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了,大街上你遇到的是穿 旗袍 馬褂的多,還是穿漢服的多?

時間 2021-05-10 07:17:29

1樓:忽逢桃花林

我自己是穿旗袍的,但是我身邊見到的同齡人穿旗袍的不多,基本上是漢服,學校裡也沒有旗袍社,但是有漢服社。我不太懂漢服也不混圈子,不過我的個人感覺是:年輕人的話,現在對漢服比對旗袍更加有熱情,店家們做的漢服面料也都是創新的、年輕好看的,而很多賣旗袍面料的幾乎都是大媽們的花色。

導致我天天在漢服以及和服面料坑里撿料子,然後拿去做旗袍orz

還有乙個點是:穿旗袍的人我見到的很少去說旗袍文化這件事,基本上是對旗袍這件時裝本身的喜愛,所以凝聚力可能不是很強

身邊的漢服的話感覺像是乙個文化圈子,她們有自己的一整套漢服文化,穿漢服是漢服文化外象的體現,穿漢服會給彼此一些圈子內的身份認同,凝聚力會比較強

以上個人愚見,說錯的地方勿噴

2樓:呆蛙

座標溫州,都不多。

偶爾能看到個別旗袍大媽。

馬褂和「唐裝」基本沒人穿,個別老大爺穿個對襟盤扣衫打太極拳。

然後漢服也很少,一年見到幾次頂天了。但一到假期週末啥的,那些穿一坨大蚊帳仙女服的就很多了……

3樓:Assasute

馬褂我基本沒見過穿的。

旗袍和改良旗袍年紀大的女性穿的不少,但基本沒見過年輕人穿。而且正式場合穿旗袍的中老年女性多,日常街頭穿的少。

年輕女性街頭穿漢服和漢元素的多,正式場合沒有(當然以漢服現在的地位也不可能有)。

綜合下來不算正式場合,旗袍略少於漢服,算上正式場合,旗袍略多於漢服。

對了,旅遊景點和古蹟這種地方,漢服遠多於旗袍。

4樓:南山

但是我自從2023年底踏入漢服圈開始就沒試過在香港大街上見到穿漢服的人更別提旗袍馬褂了

在香港街頭即便有人勇於穿上漢服也會被人當做怪類更別提旗袍馬褂這些本不應該出現在普通大街上的衣服

5樓:學畫畫的阿宅

如果將題主的「旗袍馬褂」定義為帶有清立領/翻領(中山裝)及斜襟、盤扣、開兩衩的服飾,

包括改良借名、長衫、唐裝、襖裙、禪服在內的話,

我們北京這裡肯定是這些比漢服多得多,胡同裡有老頭衫大爺,街上有立領盤扣外套老太太帶著旗袍小女孩,商店裡有禪服阿姨、盤串唐裝大叔,學校裡有穿旗袍的語文老師們(我們學校的老師挺多正裝授課的)。

如果僅限旗袍及改良旗袍,馬褂這東西現在基本改良成唐裝了就說是唐裝吧,那基本和漢服五五開,都挺少見。

漢服還是挺常見的,尤其是故宮、什剎海、南鑼這邊,好多拍照的,妙齡少女少年居多,小孩也不少,穿的明制馬面居多(明制賽高),齊胸也不少。

但感覺基本都是拍照來的,都是很華麗的款式,少有當日常服飾穿(因為太不方便),實地目測現在乙個風中的斗篷漢服娘的寬度能抵一輛半三蹦子(的寬度)。

三蹦子就是電動三輪車

而且南鑼等地方有漢服租賃之類的店鋪。

我個人是反對推廣漢服就需要抵制清、民服飾的觀點的,

明的端莊大氣和清的細緻入微(在朝珠等首飾上)正相調和,有很多前人的東西值得學習,都是寶貴的實踐經驗,在旗袍上的很多任務藝真的能對明制發展有極大的好處。而漢服則是為中國服飾的發展提供了乙個絕佳的新角度,大大豐富了中國服飾的品類元素。

中華民族,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於互相包容中共同進步發展,遠比全盤否定要好得多。

在大街上遇沒遇到過奇葩的事?

光之籽 座標上海市中心 來講兩件今天遇到的有li 趣pu 事情 在某商場門口遭某個人堵截,強烈要求我聽完他說話 說什麼我長得還行,就是髮量有點少 太扎心了 劉海有點長可以去他們店裡聽聽髮型分析。我一聽這種騙傻缺的營銷就很煩想要走 關鍵是莫錢 家裡還有作業 不讓我走?把我領回商場,一路扯淡 那哥們 你...

大街上那些穿漢服的小姐姐都怎麼想的?

陌生人 每天想著管別人穿什麼的人是怎麼想的?穿衣自由就不說了,思想自由也不說了 她們也沒想著讓你也了解漢服然後擁有一樣的審美,只是想用一種美的方式來宣揚一種傳統文化或者是覺得漢服好看想穿著出門給世界增加色彩 我尋思她們也沒礙著別人什麼事吧 驚弓之鳥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

為什麼大街上穿 瑜伽褲 的女孩越來越多了?

什麼心態大家都心知肚明,跟暴露狂是差不多的性質,實際上並不好看,也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能享受被任何異性都能覬覦的狀態,呵呵。 先說原因 因為很多人穿著確實很好看!但是會讓我們這種正經但是也LSP的人尷尬 看吧,顯得不正經,LSP 不看吧 正常成年男的 包括女的 誰能忍住不看?難啊難!所以還是開著車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