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要有理想和信念?做乙個平凡的人就是胸無大志嗎?

時間 2021-06-06 02:36:09

1樓:

理想信念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

人既需要物質資料來滿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來充實精神生活。

正確堅定的理想信念,激勵人們為一定的社會理想和生活目標而不斷努力奮鬥。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堅持理想信念。

1.理想的內涵與特徵

理想的內涵: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目標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理想的分類:理想是多方面和多型別的,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分為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近期理想和遠期理想,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理想的特徵:

(1) 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推動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於它不僅源於現實,而且超越現實。

科學的理想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社會發展客觀趨勢的一致性的反映,是在正確把握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合乎社會發展要求、合乎人民利益的理想。

(2) 理想具有實踐性。

作為一定的社會實踐的產物,理想是處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對社會實踐活動理性認識的結晶。

人們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才能以實踐為橋梁,化理想為現實。

理想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而且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以實現。

(3) 理想具有時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種社會意識形式一樣,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都帶著特定歷史時代的烙印。

不同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社會歷史條件和政治經濟關係不同,人們對社會現實狀況、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不同,形成的理想也就會有所不同。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隨著對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發展規律認識的逐步深化,人們也會不斷地調整、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想。

2. 信念的內涵與特徵

信念的內涵:信念同理想一樣,也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

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

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為人們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地追求理想目標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信念的特徵:

(1 )信念具有執著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

當乙個人抱有堅定的信念時,他就會全身心投入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的事業中去,精神上高度集中,態度上充滿熱情,行為上堅定不移。

(2)信念具有多樣性。

一方面,不同的人由於社會環境、思想觀念、利益需要、人生經歷和性格特徵等方面的差異,會形成不同的信念;

另一方面,同乙個人也會形成不同型別和層次的信念,並由此構成其信念體系。信仰是最高層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統攝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學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對虛幻的世界、不切實際的觀念、荒謬的理論等的迷信和狂熱崇拜,科學的信仰則來自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3. 理想和信念的關係

理想和信念總是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物件,信念則是理想實現的保障。

離開理想這個人們確信和追求的目標,信念無從產生;

離開信念這種對奮鬥目標的執著嚮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難行。

在此意義上,理想和信念難以分割地緊密聯絡在一起。

也正因如此,人們常將理想與信念合稱為理想信念。

4.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理想信念的作用)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決定成敗。

沒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動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隨處漂泊,甚至會沉沒於急流之中。

理想信念是人生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大學期間,大學生不僅要提高知識水平,增強實踐才幹,更要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2)理想信念昭示奮鬥目標。

人生是乙個在實踐中奮鬥的過程。

要使生命富有意義,就必須在科學的理想信念指引下,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

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不論風吹雨打,不怕千難萬險,堅定不移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奮鬥。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對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麼樣的理想信念,就意味著以什麼樣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會,塑造和成就自身。

(3)理想信念提供前進動力。

乙個人有了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才會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業。

無數傑出人物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創造奇蹟,乙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具有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從而具有披荊斬棘、鍥而不捨的動力。

大學生應當重視理想信念的選擇和確立,努力樹立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使人生道路越走越寬廣,使寶貴的人生富有價值。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是衡量乙個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標尺。

理想信念作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統一起來,使人的精神世界成為乙個健康有序的系統,避免精神空虛和迷茫;

另一方面又能引導人們不斷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並在追求和實現理想目標的過程中提公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欲多心散,心散志衰,志衰則思不達。

養志固心,則思慮通達,意志實堅,方可遠離彷徨、彷彿、忐忑。

大丈夫當以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活著的意義在於破而後立,破「人」眼界窄這一侷限,以赤子之心立世,走凡是生物所走的路。生命的意義在於尋找理想信念然後向死而生,用有限的生命去感悟無限的時間與空間。

2樓:「已登出」

需要,要不活著就只是個空殼而已……就只要你能活你啥事都可以幹。(任何事都可以,對就只要能活)平凡的人挺好的,他至少還有努力生活,有錢賺,ta能活ta也不丟人的。活不了的估計才是最丟人的吧…………

3樓:沒有無聊的人生

我就覺得我可能一生都是平凡的人了,但我不否認我沒有理想信念啊。哈哈,有時覺得擁有理想信念是乙份責任,為社會的幸福而努力,這樣想會覺得自己很重要,自我提公升也是為社會做貢獻,也不會抑鬱。有了理想信念後,會避免很多沒有必要糾結的事,還會在追尋它的過程中形成一些美好的品質(這很重要),慈悲,大度,自律。

可能我還沒見過什麼世面才會這麼天真地想吧。

4樓:蛋陳琳

理想是人類虛構出來折磨自己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但每個人都被灌輸有遠大的理想抱負。痛苦的是,只有少數人能實現遠大志願抱負。我們碌碌生活,糾結與小事,今天就看得到明天,就有閒時來折磨自己,希望改變什麼,但無能為力,有資源有能力的人太多,但畢竟是少數。

只有兩種人活得舒坦,一種是大人物,一種是掙扎在溫飽的小人物,他們都充實。而我們,暫時不為燃眉的事驅逐,空虛的時間拿出理想來折磨自己,不知該怎麼做,可笑的是明天依舊。安心做個平凡人,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活法,所謂的大人物,在龐大的物質世界裡又算什麼呢?

我爸40歲的時候經常買醉,20歲就拿了副縣級資格證,25歲就當主任了,如今只是個副科級副局。他志向遠大,在大學的時候特文藝,彈結他寫詩各種活動頭頭,喜歡看名人傳記……倒是我媽一輩子沒什麼想法,有的想法也是很庸俗很實在的享受,很單純得活了半輩子。生活是看你怎麼活,舒服得活,痛苦得活,關鍵是心態。

世俗價值鼓勵人們當官發財做大事,折磨著平凡的自己。說了這麼多廢話,有本事的追逐理想是好的,有本事失敗的人也要想開,沒本事的人就庸人自擾之了。好好活就是有意義!

5樓:李瘋子

分享我最近看的書《生命之書》中的一段話:一顆警醒的心是沒有先入為主的信仰或理想的,因為信仰或理想只會使你扭曲真實的覺知。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是什麼,就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乙個與真相不符的東西。

譬如我很貪婪、善妒,內心充滿著暴力,那麼一味地把自己想象成不貪婪、不暴力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毫不扭曲地了解自己的真相,不論美醜,善或不善,便是美德的開始。美德是最重要的一種品質,因為它會帶來解脫。

認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真正了解自己後,你便會跟隨自己的心走,而不必在意自己是不是擁有理想。

6樓:高峰OUC

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我們也不例外

個人感覺,理想這東西就像一種信念,能夠讓我在一定時期內感覺有事可做,

生活有奔頭,畢竟,雖然知道有些夢想很難實現,但是有個目標總是好的

7樓:宋雪花

假如乙個人沒有理想和信念,那他的生活不過是吃飯睡覺。後來他覺得無聊於是他就開始打豆豆。覺得生活還挺有意思。

可時間一長他總得生活吧,於是他有了第乙個理想「我要努力生活」,又過了一段時間他不滿足於現狀於是他有了第二個理想「吃更好的飯睡更好的床,打各種各樣的豆豆」。為了美好的生活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所以我認為有理想和信念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至於平凡的人,我想不是胸無大志吧。他一定曾經有過大志。

可能是生活,可能是自己導致了自己的平凡。也可能在你看來的平凡就是他理想的生活。

為什麼人活著一定要有乙個目標呢?

過氺 我個人認為活著要是沒有目標那活著的意義就沒有了無論是工作學習要是沒有奮鬥的目標每個人也就不需要奮鬥了.最基礎的 我覺得 也是每個人的目標就是爭口氣或說過上好日子要想達到此目標唯一就是有一顆上進心不斷地努力 要是自己有進一步的目標例如自己喜愛的事情同樣需要堅持只是方向不一樣了.要是自己滿足於現在...

為什麼人會討厭乙個和自己無冤無仇的人?

狗西 以前看過乙個概念,人和人之間有不同的磁場,磁場不和注定感情不會隨著認識的時長而公升溫。有的人認識了三天,好像認識了三年,有的人認識三年,好像只認識三天。磁場說我不知道是否正確,但對乙個人的感覺一定是由很多方面組成的,微表情,微動作,氣味 你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其實已經影響了你對這個人的認知。...

為什麼人會喜歡上另乙個人?

橫溢 這個問題有一點哲理化,讓我說,可能真的就是心動吧,沉浸太久,突然遇到乙個能讓自己心動的人,能夠有興趣了解她 他 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馬進川 喜歡其實是在尋求自我認同,大多數人喜歡的都是自己想成為的人,所以,我們必然會喜歡很多人,當你喜歡的人從很多變成幾個的時候,說明你成長了。 越酸越紅 我也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