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講人生感悟大道理之類的,有些人就是不那麼讓人能信服?

時間 2021-06-04 13:00:30

1樓:謝湛瑩

我也會這樣,可能因為我會覺得,比我多活那麼多年的前輩,用了更多的時間精力生命去換取了更多的道理,我會格外珍惜那些用生命換來的道理。而年齡相仿的學長,就不會有這麼強烈的感想。

2樓:

以下純屬猜測

可能學長跟我是一類人吧,平時看書很多,但是沒有看到心裡去。嘴上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但是自己做的和說的截然相反,可能題主沒有感覺到吧! (就像是他一邊告訴你不要隨地吐痰,一邊隨地大小便一樣)

如果以上猜測正確的話,那麼就會得出結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樓:

原因一就很類似人生三大錯覺的第二個「我能反殺!」——對自我太過高估,換句話來說就是無法正確的評估自己

人生感悟和大道理一般都是乙個人基於自己的生活經歷,人生歷練得出來的經驗性的總結,而作為聽者,很大可能沒有類似的經歷,就很容易把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想的很簡單。。。其結果就是聽者很容易在心裡默想「呀,不就是個XXOO麼,先XX,再OO就能搞定,哪有你說的那麼複雜」

原因二:

原因二則和人生三大錯覺的第三個「她喜歡我」非常像——高估了別人,也就是錯誤的估計別人

講人生感悟的人的年齡,身份,地位,性別,著裝等等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你對他說的話的判斷。

例如我曾經的事,一退休老出納對我進行臨時培訓,她邊教我怎麼用財務軟體,邊給我灌輸她其他各種方法,感悟,經驗,技巧。。。我當時的心裡是:你這個才用幾年電腦的退休大媽,到現在連拼音都用不利索,你來教我怎麼玩電腦,怎麼玩excel?

甚至還教我怎麼收拾辦公桌!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然後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一些大道理和人生哲理,卻還是會做一些事?

御珺文化 在我看來,很多的人生哲理及大道理,其實並非我們內生所信仰的,或是由我們自身所感悟到的。這些很多都是這個社會的群體性意識,或前人所總結留下的道理。在這裡,我並不是說這些道理不對,而是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下,我們是不是真的打心底裡面認同這些道理,並且,能夠真正的深刻認識到位,並且我們會用行動去夯實...

為什麼同樣是人卻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呢?

陳松菸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啊。有人追求金錢,就拼命賺錢。有人追求權力,就宦海沉浮。有人追求自由,有人追求愛情,有人追求快樂,不一而論。 槳聲燈影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這個社會會...

為什麼同樣是殖民地,台灣不和港澳一樣講粵語?

看見這個問題我瞬間覺得我的高中學歷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台灣主要是閩南人為主,而且蔣後勤部部長帶領一堆G軍去灣灣。所以台灣主要還是講國語。港澳地區靠近廣東粵語區,以前香港還沒有以粵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時候。台山話是香港市區主要的交流語言。澳門因為靠近廣州府,主要都是由中山和江門五邑兩地的居民組成,所以粵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