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門尼德的「變化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如何理解呢?

時間 2021-06-23 21:25:43

1樓:Laniakea

先從巴門尼德的最重要的命題說起: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即A=A,「重言」,而任何的A=非A都是反邏輯的。

在巴門尼德之前,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多元的、不斷變化的,「人不可踏入同一條河流」。巴門尼德則對這個二律背反遊戲十分厭惡,因為這好像在說乙個東西「即存在,又不存在」,A=非A。

由於A=A,「無」就是「無」,「有」就是「有」,「無」與「有」是有區別的。所以」無「中無法生」有「。為反駁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進而認為:

凡是真實的東西,他必定存在於永恆的現在,不能說「它曾在」或「它將在」,所以,一切存在者都擁有其確定的狀態。既然任何存在都有其確定的狀態,那麼怎麼可能發生變化呢?

而為什麼我們可以觀察到各種變化呢?巴門尼德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是:一切變化都是感官製造的幻覺,真理只有用純理性思維才能得到。巴門尼德否定了經驗的價值。

在此基礎上,巴門尼德提出了「一切為一」的一元論思想。而那個」一「就是巴門尼德所謂的Being,即」是「、」存在「或」本體「。它永不變動,如果依照物理學的乙個名詞來指代的話,這個Being就像引力場。

時間與空間統一在引力場中,而實物粒子都是場的激發態,它承載一切。這個」場「是不變的。

巴門尼德除了在西方哲學史上首次奏響本體論的主旋律外,它的思辨中其實還隱含著一些量子論觀點:巴門尼德確定了乙個不可分的、狀態確定的being,這可以被認為是量子,時間、空間都無法繼續再分。具體的去看看巴門尼德對無限的思考把。

延伸:1.芝諾很好地繼承了巴門尼德的思想,可以去看看芝諾悖論,可以更好地認識這個觀點。

芝諾悖論暗含的觀點和量子論思想也有相通之處;2.辯證法,黑格爾的辯證法闡明了「無」是可以生「有」的。巴門尼德其實是在形式邏輯的範疇之內思考,若跳出這個範圍,在思維的開端處,其實being和nothing是無法區分的,在這裡可以發生「無中生有」。

如果感興趣,還想挑戰思維,就來看看吧:從無到有:精神開始的地方(下) - 知乎 (zhihu.

com)

2樓:丁丁

首先先定義什麼是變化,變化就是從是(存在)到不是(不存在)或者從不是(不存在)到是(存在)

然後有兩個前提1.人類只能思考是(存在)的事物2.人類思考變化的過程中是(存在)和不是(不存在)都要思考

可以得出結論人類沒辦法思考變化,因此變化是不存在的。

其實這個論證是有很多漏洞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有哪些零成本只要努力只要學習就能創業的專案?

糠叭老訟沿扛 15世紀,21歲的穆罕默德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素檀,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日夜思慮和謀求的是,攻陷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1453年4月5日,奧斯曼土耳其的船隊在穆罕默德的率領下,猶如風捲殘雲,劍鋒所指,是危如累卵的拜占庭。拜占庭是昔日的君士坦丁堡,曾經固若金湯,城牆堅不可摧,大炮更有無窮...

如何看待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的這段話?

前面幾年覺得好笑,這一兩年社會風氣明顯左轉,所謂白領中產階級都自稱打工人,再來看這句話,真的覺得是偉大的吶喊,是先驅啟蒙思想家 紫蘇 原本計畫年後回海南的,4年前因為看透了海南的就業情況毅然決然的來到深圳,以為自貿港之後會好,但是看到你的帖子之後,猶豫了。作為一名資料分析師的我,有些害怕回去後找不到...

說一件理論上不可能的事?

物理學中的 理論上可能 或者不可能 的事 實際上不是 理論 說了算的事!而是 實驗 說了算!沒有 物理實驗結果 支援的 理論 只能說是 猜想 而不是理論。現如今我們連達到二三十倍音速 也就是大約每秒一萬公尺左右 都做不到,考慮超過每秒三十萬,是不是太遙遠啦? 王若楓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我十歲或者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