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鞋子的「飛盤」與Rebook鞋子的充氣分別是什麼原理?

時間 2021-12-29 20:02:37

1樓:努力做人

先說說你發的PUMA Disc Blaze

這款鞋首發於2023年,puma當時推出這個無鞋帶設計的系統「disc system」,這個disc system 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其實原理蠻簡單的。主要分為四個部分Disc central control Unit、the Closure Unit、the Compression Unit、the Side Unit。

「Disc central control Unit」就是上面那個大大的轉盤,「the Compression Unit」就是鞋面和轉盤之間的TPU蓋板,「the Side Unit」就是鞋側的軟質TPU支撐。「closure Unit」是飛盤下面的那一塊部分,和compressiom unit聯動,而這死個部分都由類似飛線的材質串聯起來。

這樣一套系統,取代了傳統的繫鞋帶作用,從鞋子的上方,兩側,通過轉盤收緊飛線,將鞋子聚攏,達到包覆的作用。

可以看到很多細線鏈結

再來是pump fury

pump fury始祖開始是在2023年,(就是成龍大哥上腳的黃紅配色)也是為了對標市面上的無鞋帶設計鞋。我個人覺得reebok這個pump就比較厲害了,真的是無鞋帶了(disc還有線)。你發的pump fury是乙個手動鞋面充氣技術。

原理是這樣的,在鞋面的材料之間,放入一層空氣薄膜,這個薄膜與充氣鈕和放氣鈕鏈結。簡單說就是在鞋面材料之間放入一層氣囊了。你可以通過那個圓鈕充氣,旁邊小一點的放氣。

reebok這個pump系統是連鞋跟鞋側都會有統一收緊的效果,和disc的感覺還蠻不一樣的。

可以看到側面都有氣囊

既然講了這個手動充氣,我就多嘴說兩句,有些鞋款鞋舌上也有一顆寫著pump的,那是自動充氣款。也就是所謂Pump 2.0,原理是在鞋墊下放置一塊海綿,海綿與鞋面的導氣薄膜相連,當使用者穿上球鞋後,他走路的同時是在球鞋「打氣」,達到最完美的包裹效果後「打氣」便會自動停止。

2樓:

用途不一樣吧,puma Disc只是乙個鞋帶而已,轉動那個Disc鞋口就會收緊。這個技術在自行車領域已經很常見了,認識乙個玩自行車的隨便一雙鎖鞋都有三個Disc。這個技術是在專業領域是為了防止自行車騎手把鞋帶絞到自行車裡發明的,還有魔術貼,總之為了騎手的安全鞋子上不能有任何鞋帶。

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估計就方便一點吧,不用繫鞋帶,轉一下就好。包裹性什麼的沒穿過,不好說是不是比鞋帶好。

在說reebok的pump,與其說puma的Disc是噱頭大於實用,那麼reebok的pump還是有點實用價值的。pump就是乙個幫浦,手按一下鞋面會自動充氣,可以增強鞋子的包裹性。就類似於量血壓的胳膊上纏的那個東西。

看你的圖應該是reebok pump fury 這個鞋子朋友說腳感很硬,他說在上海奧特萊斯看到都是在門口的籃子裡堆了一堆在賣。

新出的鞋子會比以前的鞋子好穿嗎。?

已登出 不一定,在我眼裡pg1永遠是pg1,pg4永遠是pg4。這倆我都有,不談情懷,pg1打球腳感碾壓pg4,全方位寬領域多角度的那種碾壓 偶然遇上她了 不會不會 就舒適度來講我的 aj12 aj32 aj33 lbj15low lbj16 ub4.0 zoneboost airmax720 這個...

耐克的鞋子的zoom是不是真比國產鞋子減震要好?

B站up我不是張浩 好壞應該都比較客觀吧至少nike和自己比它的zoom我個人認為比其他緩震好這個也要以體重而定 中國產的很多鞋比如態極科技也很棒啊關鍵看你喜歡哪種腳感 專心地掛機 那要看你是需要什麼型別的緩震了,zoom面對的是高爆發需求,快速響應回彈這方面的人群。而中國產鞋大多是發泡性的,而大部...

買很多鞋子的我們

KerwinXxx 有沒有依賴性不清楚但是給我開藥的醫生說是沒有依賴性的,但是需要慢慢的戒斷。本人脂溢性皮炎 玫瑰痤瘡在經歷阿達帕林不耐受,壬二酸不耐受,甲硝唑沒效果之後,醫生給我開了吡美莫司軟膏 據說比他克莫司溫和點,但是藥效機制都是一樣的 滿懷信心和期待的塗到臉上,一開始嗯還不錯,有丟丟油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