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了解閩越人和畲族的關係?

時間 2021-10-29 06:10:18

1樓:

閩越不像越國遺民。閩浙之間數百公里的山地阻隔作用非常強,導致兩者父系常染差異很大。閩越上層無疑是越國南下,但是主體和於越無關,和甌越差別都很顯著。

苗族的特徵父系O-N5佔比百分之10(共祖2023年)在畲族高頻。客家閩南潮汕偏高。

苗族高頻父系K644下的O-Z23327(共祖2023年)在閩南閩東等地有不少分布。

更多的苗族高頻父系不見於福建等地,這些父系貌似並非苗族固有父系。

畲族有不少F317 Y19688(共祖2023年)等當代閩人特徵父系。

浙江景寧畲族gm非常南,接近嶺南人,而不同於當地人。

畲語有兩種

福安畲語是除廣東的惠東4縣和貴州畲族外,其他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廣東的潮州、豐順等地的畲族所共同使用的語言。2023年福建省民委對羅源畲語100個常用詞作了分析,其中粵語佔14個,客家話佔13個,閩南、潮州語佔6個,福州語佔43個,其餘24個不屬上述語類。

惠東畲語是居住於廣東蓮花山區、羅浮山區的惠東、海豐、博羅、增城4個縣共1200多自稱「活聶」(山人)的畲族所使用的語言。這種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跟瑤族布努語炯奈話比較接近。

唐宋之間畲指的是閩南漳州潮汕一帶的人,元明轉移到閩西贛南,明清時期閩西贛南人大規模進入浙西南-閩東,他們以種植染料為生,當地人稱其為畲。[1]

「畲」最早的含義指種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和「漢人」精細的農耕方式不同。畲可以變成漢,漢也可以變成畲。唐朝後華南漢化浪潮下閩南潮汕等地逐漸漢化,當地人自認漢人稱更南方的人為畲。

以現代的交通條件,中中國人內部差異會越來越小,糾結這個沒啥意義。

有沒有人了解古風句子的

早安晚安心語 01 終是誰使弦斷,花落肩頭,恍惚迷離。02 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 聽弦斷,斷那三千痴纏。03 經流年夢回曲水邊看烟花綻出月圓。04 如花 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過去,回不了當初。05 長安樓裡,我數細雨,煮紅塵一樽以念卿。06 紅塵囂,浮華一世轉瞬空。07 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

有沒有人了解pageone這個書店?

水袖清風 剛剛去打卡回來,去的北京坊店,位置高大上。缺點1 晚上9點多去的,10點鐘2 3層就關門了,只有一樓開。消費的咖啡店在二層,也營業到10點,一樓連座位都沒有。誰大半夜站一宿看出呢?24小時這一點基本上沒用的。缺點2 再說書的分類和質量。分類很散亂,書的全度和三聯比較一致。因為北京坊店還比較...

有沒有人了解墨爾本大學(EMA)executive master of artsEM這個專業的求指導?

溫小雨 我是EMA2016屆學姐,個人很喜歡這個專業。因為是從理科轉專業到文科,而且這個專業的專業課程都是我感興趣的內容,比如 領導力 創新性和批判性思考 專案管理 專業溝通,所以看到這個專業就申請了。先來說說EMA的優點 課程涵蓋面廣 從管理學到文學,從經濟學到哲學,均有涉獵。任課老師經驗豐富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