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人(也許)的共情能力,是自出生就開始被逐步削弱的嗎?

時間 2021-06-04 02:18:44

1樓:春前草

我認為共情是能力而不是天賦,義即這是一種後天可培養、可習得的能力。但是問題在於我們好像缺少對這個能力的重視和培養方式,所以逐漸在失去吧。

我認為閱讀文學作品和關注社會新聞都是好的方式。文學其實是人學,很多作家都是很善感的,都是有極強的悲憫情懷的,在進入這些作品的時候我們也會沾染上一些。至於社會新聞,我認為在關注一些底層人民的時候,我們會因為一種作為幸運者的愧怍和真實又殘酷的力量而願意對他們抱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2樓:

兄弟,尋找全能的共情,本質上是自戀的。

你的話我能共情,有些投射還是收回來好點,可以嘗試說服別人站在對方位置考慮問題,若不成,你自己放手會舒服點的。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就是我,他就是他,不影響你,隨他吧。

3樓:獨白

我個人覺得不是被削弱,而是主動去放棄掉與別人共情。

當然也有被保留的部分,比如父母願意去理解孩子,夫妻願意去站在對方角度考慮。

社會很繁雜,人的精力確實有限,還要為生活奔波,放棄一部分共情,(至少在不刻意想起的時候不會去用)這算是進化過程中的選擇吧。

4樓:柳絮掛枝等風來

不是,共情是本心。本心只是本世俗所遮蓋並沒有削弱。您找到本心自然知道。

現舉一例,大家去醫院看到小孩生病痛苦,大多數人都會有惻隱之心。這不就是同情能力嗎?人性都有,只是大家只看到了惡。

5樓:星辰大海

不是,個人感覺是逐步加強的!

1,一直以來,都有乙個話題就是「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本惡?」,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是我自己理解的就很單純,人之初,作為乙個嗷嗷待哺的孩童,除了基本的生理,其他的一無所知,又何來善惡呢?善與惡的基本意識和嘗試都沒有,又怎麼去區分?

所有對事情的認識和理解基本都是後天在家人言傳身教和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當然,很多人更多的是認同「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也是這麼流傳後世教書育人的。這主要還是在於兩方面:一方面是社會發展需要,揚善懲惡是歷史發展必然,好的必備弘揚,惡的被人所唾棄;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從一出生,就被包裹在家裡溫馨的環境,父母的疼愛和呵護,這些善的行為從小最先進入孩童的印象和世界,所以最初表現的也都是善的一面。

等慢慢長大,看的事情多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就明白的多了,然後就有自己的學習理解和判斷以及抉擇!

2,說到共情能力,我們總不至於說剛出生的嬰兒是人一生中共情能力最好的時候,這個階段,除了同母體有生理上的意識和同情外,對於其他事情你會覺得他有很好的同情能力嗎?

人是在不斷成長的,學習和經歷一定會增強共情的能力,你有這樣的疑問,或是看到一些負面的資訊,但這並不是全部。人的成長和學習跟自身有關,也與環境相關,可能會學好,也可能學壞,不能因為看到壞的榜樣就此懷疑事情本身的起點!

6樓:糊糊

所謂共情,我想就是能夠對別人言語行為產生共鳴,甚至大體一致的感同身受,亦或者愛他所愛,悲他所悲?哈哈這讓我想起來高山流水,知音難求的典故~人的共情能力是隨著歲月的洗禮,環境的影響,經歷的多元化,以及自身感悟逐漸搭建和強化的~能夠共情的人本身就是情感豐富,內心細膩的人,這樣的人更有人情味。希望我們都能夠在這個無情而又現實的世界裡飽經磨難風霜卻依然有血有肉的活著~

7樓:雁渡寒潭

與其說在開始被逐步削弱,不如說共情是可以被阻礙發展的天性。

可以看一篇翻譯過來的文章《創傷對人類共情能力和利他天性的影響》

8樓:李洲心理諮詢宜昌

共情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經常體會到被他人所理解,那麼嬰兒的共情能力便會開始發展,成年之後便會發展出共情的能力。

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她的養育者是乙個自戀型或者自我為中心的人,孩子便很難發展出共情的能力。

共情是乙個終身發展的人,乙個孩子如果早年沒有被他人共情過,也沒有發展出共情的能力,但成年之後遇到乙個可以共情他的人,他共情的能力還會再次發展。

9樓:南北二十年

我感覺並不是在逐步削弱,而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建立了我們自己的觀點。

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同,思想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那麼就不可能讓有人能百分百做到共情這事,只是理解認同程度的不同。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是受我們能接受的資訊來反饋的,而同等條件,每個人的接受程度是否相同,理解能力是否相同,都會造成你所說的共情能力的差異,而理解越多,觀點越多,這種情況差異會更明顯。

只是我的乙個淺薄理解。以上

10樓:廬州閒魚

你說反了,共情能力是被文明一步步教化出來的,人生來沒有。

嬰幼兒時期驅使行動的是本能。

共情的前提條件是理解,然後是認同或尊重,才能產生共情。

這些條件在嬰幼兒時期都需要慢慢被教化才能獲得。

在教育孩子方面,絕大部分人是向善驅使的,比如乙個抽菸的老哥被未成年索要打火機,即使自己是老菸鬼也大概率會拒絕。

這說明人類幼年期的共情教育偏好。

成年後,自我意識加上他人規避風險意識,這種教化機會幾乎就沒了,只能靠自我學習。

成為自己厭惡的人和喜歡的人,在成年後都是自己培養的。

對了,在衝突中使用利於自身的偏見是一種人類無師自通的本能。

11樓:「已登出」

首先,共情能力是後天習得的,沒有人類社會的穩定環境和系統性教育,人的共情能力會和狼群接近,主要被用於狩獵(觀察獵物)和復仇(維持團體)。人性中的善惡都是天生的,但最後哪一種會更突出的表現出來,主要看的是後天環境。

其次,人類社會的階級問題是難以解決的,故而雖然都處在乙個穩定環境中,不同階級的人的生活天差地別,這就導致所謂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不是沒有共情能力,而是共情的物件本就不同,共情能力的使用方式和實際效果也被不同的生活塑造成了不同的樣子。而在網路上,像這樣的不同群體的意見被集中展示,認輸就等於群體的存在意義消失,於是爭吵就約等於兩個種群的生存對抗,不激烈才怪呢。

但現實中,大家都生活在更複雜的環境裡,不會這麼發洩,所以網路才會比現實暴戾的多。

第三,共情能力如何抵得過生存本能和權力慾望?一旦生存被威脅或者重大利益受損,人的應激反應中是不會包含共情在內的,若有,就是病態,比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被權力慾望支配的人,首先會接受成就感和征服感的正反饋,共情能力帶來的纖細情緒會被怒濤般的激昂主流吞沒,不是沒有了共情,而是即便有他也感受不到,就像戰鬥中的戰士會進入機械化的殺戮操作,削弱痛感和其他情緒。

你如果意識到說服別人約等於征服別人,那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網友都是聽不進人言的,因為大都想體會一下權力的味道同時不想被征服。

第四,情緒不強的情況下,習慣的力量會主控行為。乙個人如果表達上一向都比較傾向於某種方式,微弱的共情是不能改變他的習慣的,必須有強烈的刺激才能讓他的模式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噴子和槓精也不是沒有共情,但你要讓他不噴不槓,那肯定得是什麼事刺激了他最柔軟的那個情緒,他才會想起來去選擇語言,還未必能選對。

總之,不是共情能力被削弱,共情能力一直在被加強,但在網路環境裡恐怕大概不是平衡的正向的加強,而是偏向性明顯的甚至負面的加強,比如總是能共情到憤怒和悲傷,但對快樂和幸福無感,所以很難有正確的表達輸出。

12樓:佛光普照

是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生老病死的節奏變化,出入世界海關,國色天香不同,執照隨行變臉。

在相名妄想事成,萬事如意中,的確有隨身失落的感覺。但是,如果你知道沙漏文化,沙漏中的生滅顛倒,時間空間的顛倒表現。可以發現沙子、時間、空間的變化,都是被鎖定的目標和相名。

既沒有多少的沙子,也沒有時間的長短,也沒有空間的增減。利用的時空,都是恆常不變的變化,物質是不滅的,亦是不生的。所以,《心經》是超前的科學。

早在幾千年前,就寫下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理,真是了不起的大事啊!更加說出了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真實不虛。

對於苦中作樂的警醒作用,可以說是大神力,神通廣大。可以說是大明力,貫通古今。可以說是無上力,遍照十方。

可以說是無等等力,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同體同觀,不二心故。共同體,就是大象。現代政治,就像是盲人摸象。

割裂宇宙天地國土,就是畫地為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葡萄枝子,就是末法的特徵。所以和諧相處,同甘共苦,是真理所在。

不屬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專利法保護,而是恰恰相反的永恆永生的光明。就像如來神掌,任何的十萬八千里飛行,都會被壓在五指山下。那就是智者,科學家,最終歸心似箭的必然結果。

人不舒服的時候,必須向真理的唯一標準靠攏,依靠真理,才知道救度生老病死苦,才能拜倒在光明腳下,坐在天堂的位置,享受離苦得樂,開心快樂每一天的人生。您說,公私分明,苦樂分明,人們會不會喜歡火坑苦海而打碎同甘共苦的飯碗呢?天下為公,天下為私,哪一種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呢?

想想看!請諸師斟酌參考!南無觀世音菩薩!

13樓:心理諮詢師

共情能力不是隨著長大而變弱的。

是大家因為沒有時間去做深度思考,只能以標籤來理解世界,這就造成了大家不能理解和不願意理解他人。

題主描述的現狀是客觀世界,客觀世界讓題主感到痛苦,是因為題主有乙個主觀的,理想的,正確的世界。

有一種方式可以使人不痛苦,可以一試。

面對客觀事物,先接受其存在,再去思考背後的成因,用思考形成的新經驗,不斷重塑自己的世界觀,這樣可以使主客觀達到相對一致,從而減小痛苦。

另:大家在相互傷害,指責。初衷可能只是想表達自己。

大家互不想讓,可能是不想讓自己的世界觀被打碎,想要保護自己。

大家變得極端,激烈。原因可能是大家都想讓自己看起來很強大。而極端,強硬,激烈的表達方式,看起來更有力量。

14樓:您看到的是起東啊

嬰兒比較敏感,不管身體還是心理

共情是感覺,也是種經驗

感覺是主觀願望

經驗是願望的積累

與其說不斷被削弱

不如說是一次次失望

還有隨著年紀漸長的越發柔弱

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

15樓:社畜探路君

要想擁有共情能力最起碼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換位思考)

但是,換位思考是需要在理解的情況下。比如你讓乙個五歲孩童去理解成年人工作的艱辛,那可能嗎?

缺乏原因之一:沒有足夠的經歷與認知。缺乏原因之二:

過於自戀。缺乏原因之三:遺傳與生理。

有的人因為遺傳,從一生下來共情能力就是空缺的。靠後天基本是難以彌補。因此,共情能力需要有健康的腦神經系統為基礎。

影響人心境的因素還有內分泌。假如內分泌失調,自然而然的也是會影響乙個人共情能力的。

為什麼絕大部分人都預設趙雲是大帥哥?

劉釗 因為演義的趙雲十分符合乙個男主劇本.武藝高強,重情重義,有勇有謀,連名字 雲,字子龍 都有一股男主風範。這樣的人不長的帥一點就不符合讀者的幻想。另外張飛的容貌被黑也是因為性格暴而無恩。大家覺得這種暴脾氣就不能是白面帥哥。 江晚餘 看書時,有個片段是這樣腦補的。待那個萬軍叢中且殺個七進七出,槍間...

為什麼絕大部分人都看不起進廠打工的?

Henuy123 工廠沒好人,老工人欺負新來的新來的沒轉正欺負你你回家老工人認識領導跟領導關係好,領導保老工人 老工人年齡大 不把新人擠走他就沒飯吃 而且老工人還不愛學習就想幹自己的活不學其它的活,而且讓其它老工人也都跟他學就幹自己的活不學別的活。就是靠廠子什麼時候黃了什麼算我保險交滿30年我混到退...

生命的意義如果在於其深度,那麼絕大部分人的生命是否意義極其輕微

desire caution 在不打破自保機制的情況下,無論是所謂的深度還是所謂的豐富,還是什麼,其實都是內心自保機制的驅動下去追求某種更好的生存方式而已,所以,並非自由,也並非真正的有深度。因為一旦看清真相,就不會再被自保機制或說自保傾向驅使而做事情,到時候,那才會真正明白何為深度。何為豐富。更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