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家峽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6-03 22:48:57

1樓:擺渡人

安逸,舒適,是個適合消費的地方。當地的旅遊最近幾年很發達。前幾年的太極島,水上公園,棗園等都是不錯的地方。

只是最近由於人們的消費有以前的單位,團隊旅遊轉換為家庭旅遊當地的旅遊景點也已變為劉家峽庫區和炳靈寺了。

2樓:康康康康師傅

祖籍是河南省,卻是乙個土生土長的劉家峽人,還是有資格答一波。emmm……目前為止還是不會說劉家峽的方言,( ω ),不過感謝高中三年同桌的薰陶,現在完全聽得懂。

割紅山黃土頭,黃河向西流。 這句話是說到劉家峽最先蹦出腦海的。奇特地質環境,配上庫容57億立方公尺的炳靈湖,將江南的秀麗婉轉與西北的粗獷豪放調和在了一起。

漫步河邊,藍色的黃河水和成群的飛鳥,讓你彷彿置身南國,眺望遠方的黃土山卻又讓你恍然,這只是西北的一座小鎮。

小鎮不大,一條黃河將她一分為二,劉家峽人自然的將小鎮稱為了河南和河北兩部分。

90年代初,小鎮真的是小鎮,那時只有一座橋連線兩岸,如果你不趕時間,還可以乘坐大渡輪,帶著車子擺渡於兩岸之間。彼時的小鎮生活區從河北延伸到現在的名都廣場附近戛然而止,河南也僅僅能到現在的太極廣場。 再往前就是成片的棗樹林了。

兒時父母常常呼朋喚友,帶著和我同齡的孩子一起去河邊的棗樹林野餐,帶上吊床、方巾和各種吃食,其中擀麵皮是必備的,一坐就是一天。那時,去蘭州市坐車還要3個小時,漫漫盤山路,讓小鎮彷彿世外桃源。

新千年伊始,中國發展的步伐也開始催動著小鎮前進。首先一座太極吊橋橫跨黃河兩岸,結束了渡輪擺渡的日子,這座橋也一度成為了小鎮的地標建築,最後在17年初被拆除規劃了新的大橋。從這座橋開始,小鎮不光便捷了南北兩岸,彷彿也架通了與外界的聯絡。

太極廣場趕走了棗樹林,一棟棟高樓也拔地而起,這座傳統的北方小鎮也換上了都市的外衣。

到現在,小鎮不光有以前的舊城區,還在大壩下游建造了新城區。現在的小鎮或許在全國看來依舊不大,可是作為劉家峽人,這座小鎮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記得小夥伴說:

「現在的劉家峽真大啊,開車繞一圈要半個小時了!」。看到這裡你別笑,因為這座小城在十年前開車繞一圈最多10分鐘。

說到生活,這個小鎮的感覺就是安逸,都說成都是慢生活、慢節奏,可是身在蓉城還是懷念小鎮的生活。結三五好友,尋一座茶樓,點二三小菜,燒一壺小酒,聊天、品茶、打麻將,天色已黑,帶著微醺的醉意,繞著黃河在縣城走一圈,吹吹夏日的和風,消消肚子裡的庫存,再到大十字馬艾力吃乙份正宗的烤羊肉,咂咂嘴配著啤酒,繼續胡侃生活的苟且。 待到夜已深,互相和友人送別,回家休息,第二天聽著窗外的麻雀聲聲,又是美好的一天。

在釜山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雷子 一般般個地方,去了一趟記憶最深的就是海邊吃炸雞和乙個什麼什麼車展。主要是對南韓人有些刻板印象,所以生活在那裡應該也不會咋樣。 比比豬 在釜山大讀的時候 每天都沉浸在吃吃喝喝以及購物的世界裡 感覺沒白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奉上好幾年前的蜜汁濾鏡皂片 人均70軟妹幣的自助烤肉 發誓以後一定要和愛...

在慕尼黑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還可以,吃飯就那幾家館子。加興的紅紅還算味道可以的。博物館挺多,週末可隨便逛。下雪時候去英國花園跟夥計們打雪仗。狼人殺的群也不少,我室友老喜歡了。其他的,要麼實驗室待著,要麼去國外。美泉宮都比寧芬堡宮熟悉。總體來說,慕尼黑生活挺不錯的。就是他媽的房租太貴了 Leonie 走在街上會審美疲勞,因為每棟...

在雪梨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月1月1日凌晨Darling Harbour的跨年烟花。請準備好等一整天的節奏,但是偶爾一次為了跨年還是值得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找個高層看烟花,即使不是CBD附近也沒有關係,因為澳村的樓都很矮嘛。澳洲的打折餘溫可以從聖誕節蔓延到1月26日Australia Day 有時1月可以買到比12月更便宜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