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做的事是為大眾考慮,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那我做的就一定是對的,是這樣的嗎?

時間 2021-06-08 07:30:19

1樓:小島主

這樣的問題過於簡單,我們在評判此類事情的對錯,不是簡簡單單回答是否就能認清事實本質的。

比如我們為多數人利益的同時是否損害少數無辜者的利益作為代價?假如損害只是因為我們要為多數人贏得利益嗎?怎麼判斷這麼做是對多數人有益的?誰來判斷?等等。

2樓:朧月

大眾一詞誰來定義呢,那又誰來認定這樣的標準呢,多少人認可才可以呢,假如人人平等多乙個人是不是就可以認定少乙個人的那一方不能算作大眾呢?那這樣的話實際上還是極權主義,集權的人只是換成了相對較多的一方。所以你所做的的決定只是安撫了相對較多的那一方,以此來保證自己的權威不被推翻。

實質上就是倚強凌弱,又何來的勇氣稱自己為正確呢?你所謂的正確就是如此厚顏無恥的,古人云知恥而後勇。今捨恥而勇妄稱正義豈不滑天下之大稽。

至於正義如何定義如何算得上正確,恕我無能為力因為我一說你就會反駁因為你從來沒見過如此的正義和正確。我看來只有所有人都能認可所有人都認為正確才可以稱為正義和正確。你能認可嗎?

我想你不能,因為你從未見過,甚至於不敢想象。

3樓:飄逸的矮子

額。。。。。。,不對。

我在知乎上看到乙個故事,簡述下,在乙個小村子裡面。村民A和他的妻子B向人販子買了乙個風華正茂的小姑娘C。關在自己家的地窖裡面。

為了賺錢,強迫C賣身。面向該村的村民門做起了這慘無人道的生意。為了不被村領導舉報,向村領導免費開放,拉他們下水。

後來警察介入,這個村的全體村民還報團做起了假證。故事到這。這個村集體不就是大眾嗎?

這個姑娘C不就是少數人嗎?

這樣類似的為了大眾的利益,犧牲小部分人或者個人利益的,甚至是生命的事,應該不在少數。你覺得這個大眾是對的嗎?

4樓:Emilyyy

我認為不對!

我認為做事情要從客觀開始,判斷對錯就是要從客觀開始,你得有自己的客觀理論支撐!

客觀了,對的人的利益自然就會被維護,錯的自然就會被淘汰!

客觀客觀再客觀!

5樓:老批克

一般來講做事為大眾考慮,維護大多數人利益是不錯的選擇,也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但是,有時候就是會出現,好心沒有好報的時候。你會怎麼想呢?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對吧?

所以做好事兒是對的,說明您是有善心的人,或者說家教非常好的人,我認為無論做什麼好事兒,也是要用對方法,這樣才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6樓:張海龍

不一定吧,首先要保證符合法律法規,然後才能去做你願意做的事,符合大多數的利益感覺這個評判有主觀性,而不是1+1=2這麼具有普遍認可。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地區利益並不一致,有可能還向左,甚至相排斥

7樓:榆木腦袋

你好有本事啊,居然可以那麼自信的認為自己可以分辨一件事的利益是符合大多數人的還是少部分人的。被稱為中國最後的聖人王陽明也不敢這麼說。

換句話說,你都知道你做的事只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麼那些少數人肯定是要說你做錯了的。

8樓:王雲東

做事,看發心和結果。

有的人,發的好心,結果卻是辦了壞事。

有的人,發的壞心,結果間接辦了好事。

那,題目中,只要我做的事是為大眾考慮,那麼我就是對的。這肯定是有問題了。

這就像,典型的,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等等。

以任何的理由來綁架人的行為,都不值得提倡

9樓:不周山

對錯是相對概念,就看你怎麼考量了。

比如戰爭不一定都是錯的,也有正義的戰爭;

比如謊言也不一定都是錯的,比如善意的謊言;

比如幫助別人未必都是對的,比如強制幫助孩子上補習班……

10樓:李牟

不一定。首先,個人判斷難失偏頗。其次,要考慮後果,人個行為是微觀的,大多數人的利益是巨集觀的,微觀與巨集觀有時難做到一致。最後,只有做符合道德與法律的事,才對社會有益。

11樓:luzhiyuan

要做對一件事情,需要三個維度。

1-好的意願。(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2-正確的方法

3-良好的執行力。

這三個維度,任意乙個出錯了,事情就做不對。

題主所說,只有第乙個維度。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2樓:AGe

那你必須記著一句話:

「對乙個人的不公,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因為對乙個人的不公,所顯示出來的是制度的邏輯。這種邏輯,可以用來對待所有人,無人能保證自己倖免。」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2023年)

13樓:月色奔騰

這世界沒有絕對的事情,事實上,很多事在於平衡,不能忽視少數人的需求,考慮弱勢群體的利益,但也不能讓少數人私心影響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14樓:

我的理解 , 題主問的問題核心是如何判斷對還是不對。 什麼是對?所謂對是指在相同條件下,遵循同一規則所得到的結果。

比如,1+1=2,按一般的數學計算規則來講,這是對的,如果寫成1+1=3,那麼可以說是錯的。

如果條件變了,規則變了,就那沒法說對不是不對了。

比如用二進位制,1+1=10。

在題目中,缺少乙個前提,相對於這個大眾所在的範圍。大眾是指乙個小集體,乙個城鎮,乙個國家,乙個洲?

凡事無絕對,所以'一定'這個詞不當。

我覺得可以說,為大眾考慮,這個是好的,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也是好的,但這裡面利益也分長短大小,如果為大眾考慮,維護的是短期利益,但會損害長遠利益,那麼做的就不對,或者維護了這個大眾的利益,卻損害了另乙個大眾的利益,相對受損的大眾這麼做就不對。

所以,對與不對,好與不好,不要太執著。不去做損害所在範圍內大眾的利益,簡單說不做損人利己的事,大概率相對來說都是對的。

胡亂瞎扯一通,不必當真

15樓:sggwqa

抓住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

有時候過於注重主要矛盾,反而會使得次要矛盾激化以取代主要矛盾

無能一味的只在乎多數,少數人的利益也需要受到保護

16樓:白芷水藍

也不一定,大眾/絕大多數人也不一定是這個系統的強者,當權力財富軍隊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的時候,你只有為他們考慮,維護他們的利益,你做的事才是會被他們定義為「對」。

畢竟定義權還是在較強的一方手中的,所以你當然要傾向於獲得他們的支援。

當然,眼光不能簡單著眼於當下,還得綜合歷史和未來進行考量,畢竟形勢是一直在變的。反正投資是有風險的,你做的任何事,實際上都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

17樓:卡拉迦迪斯

那你要【真的】【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然而證明你做的事情是【真的】是非常難的……很多打著【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的事情,

18樓:股神苑德誌

大公者必須有私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無公者無器識做不得大事

無私者保障不了自身還是難成大事

必要時妥協原則始終堅持

做事不要非此即彼要有藝術性不要鑽牛角尖

19樓:路虎

只要確定是為「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那當然是對的!當然還要分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長遠利益高於眼前利益,為了絕大多數人的長遠利益的必然是偉大的事業。

20樓:

這樣問,其實是直覺上不對吧?

「絕大多數」,多少算「絕大多數」?地球70億人,80%,56億人,算嗎?

你要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首先要知道,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訴求是什麼?你不能自以為了解,更不能以自己的想象來替代人家的真實訴求。

所以,個人的建議是:

1.先搞清楚絕大多數人包含多少人。

2.先搞清楚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訴求究竟是什麼。

3.直覺上不對,遲早不對。

21樓:學到老

這個問題我記得以前啊有人寫過,

比如說一條火車道上面站著10個孩子,火車要來了又撞到這10個孩子了,如果有乙個機關可以讓火車去旁邊一條備用車道,可是備用車道上面站著乙個孩子。那麼如果火車行駛過來,你要把這個火車的那個的方向調向10個孩子的還是乙個孩子的? 如果為了救10個孩子,那個乙個孩子無辜被犧牲,很明顯是對這乙個孩子的犯罪

所以所謂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啊,他本身不能夠完全證明做的事情一定正確的,它不是乙個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乙個必要條件。這個事情正不正確,肯定還是要單獨看這個事情本身。

女朋友一直堅持讓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但是是為我好我該怎麼辦?

太陽月亮都是你 那我這種憋屈的事不要太多 拿傘這種對我而言,都算小case 我也不喜歡,對方硬要,那拿就拿吧,我拿著並不會開心很多這種不開心時刻 卻是對方的開心時刻 按照我女朋友邏輯就是 你不能為了你的開心而讓她不開心 比如拿傘,我按照她的拿傘她會開心 可能我們這類人自我的方面太多 有時候確實得找人...

《我是江小白》 文藝的動畫故事,是為白酒做的廣告 新國漫研究所

李偉中 看著很有意思,感覺很好玩,那麼這本書對你來說就是好書。看不下去看它幹嘛,即使堅持看完了你也沒啥收穫,不過堅持的做完了一件事,或許也是收穫。 陳楠 優劣都是相對的,得看書的等級 領域和自身的每個領域的修煉等級。乙個領域內 大神看入門的書,那這就是本糟糕的書 但對小菜鳥而言,入門剛剛好。不擅長這...

不是我做的事被別人說是怎麼辦(是壞事)?

醒著做夢3288 每個人在他人眼中,都會有乙個印象。是爽朗的,是猥瑣的,是真誠的,還是偽善的。如果你百口莫辯,那就想想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有沒有不當的地方,否則大家為什麼都這樣認為呢?這件是小事,也就罷了,如果下次是大事,且有沒有什麼直觀證據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因此,除了身正不怕影子斜,還要注意平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