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體會到母愛是什麼感受?

時間 2021-11-05 09:16:59

1樓:掃瞄

如果我們面對沒有被滿足的需要,是為了得到「好東西」。那麼,哀傷就是為了放掉「壞東西」。

沒有被滿足的的需要,也就是埋在我們內心深處未解的情結。

未解的情結通常在我們的早期生活就被種下,它伴隨著你長大、成年,跟隨著你的學習、工作和婚姻等等。

很多時候,你不能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做事,就是因為這些未被處理的情結阻礙了你。

涵涵一直試圖填補她內心的需要——乙個能關心她、愛她的母親。

只是,想要填補這份情感上的需要,她必須先學會放手,放掉她永遠都得不到的東西:母親的愛。

對於從小到大一直憧憬著母愛的涵涵,放棄母親的愛,對她將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我們把對自己沒有益處的人或生活,全「留在背後」。

很多人遠離故土,奔波在異國他鄉。因此,他們獲得了更好的生活。

可是,如果他們一直眷戀著貧瘠而安逸的土地,結果是十年如一日地貧窮。所以,為了得到富裕的生活,他們先要把貧窮的東西甩在身後。

我們邁開腳步,離開匱乏的資源,把匱乏丟到自己的背後,才能走向更豐富的水源。

你內心堆積的那些沒被滿足的需要,你要先把它們人扔掉,愛的Sunny才能照進來。

涵涵期待母親的愛:給她做一頓自己喜歡吃的飯,而不是千年不變的是母親她自己喜歡吃的。

她希望媽媽眼裡有自己,想要感受到被母親全然的關注和照顧。

有一天,涵涵鼓起勇氣和母親把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母親當時就生氣了,指責她不孝順。

很多時候,我們跟別人說出真實的想法,可能會失去對方的愛,而那份愛又是你十分渴望的。

跟乙個愛控制人的父母說不,是要你面對現實,開始哀傷你跟他們所缺少的那種關係,而不是緣木求魚地仍想努力爭取。

涵涵一直想彌補她心裡的空白:母親的關懷。一直執著於找回那份短缺的愛,因為沒有,所以執著。

如果你繼續在那裡苦苦求取,就沒機會哀傷,也使你永遠卡在那裡。

對付沒有被滿足的需要,為了得到好東西,就要先去哀傷,把不好的東西留在背後。

哀傷和悲傷是不同的概念:

悲傷是傷心難過的意思,是一種情緒反應。

哀傷是一種悲傷之上的理性意識,它更像一種告別傷心的儀式。

哀傷就是接受他們為人的真相,不再期待他們改變。

經過心理輔導,涵涵接受了她的母親不會像別的母親那樣,或者她期待的東西不會從母親那裡得到的真相。

雖然這是十分痛心的,但她也從過去的執著中慢慢地學著走了出來。

事實上,涵涵沒有意識到,她對母親的期待,也是一種控制他人的表現。

有一句經典的話:你不能去改變別人,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之後,涵涵放下了自己對母親的期待,她開始學習做飯,做自己愛吃的飯菜。

愛,這裡找不到,你可以自己去創造;沒有光亮的地方,你一定會空手而歸。

發現對方的真面目,接受事實的悲慘,然後放手,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涵涵的故事告訴我們:

不要責怪別人,你自己是問題的癥結,同時你也是問題的終結者。

兩個月後,她成為了一位學習美食的網路達人。

最後,涵涵分享了她女兒的話:媽媽,你做的飯真好吃,我愛你。

2樓:瀮玉

剛開始還會有期待,還記得小時候躺在椅子上睡著了,身上沒有蓋東西,後來醒了身上蓋了個毯子,我竟然因為這個哭了,想想真的是。後面已經不抱希望了,對他們就這樣吧,我媽又是個特別喜歡挑刺的人,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還不講道理,反正什麼都是她一句話,從來都不聽別人解釋,上小學的時候還冤枉我拿了100塊錢,那天還在房間裡跪了一晚上,還被抽。我爸也不相信我,我哭著說你告訴我放在那裡的我去幫你找,就是不相信我。

第二天我就自己跑到山上去了,邊上山邊想我要不死了算了,但是後來還是不敢下山了,回來奶奶問我怎麼回事,我說了,她說我拿個幾塊錢去買東西是可能的,但是100塊錢一定是不敢拿的。我媽也在第二天找到了錢,非說是我後來放回去的,我都氣笑了。所以長大之後,我特別反感別人把不是我做的事按我身上,一碰就會炸,必須理論清楚。

反正從小到大,一句誇獎都沒有,冷嘲熱諷,批評,打罵多的數不勝數,還不斷地威脅我打壓我,說我是拖累,抱怨。從來不知道母愛是什麼,也從來沒有體驗過母愛,她帶給我的都是負能量。我現在自卑,膽小,有時候甚至有易怒都是拜她所賜。

不止一次想過死了算了,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我不想當你的孩子,你也不想當我的父母。為什麼什麼樣的人都能當父母。如果沒有我爸,沒有周圍的親戚,沒有爺爺奶奶我可能早就死了吧!!!

她不像我媽,就像是我上輩子的仇人。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還是要好好珍惜,不管帶你走來的人如何,我的去留自然由我自己決定。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還要悲慘的人,希望你們都能好好的活於長空之下。

我在去年登記了遺體捐獻,如果身後能順利捐獻,也算是為社會做貢獻了。

3樓:王澤漢

我從小就沒有得到過母親的愛,即使我做的多麼的好,父母都對我沒有任何的誇獎。長大之後,我很埋怨他們,我明明做的那麼好可為什麼我從來不被重視過。直到現在,我已經不再埋怨他們了,我覺得我很可憐,可憐到只有我自己可憐我自己,因為我得不到愛,沒有乙個人真正的愛過我,而我,在父母心裡則成了他們最大的傷疤

4樓:飛火黑雪

沒感覺。

就像……嗯,怎麼說呢,就像問你做一棵樹是什麼感覺一樣。你見過樹,也了解過一些關於它的知識,但不會知道作為一棵樹是什麼感覺。

5樓:白和黑

從來沒有過關心吧,她也不懂怎麼關心人,或許和她的成長經歷有關,她只活在自己世界裡,我覺得自己和她有點像,因為我是她女兒,我很害怕,變成她那樣

6樓:終是夢

我就是沒有體會過母愛的孩子,現在讀初2,覺得沒什麼,也不恨我爸爸,也不討厭他 ,我媽媽在我5歲的時候就和我爸爸離了,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就是苦了我爸爸

從來沒有穿過阿迪達斯是什麼感受

已登出 沒穿過,也不曾想穿。畢竟我的樂趣和愛好不在此,所以1百的阿迪和1千的阿迪對我來說都沒有什麼區別與吸引力,更別說炒的火熱的AJ。沒得到你本不想得到的無需悲傷,更沒必要為了別人的眼光去追求自己不愛的東西。真正喜愛的別人質疑也不重要,自己喜歡就好,然後拼盡全力去得到。那樣,你一定會感受到由衷的歡喜...

從來沒有談過戀愛是什麼體驗?

可能是,只有同性好友各種可愛的小姐姐們。看得上我的我要麼看不上,要麼覺得那個人眼瞎居然看上了我。有過動心,然而知道沒有結果便會下一刻斷了心思,無法接受談戀愛就是積攢戀愛值的說法,不願意為了合適就去談。極其拒絕我不喜歡不認識的人碰自己,為此也不願意外出洗頭理髮。現在已經在看合適的養老院了,瑞典有家養老...

從來沒有被家人肯定過是什麼體驗?

我小時候吧,有時候我媽有什麼錯,我會特別小聲的說出來。結果她就會突然提高音調 什麼?難道不是你的錯嗎,你還怨我?一開始我會反駁啊,但是長大後我就再也不敢了。我慫了,我怕被罵被打。現在有什麼東西靠近我的腰或者頭,我都會下意識的往周圍閃,或者閉上眼睛等著疼到來。每次我媽一說什麼,我就會說 抱歉,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