我安慰說我這可是比亞迪!

我爸就是因為同事都用華為,自己去櫃檯花1700買了個暢享,氣得我三天沒睡好,是孩兒不孝啊。

成為下乙個大疆不好嗎?華為都是些什麼習氣啊,非要當華為。

6樓:「已登出」

不能。前比亞迪員工,從一部轉到十九部。一部做代加工,領導可以,個人想回家跳到19部。

十九部一年離職,領導太差。某孟姓領導,用人為親,隨意甩鍋,沒有責任,簡直是領導中的極品了。所以,蒼天饒過誰,該廠長管理的廠年年在19部的15個工廠中排名倒數第一。

沒過兩年,這個工廠倒閉了

byd整個企業都是一種關係戶的管理方式,對技術對人才好不尊重,更何況壓榨普通工人了。byd的發家就是用人肉血汗做起來的,再過100年,也比不上華為。

7樓:劉朋飛

說乙個不相關的。我計算過,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均價是18萬左右,燃油車均價是10萬左右,由於燃油車數量佔多,合起來均價13萬左右。

假設2023年至2023年比亞迪燃油車停產,被超級混動替換,那麼比亞迪整體均價17萬左右,最低也有15萬,最高至20萬。要知道兩田一眾單車均價也就這個階段,而且比亞迪外,其他傳統自主品牌,均價也就10萬。

有人漲就有人跌,那麼那一家是被吃屍體的呢?是美系兩兄弟還是日系三寶還是大眾?

8樓:陀飛輪

比亞迪我認為目前主要優勢有兩點,一點是王傳福的膽識(精神領袖),另一點是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安全)

一直被詬病的品牌不夠高階,我認為不是主要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投入做出好產品來慢慢改變人們的看法

但是比亞迪有一點會比較致命,就是軟體技術不行,從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歷程來看,硬體技術是基礎,軟體才是人們緊密聯絡的媒介,未來必定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只有解決掉軟體技術問題,比亞迪才有可能成為新能源車領域的"華為"。

9樓:精石頭

只要比亞迪繼續保持在電動和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碳中和能繼續作為全球國家發展的未來方向。那麼比亞迪就能成為下乙個華為。目前看這兩點的確定性非常高。

10樓:bg1vsl

比亞迪沒有資格跟華為比。

問過乙個前華為的員工,華為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那個前員工想了想說:華為其實可以算是一家「美國」公司。

華為為了規範制度,花重金請美國的一家管理公司為華為制定制度,用了十多年時間,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華為公司,如果沒了任正非,照樣運轉。而比亞迪,如果沒了王傳福,很可能就完蛋了。比亞迪其實是一家傳統的家族公司,據說許多高層級的幹部都是王傳福的親戚,包括他的哥嫂子,他老婆,還有各種各樣的親戚在各個部門任職,這樣的公司能運轉成今天這個樣子,靠的是王傳福這乙個定海神針,老王還在呢,公司內部各種亂七八糟的事兒還不斷呢,老王哪天不在了,這家公司的未來真不好說。

比亞迪和華為差得遠了去了

11樓:

企業的核心是人才,你問問投過byd和hw的朋友,你就知道兩者差別了。

多說一句,天天指望smic追上tsmc,先讓smic把待遇提公升到接近的水平,更有希望追趕上。

12樓:游資打板之路

比亞迪是個神奇的廠家,比亞迪是國內唯一乙個以電池為基準點跨界的廠家,看看比亞迪的業務。

1.鋰電池業務,橫跨手機鋰電池和汽車鋰電池消費級鋰電池業務,以及各種工業鋰電業務,這就是電池事業群。

2.汽車業務,包括汽車整車內燃機以及電動車業務,與汽車零配件生產。就是乘用車與商用車事業群。

3.手機代工與手機零配件生產,以及相關IT業務。簡稱電子事業群,能從事晶元開發,到手機製造各領域的分工。

4.以雲軌和雲巴為核心的軌道事業群。

這幾個事業群的核心點開始以電池為核心點擴散出來的,現在變成以電為核心。

比亞迪正在向乙個電氣化集團前進,比亞迪絕對不可能是華為,而是通用電氣的方向在前進。

華為是通訊技術領頭羊,並且形成絕對優勢,比亞迪和華為沒什麼重合業務,反而華為的電池,充電器,以及手機代工交給了比亞迪不少。

兩家是互補業務,而不是競爭。

13樓:小公尺

如果說在自己的領域比較的話,比亞迪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了華為,比亞迪因為完成了自研,自產,自銷的全流程,華為只完成了自研,部分自產,自銷的流程。未來一不小心比亞迪和華為能變成競爭對手。

14樓:

不會,比亞迪這個名字就起的不好,聽起來像外國公司。

他如果叫華地,捨得花點錢搞營銷,大肆宣傳,什麼美國聯合特斯拉制裁華地,什麼愛國就買華地,什麼xx中外合資都是買辦,這銷量不得衝出太陽系?

沙特會是下乙個清朝嗎?

偷偷摸摸滴看 在我眼裡,清朝比沙特好一些。清是半殖民地,沙特是經濟殖民地。清對內能鎮壓人民,也能控制或部分周邊番國,沙特打個胡賽都費勁。清對外還敢於向多國宣戰,不管結果如何,沙特只會交保護費。最重要的是靠著底子厚清還有未來,沙特僅靠目前的地盤只能苟延。底層老百姓生活都苦,當然相隔百多年,苦的方式不同...

瑞幸咖啡會是下乙個 ofo 嗎?

小資產階級 我認為不會 和許多人對於瑞幸咖啡的態度相反,我是支援瑞幸咖啡的。理由1.瑞幸咖啡的真正競爭對手並不是星巴克,但是瑞幸可以借用星巴克的品牌來助推自己。大家可以想一想,一般大眾目前能脫口而出的實體店咖啡品牌是有哪些。而且星巴克在中國這麼多年,開店的速度相比瑞幸是慢很多的。星巴克是創造第三空間...

區塊鏈會是下乙個趨勢風口嗎?

吳朦佳 我是十分看好的。區塊鏈最早的應用是位元幣,炒幣在中國被禁了,但是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來說,是很有應用場景的,比如說 追溯公益的每一筆款項,讓捐款人更加明白 從源頭到上桌追蹤食品,讓食品更安全 和物聯網結合,打通各品牌智慧型家居等等。要想資料不被篡改,公開透明,區塊鏈是目前來說最好的實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