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 「人早晚都要死的,反正躲不掉,如果準備好了,還不如早點面對。」我該怎麼反駁,或是沉默?

時間 2021-06-05 16:58:25

1樓:沒有心的人

什麼都不用跟他說也不要反駁他靜靜的聽著就行。我跟你那個朋友想法一樣.活著有什麼意義反正遲早都是死活的又這麼累還不如早點走.我吧在等乙個導火索時間到了我的人生這就到終點了.

2樓:

周星馳的《審死官》有一幕是他幫惡人訴訟,官:「可是他兒子死了。」周:「人都會死的。」所以殺人不犯法嘍嗎?

老實說聽起來就中二病,看看那些科學家每天研究的那些東西,你可以說無聊啊,然後呢……不要那麼較真,別理這種人有著莫名其妙優越感的虛無主義者,ta以後遲早連自己都會懷疑。

3樓:幽谷子

是啊,人無論生死,總是要躺下的,反正你不能一直站著,不如現在就躺下一直睡?

這世界上早晚是要有新生兒誕生的,反正阻止不了,不如你現在就備孕吧?

你這身衣服早晚是要脫掉的,反正不能一直穿,不如現在就脫吧?

人都會死,死後錢也都會花完,反正要花完,不如現在一次性給我?

脫髮是不可逆的,植髮後還是會禿,反正早晚要禿,不如現在幫你剃光頭?

調侃完他,看他是想繼續跟你說,還是更加沉沒(意志消沉,自我埋沒)。

如果他有想和你溝通的意願,那說明他對生命還有渴望,你不需要再反駁或是開導,只要表達關心,表示需要,多花些時間陪伴,讓他有繼續與你溝通的意願,你才會知道他為什麼會說這種話,然後你才能知道他需要你怎樣。

如果更加沉沒了,先道歉,表達一下你對他的需要,他給你的世界新增了哪些色彩,對其心理狀態表示關心,陪伴意願以及對他的尊重。然後慢慢地了解他的需求,是否需要專業的危機干預。

4樓:千筱子讓

你說他膽大吧,他活著都不敢,你說他膽小吧,他死都不怕。

要我說吧,他不是膽大,也不是膽小,單純的只是有點蠢,或者說,迷茫。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危機四伏,人們小心翼翼的活在蒼穹之下,靠的只是生存的本能。

死不怕了就大膽的衝啊!注意,這裡沒有讓你犯罪的意思,就像是一場遊戲,你可以不喜歡玩,但如果你除此之外做不了別的,那為什麼不自己找點樂趣。

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在遊戲裡玩遊戲啊!打遊戲嗎?我亞索賊六!

5樓:述夢的人兒

他不是說了嘛

如果準備好了,哪那麼容易準備好啊,不生下幾百個孩子流傳萬代,好意思叫準備好嗎。

還不如早點面對,還不如這三個字是怎麼得出來的,搞得他懂得如何去面對似的

我看,再給他500年,他也準備不好,面對不了

6樓:源霖居士

我是佛教徒,我認為人不是死了就結束了,死了是新的開始。死了會進入中陰身繼續輪迴,但是我認為題主的朋友的觀點不大正確。

活著的時候——換句話說我的靈魂還沒有從肉體剝離出來的這幾十年的時候,是有價值的,而不是純粹的排隊一樣,排到你了,你死啦,完事了。這個過程充滿了精彩,也充滿了苦,如果我們不能發現美好與精彩,他就不是乙個心理正常的人;如果沒有把握完成苦與苦的止息,又怎麼能說是做好了準備面對死亡?我們將繼續輪迴!

我們如果不畏懼苦難,公升起菩提心,我們就更不應該像排隊一樣等著死了,我們應該利用這個無常敗壞的身體,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去發心救助一切眾生,為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才對!

7樓:CatCat

我覺得他說的沒錯

可是你真的準備好了麼

對家人的對朋友的

都準備好了麼

你給他們準備好去接受你自殺的這樣事了麼

我不反對自殺

尤其是那些生病導致無法自理覺得還不如死了算了的拖累家人24小時照顧

他們要是有想死的想法很正常

只是身邊的人接受不了

所以你的準備夠全面麼

8樓:何然

人所以希望晚一點離開這個世界,是基於乙個假設,多活幾年好於少活幾年。

雖然這個假設沒有什麼好的根據,但起碼明顯不比少活幾年差。

既然乙個選項大於或等於另乙個選項,自然選那個就沒爭議了。

9樓:耕者

有一種思維是面對終局的思維,叫麵死而生。因為知道終局,所以才會享受整個過程,因為知道結局會如何,才能知道什麼是重要的。當能正是終局,反而會給當下的生活呈現出適當的選擇。

就如心理學有乙個問題:明天就要死了,請問你會怎樣選擇?

死是注定的,但是對死的幻想卻需要辨別。面對死亡是為了活得更好。

10樓:靜女其姝

沒錯,早晚都會死。可死的時候心境不一樣。你想彌留之際回想起的是快樂和滿足,還是痛恨和絕望?

你想離開的時候是平靜祥和還是傷心難耐。或者你對世界毫無留戀,堅持下去太過痛苦想要放過自己,可你又怎麼知道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或者你察覺不到存在的意義,那你可以去尋找,為了你自己,去任何地方,只要讓你感到快樂,你怎麼知道你不會是百年後的哲學家?

我願意接受老去,接受死亡,發生意外,或者病痛難耐,我都可以接受並且平靜面對。但是在此之前,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讓我快樂,這是大自然送我的禮物,我也選擇接受。

11樓:張伊寧

建議可以和朋友聊聊,多觀察幾天,如果確實狀態不太對建議還是要去醫院的。如果確實是因為抑鬱或者之類心理問題引起的,建議就不比上公升到其他高度了,只是生病了而已

多好的死亡觀(名字我自己胡謅的)中中國人面對死亡,太悲傷,太沉重。向死而生不是反而很積極嗎。悲觀不見得不好,悲觀的人做事情也許更加會對不好的結果進行防範,所以往往結果反而出乎意料,只要自處舒適就好

12樓:歡歡女神

首先,朋友說的沒錯。

從最簡單的,生理的角度說,人早晚是要死的,正確的面對人終有死這個事實,可能會使我們更加積極的健身,或者是大病來臨時從容面對。

從生存的意義來說,人早晚是要死的,乙個人應該報著必死的決定,謀劃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才不白活這一場。

只是,乙個幸福的人,大概率不會天天想這些。

可能性之一:也許你的朋友心裡有事,過不去。

可能性之二:陷入了過度的反思。一些比較費神的反思,特別是涉及存在、意義、生老病死什麼的,不是每個人的身體都能扛得住的。一些比較敏感、身體比較弱的人,不適應深入的反思這類問題。

也許,你應該帶他出去走走,或者運動一下。

13樓:墨菲斯托

這個事情要區別對待吧,如果說在面對困難或者外敵入侵的時候那麼這句話就是好的,是非常正確的。躲避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如果僅僅是看待生死這件事就有些極端了

14樓:M.Tsai

早與晚,意味著就是你這一生的意義。

這是乙個過程,死亡也許不是結束,也許不是新的開始,誰也不知道。但我們能知道的就是活著這唯一一件很真實的事情。

大千世界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意識到死亡的重要性,它就同誕生一般,於我們物質身體的終結。

死亡的準備,不簡簡單單是指準備坦然的面對或者說接受死亡,更多的是對於死亡的理解,認同,與明心。而非對於生活的無奈或痛苦,一種絕望的心態,去面對死亡。這樣的行為只能稱之為是放棄生命。

如果要反駁,從人道上來說,可以直接引用這類話語,但終究無法解決問題。

更好的方法是,誘導起去對死亡的意義理解,探索,然後在心中自己對死亡有所理解,接受,明心。

明悟死亡,從某種方向來說就是明悟生活。

15樓:

難道這種想法不對嗎?話是這麼說,事兒是這個理,但要看你朋友是不是真的快樂,尤其是自在和樂。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其實是境界很高的人,真正的越高境界,越是能讓自我和身邊的人感到舒服。

但,既然開始思考終極的人生靈魂三問,也總需要個過程,心靈成長尤其是超脫,過程必然不會那麼輕鬆,需要經歷痛苦的洗禮,看能不能挺過去。

16樓:enen

問他為什麼這麼想,是不是遇到什麼事兒了?反駁或許會起反效果,不如順著問問什麼,人們表達乙個觀點的時候總會有原因的,充分站在他人的立場看看再發表你的看法吧!我現在在慢慢練習這樣子去和別人交流。

17樓:萬茜的結婚戒指

嗯。我在昨天也問了我朋友乙個類似的問題,我問她說如果每一次結束都有理由,那麼死亡也應該像請掉暑假前的最後一節課一樣,我說我搞不懂為什麼老死和自己結束的死亡會有這麼大的不同的區別對待。

我的問題原話我也不放了,我就放一下我朋友的話。

好了,明白了嗎。

18樓:一席春風不渡

生命之精彩不就在此嘛。

現今這個資訊傳播極快地時代,但凡到了14-15歲以上甚至更小的孩子,都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結果。

然而他們不在乎,他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幾近與零,為什麼?因為無知,因為還未被人生中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顏料汙染,他們還很懵懂。

但生命的精彩就在於此,一點一滴的成長,接受不斷的沖刷,痛雖然有,但快樂也不少。

所以啊,越是所謂的大徹大悟,就越是想看一眼最終的結果。

不到生命的盡頭,我永不放棄!

19樓:啟音

看天氣好了拉ta出去跑跑步,做一些有氧運動。有寵物的話每天跟寵物玩一會兒。另外多投喂些柑橘類水果。

狀態實在嚴重的話就讓ta跟教授,輔導員,心理諮詢室,或者心理諮詢師聊聊。醫者不自醫嘛,學這個不意味著完全能自己緩解。

20樓:星塵傳說

為什麼要反駁?

如果你覺得他說的是對的,那就說一句,你說的有道理如果你不認可他的觀點,你就說,我不認可你的觀點,因為……如果你啥想法都沒有只是想反駁,那我也不說什麼了

21樓:心欲無痕

人當然是早晚都要死的,那麼你什麼時候準備好了?你永遠都不會有準備好的時候。早點面對?

你要怎樣面對?難道不是應該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嗎?生命的源頭就是虧欠,你的生命並不屬於你,而是父母給的

22樓:無淚魔女

我就是個真的想死的人

對於真的想死的人,說啥安慰都沒用的。不想死的人,你就陪陪他,聽他傾訴。

跟他說,我理解你,你辛苦了。我覺得比啥都有用

23樓:貓頭三三

我沒什麼能建議你的答案,因為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我想我可以告訴你,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不想從你那聽到任何回答,就默默的沉默就挺好。

24樓:Destiny

人是早晚都要死,但活一輩子總得給自己或者你的下一代留下點什麼吧,不然你的人生是沒意義的,如果都像你朋友那樣悲觀那人類還有什麼發展的可能?

還有我勸你離內些帶給你負面情緒的人遠點,這不是什麼好事

25樓:陳純潔

後來說服我的是,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迎接明天,也不是為了未來想要的美好生活,而是為了活著的當時當下,在我們活著的此時此刻你是否感覺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因為不管是明天、未來還是最後的死亡,對於當下的你來說那都只是乙個假設,乙個虛無的沒有實感的假設。未來、明天,甚至是下一秒會發生的事情都不是我們能完全操控的。

所以,最終就是那句老話「活在當下」,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感受,為當下的自己努力,讓當下的自己感受到存在的意義。的確,人是早晚都要死,也逃不掉,但我們生下來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最後的死亡,而是讓自己在活著的時候感受到生命的意義,這就足夠了,不為死而來,也不為他人而活,只為自己滿意的過完這一生。

人最後都要死的,那活著有什麼意義?

Anonyme 為了給你機會弄清這個問題 或許你可以在每次開懷大笑的時候心裡加上一句 也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同樣在遇到奇妙的人和事的時候也可以這樣想 畢竟是只有活著才會發生的事 秋水共長生 善人死後,歸宿於何!答曰 在天堂。惡人死後,歸宿於何!答曰 在天堂。那世間就沒有地獄了嗎?答曰 有,地獄即人間,...

人都要死的,再努力再厲害有什麼用呢,

尋海的零 每個人都逃不過消散,生命總會走到盡頭。沒錯,再厲害 再有錢也都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歸於平淡。那是不是自己就可以不努力了?我想這種心態是不好的啊。你努力地奮鬥,拼命地生活,並不一定要變得很厲害 很有錢,只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有意義,儘管平凡或者顯赫。人類從古至今,有這種的思考的人並不在少數,當然...

我想知道,還有多少人有敏感體質的嗎?我說的不是性方面的。?

凌啊a 對水啊,很怕很怕水,又很喜歡水。矛盾中的矛盾,怕水是怕範圍大的水,比如游泳池,小河,池塘,海邊,看到都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瑟瑟發抖,甚至耳鳴。喜歡是小範圍的水,比如喜歡喝水,喜歡有水質的東西。超級無敵喜歡洗澡。還有就是對聲音很敏感。很細小的聲音,很遠很遠的聲音,別人聽不到,但是自己卻可以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