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母的支援,多少人能在30歲前完成買房?

時間 2021-06-02 21:15:58

1樓: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隨口不離的就是有房嗎?有車嗎?嗯,我覺得(就個人觀點)如果你經濟條件不夠的話,租房、住酒店也是乙個不錯的選擇,為什麼大家一定要買房,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還是因為民族思想,傳統文化的影響。

在這裡我不是說買房是錯誤的,你有錢,有條件可以隨便買,但是對於那種本身就沒什麼錢,為了在一線城市買房各種借錢貸款的,真的就不太值了,可能當事人為了尋求乙個心理慰藉覺得一定要買個房子,哪怕貸款,用往後的幾十年來償還也是值得了。

不知道貸款的人的有沒有想過,當你每個月省吃簡用一點點還房貸的時候,就意味著你沒有資格在去過奢侈一點的生活了,甚至有的人連生病住院都不能,你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就是會有很多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的事情。

試想一下你婚後有了孩子,為了還房貸,為了基本的生活需求,除了委屈大人外,還要委屈孩子,

僅僅是為了現在家人住的房子?

其實90後真的是挺無助的一代,趕不上70後的工作、住房包分配,趕不上80後的工作崗位上公升的速度。更不趕不上00後的逐新潮流的速度。

買房這個事情,真的是有錢就買,沒錢就別買了,學什麼人家貸款呢....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以科技發展的速度,人口增長的速度,住房占地面積會越來越少,而房子會越來越供不應求

但當然窮人還是買不起房子,房子也不再是私有,可能你這一輩子帶得房款得到你下一輩的孩子那余後的幾十年才還的清。

嗯,這期間,你每年每月省的房貸錢哪去了?哈哈哈資本家享受著呢,這就是乙個死迴圈,如果你不貸款買房,就不用還房貸,你同樣可以享受富人的某些奢侈生活,你們的差距只是有房沒房罷了;但反過來,你貸款買房一生都在還房貸,住的的房子還是不及富人家的一角,享受的生活就更別提了。

富人之所以越富,窮人之所以越窮,不過是惡性迴圈罷了;不要忘記每個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享受生活,哪怕是困難,你也依然可以享受患難真情,不要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在無窮無盡的還房貸中。試想一下,大家都不去貸款買房,也就沒有所謂的惡性迴圈了。

我相信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共享一定是最終的發展趨勢。

如果你熬到那時候,一定會感謝自己現在是多麼的明智。

2樓:桃子

我算吧。和男朋友農村,在畢業兩年後,在廣州買的房,那年我24,男友26(一起畢業的),現在25歲。

再看看這個案例。 畢業兩年半,如何靠自己的存款買房?

3樓:

我算乙個吧。出身農村,父母沒有任何積蓄。當律師賺了點錢,在28歲當天購買了一套100平公尺的房子,不過要當30年的房奴。有房後並沒有覺得有多幸福。

4樓:

雖然我第一次買房確實是父母和姐姐資助的,但我確實是在30歲之前把他們的錢都還上了,而且還賣掉第一套小房子換了套更大的房子,而且買了輛不貴的小車。

有多少人的父母為了孩子沒有理想沒有愛好?

國寶家藏 現代社會,不是父母的還有多少人有自己的興趣和理想!孩子只是一種藉口,現狀是我們青年一代人大多數都不是為人父母,卻已經活成了一灘爛泥! 西覃花家人 這個固然是父母的偉大,在他們那輩,個性不被鼓勵,生存壓力巨大 但,問題並不是孩子讓父母沒了理想,孩子不是因,本就沒理想 只能圍著孩子轉,才是原因...

如果完全沒有父母的支援,靠自己,30歲之前要多少人可以自己買套房

zhkzsj 現在能靠自己買得起的人寥寥無幾,十幾年前30歲不靠父母能買房的人很多,即便是1線城市。不過那時候的人沒有買房的緊迫感,現在高房價把很多不急著買房的人也逼急了,買漲不買跌嘛。我那時候在二線城市就買了2套,面積都是100平以上的三房。當然,在打工的城市也買了房。那時候還可以在深圳買房,不過...

父母的「為你好」坑了多少人

梁有標 你思路清晰,辦事能力強,你也明白這只是乙個 為你好 的經驗教訓,只是想分享而已,你大概率也不會把這個事放在心上,祝你越來越好。 鑫鑫金 你們的想法很有道理的,你男票也為了你一直退讓,你母親感覺是用道理無法溝通,一定要按照她的想法來,否則就有點歇斯底里的味道,到現在為止,你們還是不敢反抗你母親...