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發生 醫生荒 是個別地方個例還是確實在成為普遍現象?

時間 2021-06-09 14:18:22

1樓:James yu

目前知名醫院、三甲醫院不缺醫生,但總體社會醫療資源是缺乏的。三甲醫院等不缺醫生,那是因為這些醫院占用的太多的資源,而醫生需要依附於大醫院才能更好的發展。其實這是一種惡性迴圈,造成的結果醫院越來越大,大家看病也越來越難。

其實道理很簡單,任何一種公眾必需品,越是集中越是壟斷,最終的結果都不好。

2樓:

基層缺,比如鄉鎮醫院,衛生所更缺正規醫學專業畢業的醫生。

縣一級缺高學歷,比如輔檢專業本科生,臨床專業研究生,博士生(基本上沒有。)

市一級基本上不缺,缺也就是缺比較高階的拔尖人才。

再往上,挑著撿著要。

缺不缺醫生,主要看待遇,看發展前景。 反正好點的醫院擠破頭,破一點的醫院招不到人。

3樓:筆花醫鏡

這個我不太懂吧也許醫學生成長成醫生的週期太長了成本也太高普通醫生在醫院的發展速度也太慢。醫患關係醫院體制職業本身還有很多問題醫生荒這個現象是一大堆問題未得到解決所爆發出來的可能主要還是醫生覺得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4樓:李祥

醫生慌個別現象吧,如果實際解決現在的醫療問題,從現階段的現狀來看,不管是網際網路醫療,還是放開民間資本的介入,還是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5樓:剛剛

感覺是個例,總體說來「出逃」的醫生數量肯定是逐年增多的,但目前的醫療體制和社會環境還不允許這種情況大規模的存在。大醫院人滿為患,鄉鎮級別的衛生院門可羅雀~優勢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勻,醫療人才的分布也會被分配不均勻~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出逃」來刺激和促進醫療的改革。

6樓:

這個題目真是對我來說觸目驚心。我從進入醫學院到現在為止也有很長時間了。見識過體制,見識過窮鄉僻壤堅守行醫的絕望和廟堂之上森嚴等級的寒冷。

因此其實我是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太容易動感情。

首先,來看看題目裡的幾個資訊點。「80後醫生」、「公立醫院」、「網際網路」。80後,從這個年齡段來講,可以說都是不適合搞醫的。

因為我們成長的環境。相信80後都懂。那是乙個根本和醫學素養背道而馳的年代。

無論主觀還是客觀,80後以自身性格進入醫療體系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衝擊。公立醫院的組織架構,和國企、公務員很像。它的特點就是封閉性,是不考慮市場需求和對人才的經營的。

因此公立醫院的人員只會減少不會增加。這也正好符合了民間對醫療機構「臃腫低效」、「辦事拖沓」的改革期望。而網際網路,究竟能容納多少逃離體制的醫療從業人員,其未來發展和演變如何。

至少在我看來,進展還是相對緩慢。而且,作為真正主導市場的消費群體,中國的廣大中老年人能以多大的熱情迎接這種變化?大部分中老年人,寧願相信同輩人口口相傳的謠言,也不會相信自己一手「哄」大的80後孩子。

綜上,這種醫生荒是很正常的,某種側面上也是個好現象。

下面就是問題的核心:「個別」還是「普遍」。就我個人觀察,逃離現象在醫療體系的「兩頭」,特別顯著。

一線大城市、有較高學歷的,缺乏「政治資源「的年輕醫生;和偏遠鄉村缺乏「經濟資源」的「赤腳醫生」都是逃離的主體。二者殊途同歸,都已經碰到了」職業天花板「。不過這兩類醫生畢竟還是醫生群體的少數。

大部分醫生在體制下還是可以勉強過活,而且表面十分光鮮。因此目前逃離還只是」個別現象「。能夠改變這一趨勢的決定因素有兩個:

一是這兩種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會大量的發生在位於中間位的醫生身上;二是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不斷優化自己的人才准入機制,不斷增強吸引力和創造缺口,以豐厚的利潤吸引大量中間位醫生脫離體制。

我個人,是真心希望自己能夠多一種選擇。

7樓:小南孩

說不好誰對誰錯,但是就目前來說,醫生的待遇之低和工作強度之大,確實令人心寒。但是改革是一定會有的。比如如今農村醫生的匱乏,技術的低下是亟需改變的現狀,但體制不改,很難有實質性的改變

如何投訴公立醫院的醫生?

武大口腔找趙醫僧 我是帶教醫生。我明白患者想要醫生親自動手的願望,也明白實習生 規培生想要操作的渴望,畢竟我去看過別的病,也是從醫學生走過來的。在目前沒有真正分級診療的體制下,並沒有乙個徹底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可以告訴題主,每乙個帶教,都是負責任的醫生。我們只有會在確定能夠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才會讓...

為什麼公立醫院醫生學歷內卷嚴重

蔣 明軒 不用爭內卷了,看題幹 雖然中國學醫門檻並不高,中國整體醫護人員數量和質量也並不高,但是進入百強縣 後30名 的公立醫院很多已經需要研究生學歷了,想聽聽大家的分析和看法 我的看法 醫學博士的正常畢業率是除了藝術類博士外最高的,說明國家需要啊。具體分析 為什麼醫學博士的正常畢業率這麼高? 以前...

公立醫院的醫生是不是都是一根筋嗎?

ohno 看到的是,中國公立醫院還是講人民第一的。沒有過度的以金錢為第一。原則雖然隔應人,但有一種溫情。而不是通過金錢來拒人千里之外。 荷花十里桂三秋 一根筋的人不是應該比較少的嗎?都是一根筋的意思是讀醫能改變人的性格,讓不是一根筋的人全變成了一根筋?難道就沒有漏網之魚嗎?比如有20 的人沒有受讀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